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6287发布日期:2021-01-05 18:2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仪表盘的冲压成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3d成型模具主要是用于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面板以及汽车行业,成型加工的产品形状复杂,使得许多形状的产品依靠简易的刀模解决不了。一般的产品使用刀模进行冲切成型,但刀模对于一些孔径小的产品以及异形孔,弯刀不规则,制作不出来,使刀模的使用范围受限;而五金模对于一些要求较高、带有液晶窗口的产品不能保证没有一丝毛刺或白边,所以对于有液晶显示的产品来讲,就无法满足要求,目前对于带窗口的汽车仪表盘产品进行生产的一般做法是分步冲形,先用刀模冲切窗口部分,再使用五金钢模冲切外形及内孔部分,效率就降低了一半以上,同时分步冲形,位置尺寸不好保证,从而使得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将两者的优点完美的组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专利[cn201720064797.0]公开了一种模切机通用五金模具,该模具通过同一个模座与配套简易五金模和蚀刻模(或蚀刻刀)即可通过所有规格的产品,该装置主要用于解决模切件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底膜透或不透等不一致现象,以及小孔中的废料经常清理不干净,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专用五金模具制作成本高昂、操作笨重,加工不同型号产品时需要频繁更换模座问题,但相对汽车仪表盘的生产来说,不能实现仪表盘产品的轮廓与窗口的同时冲切,并且不能实现冲切产品的快速脱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刀模对于生产带窗口的汽车仪表盘产品需要分步冲形,效率就降低了一半以上,同时分步冲形,位置尺寸不好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可以将刀模与五金模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一步冲切成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

所述下模板包括下模底座,所述下模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的上方设有凸模脱料板,所述凸模脱料板与所述凸模固定板之间通过下模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凸模脱料板的中间区域设有冲压凸模,所述冲压凸模的下表面与所述凸模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凸模与所述凸模脱料板之间滑动接触;

所述上模板包括上模底座,所述上模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凹模脱料板,所述凹模脱料板的中间区域设有与所述冲压凸模配套的冲压凹模,所述冲压凹模与所述凹模固定板之间通过上模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冲压凹模与所述凹模脱料板之间滑动接触;

所述冲压凹模下表面设有窗口刀模及成型冲头,所述冲压凸模上设有与所述窗口刀模配套的窗口通孔及与所述成型冲头配套的冲头通孔,所述窗口通孔及冲头通孔贯通于所述冲压凸模、凸模固定板及下模底座,所述窗口刀模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冲压凹模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还包括内导柱,所述内导柱设于所述凸模固定板的四个边角处,用于上下合模时起导向作用,所述凸模脱料板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与所述内导柱配套的通孔,所述凸模脱料板套装于所述内导柱上,所述凹模固定板与凹模脱料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导柱相配套的内导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还包括材料定位针,所述材料定位针设于所述凸模脱料板上表面的四个角处,用于冲压材料的定位固定,所述凹模脱料板的四个角上设有与所述材料定位针配套的材料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上模弹簧为4-8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冲压凹模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上模底座、凹模固定板及凹模脱料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内导孔与所述下模板的内导柱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间隙为0.01mm。

优选的,所述下模弹簧为4-8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凸模脱料板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下模底座、凸模固定板及冲压凸模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窗口刀模为矩形窗口刀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五金冲压模具的基础上,将窗口及要求较高的方形孔,通过将制作的刀模可拆卸的安装在钢材质的模具上的方式进行组合,就将五金钢模冲切外形及内孔、刀模冲切窗口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即解决了五金钢膜在冲切时对要求较高的窗口容易出现白边、毛刺的问题,也解决了刀模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异形孔使用受限的问题,同时刀模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当刀模磨损后,可以方便刀模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不仅保留了五金刀模冲压寿命高,冲次高,效率高的优点,还兼顾了刀模的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模底座,2-凸模固定板,3-凸模脱料板,4-内导柱,5-冲压凸模,6-凹模脱料板,7-凹模固定板,8-上模底座,9-矩形窗口刀模,10-内导孔,11-窗口通孔,12-冲头通孔,13-成型冲头,14-螺丝固定孔,15-冲压凹模,16-上模弹簧,17-材料定位针,18-材料定位孔,19-下模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包括下模底座1,下模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凸模固定板2,凸模固定板2的上方设有凸模脱料板3,凸模脱料板3与凸模固定板2之间通过下模弹簧19弹性连接,下模弹簧19为四个,分别设于凸模脱料板3的四个角处,凸模脱料板3的中间区域设有冲压凸模5,冲压凸模5的下表面与凸模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冲压凸模5与凸模脱料板3之间滑动接触,下模底座1上设有螺丝固定孔,下模底座1、凸模固定板2及冲压凸模5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上模板包括上模底座8,上模底座8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凹模固定板7,凹模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凹模脱料板6,凹模脱料板6的中间区域设有与冲压凸模5配套的冲压凹模15,冲压凹模15与凹模固定板7之间通过上模弹簧16弹性连接,上模弹簧16为四个,分别设于冲压凹模15的四个角处,冲压凹模15与凹模脱料板6之间滑动接触;冲压凹模15下表面设有矩形窗口刀模9及成型冲头13,矩形窗口刀模9及成型冲头13根据产品设计分布于冲压凹模15下表面,冲压凸模5上设有与矩形窗口刀模9配套的窗口通孔11及与成型冲头13配套的冲头通孔12,窗口通孔13及冲头通孔12贯通于冲压凸模5、凸模固定板2及下模底座1,上模底座8上设有螺丝固定孔14,上模底座8、凹模固定板7及凹模脱料板6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内导柱4设于凸模固定板2的四个边角处,用于上下合模时起导向作用,凸模脱料板3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与内导柱配套的通孔,凸模脱料板3套装于内导柱4上,凹模固定板7与凹模脱料板6上分别设有与内导柱4相配套的内导孔10,上模板的内导孔10与下模板的内导柱4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间隙为0.01mm;材料定位针17设于凸模脱料板3上表面的四个角处,用于冲压材料的定位固定,凹模脱料板6的四个角上设有与材料定位针17配套的材料定位孔18,冲切成型模具整体采用钢材质。

在使用过程中,将冲压材料放置到冲切成型模具下模板的材料定位针18上,可以防止冲压材料在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同时,又能够不影响使用者对冲压材料进行移动,便于使用,随后启动冲压设备,冲压设备带动模具的上模板对冲压材料进行冲压,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时,上模板中的上模弹簧16与下模板中的下模弹簧19因为压力作用而收缩,使夹在冲压凸模5与冲压凹模15之间的冲压材料的压力增大,当冲压凸模5与冲压凹模15完全合模,仪表盘产品的轮廓冲切完成,同时,设于冲压凹模15上的矩形窗口刀模9会在冲压材料上切割出一个产品窗口,并且成型冲头13也会在冲压材料上冲压出与成型冲头13相同形状的产品通孔,经过矩形窗口刀模9及成型冲头13冲压下的废料会穿过冲压凸模5、凸模固定板2及下模底座1,从下模板排出,当产品冲压成型后,上模板提升,上模板中的上模弹簧16恢复原状,将成型产品从冲压凹模15中推落到下模板上,便于使用者对产品的收取,下模板中的下模弹簧19恢复原状,将轮廓废料推出,便于使用者对废料的收取,大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该冲压模具设计新颖,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过程中,下模板中的内导柱4与上模板中的内导孔10配合使用完成精准合模,简单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上模弹簧16与下模弹簧19分别根据模具的大小调整设置的个数,并使弹簧均匀分布,使冲压凹模15与凸模脱料板3的受力更均匀;

矩形窗口刀模9可拆卸安装于冲压凹模15下表面,因刀模使用时间长会发生磨损,进而影响冲切产品的质量,采用可拆卸方式,可以只更换刀模,而不用更换整个模具,方便快捷的同时节约成本。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