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6855发布日期:2021-05-11 14:2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立式车床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立式车床一般可分为单柱式和双柱式。小型立式车床一般做成单柱式,大型立式车床做成双柱式。立式车床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主轴处于垂直位置。立式车床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台在水平面内,工件的安装调整比较方便。工作台由导轨支撑,刚性好,切削平稳。

公告号为cn2090216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便于安装夹具立式车床工作台,包括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夹具定位机构,滑槽的槽壁且靠近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槽,卡位槽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滑槽的延伸方向;夹具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u形块、螺栓和定位板,u形块的u形面垂直于滑槽的延伸方向,且u形面的中心线平行于工作台本体的上表面,u形块的下端插入卡位槽中,u形块的上端位于工作台上方,且在上端上设置有螺纹孔,定位块插入滑槽中,定位块的顶部与定位板连接,定位板的一端悬空与u形块的上端上方,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定位板的悬空端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旋转螺栓能使螺栓的杆部末端与工作台本体的上表面接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工件在车削的过程中,车削产生的碎屑很容易掉落到滑槽中,持续性的加工容易使得碎屑在滑槽内堆积,并且容易造成滑槽堵塞,从而不便于操作者对夹具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夹具位置调节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

本申请提供的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定位夹具,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基座的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所述定位槽沿长度方向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背离定位槽底壁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夹具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基座在若干个定位槽的交汇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滑槽与安装槽相通,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收集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升降收集槽的升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定位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当操作者需要移动定位夹具时,操作者推动定位夹具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此时定位夹具可以将靠近基座中心位置的碎屑推入到收集槽内,以达到清理滑槽内碎屑的效果,进而减少碎屑堵塞滑槽的情况发生,以便于操作者对定位夹具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收集槽对碎屑进行承接,直至收集槽内的碎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操作者通过升降装置将收集槽从安装槽内推出,从而便于操作者将收集槽从安装槽内取出,进而便于操作者对碎屑进行清理,进一步减少碎屑堵塞滑槽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收集槽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背离收集槽的一侧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在安装槽靠近底壁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杆在螺纹套筒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靠近螺纹杆的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基座在连接槽远离安装槽的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驱动杆,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沉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沉槽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驱动杆位于连接槽内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远离螺纹杆的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取出收集槽时,操作者通过转动驱动杆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三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此时驱动轴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同时螺纹杆通过螺纹套筒驱动支撑板向远离安装槽底壁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收集槽从安装槽内推出的目的,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对收集槽内碎屑进行清理,操作者反向操作即可将收集槽放入到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收集槽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压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缺口,所述压板沿第一缺口的竖直方向设置且铰接于第一缺口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收集槽在与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压板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第二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与压板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压板与卡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块,所述压板在远离卡块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缺口的侧壁上;当所述压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卡块插接于卡槽内,所述弹簧处于部分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固定收集槽时,操作者按压压板,使得压板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操作者将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对齐时,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弹簧推动压板向第二缺口的侧壁靠近,直至卡块插接到卡槽内,此时卡块通过卡槽对收集槽进行定位,以达到固定收集槽的效果,从而增加收集槽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便于操作者将收集槽下降到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支撑板背离收集槽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在沿安装槽竖直方向移动时,支撑板带动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此时导向槽对导向块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导向块做直线运动,从而导向块对支撑杆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支撑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以减少支撑板出现沿轴向转动的可能,同时便于操作者对收集槽进行升高或降低。

可选的,所述定位夹具包括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块;另一个所述滑块在背离滑槽底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所述沉头螺栓上套设有用于抵紧工件的抵紧板,所述抵紧板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沉头螺栓穿设于腰形孔中,所述基座与抵紧板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抵紧板远离工件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固定工件的过程中,操作者先根据工件的尺寸对支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接着操作者将工件放置到支撑块上,使得支撑块对工件进行支撑,以增加工件的稳定性,然后操作者将抵紧板抵触在工件背离支撑块的一侧,同时操作者将垫块放置到抵紧板与基座之间,使得垫块对抵紧板进行支撑,最后操作者拧紧沉头螺栓,使得抵紧板将工件抵紧在支撑块上,以达到紧固工件的效果,从而增加工件的稳定性,进而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

可选的,所述抵紧板靠近工件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件抵触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将抵紧板抵紧在工件上时,操作者通过限位槽对工件做进一步定位,使得限位槽对工件进行限位,从而增加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进而减少工件出现打滑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滑块沿竖直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推块,两个所述推块在相背离且远离滑槽底壁的一侧均设有一个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推动定位夹具时,滑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此时碎屑与斜面相抵触,使得推块对滑槽内的碎屑产生斜向的推力,从而便于操作者将滑槽内碎屑铲起,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滑槽内的碎屑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调节定位夹具时,操作者可以通过刻度线对定位夹具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定位夹具对工件定位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工件的车削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收集槽对滑槽内的碎屑进行承接,可以减少碎屑堵塞滑槽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将收集槽从安装槽内推出,以便于操作者对碎屑进行清理;

2.通过卡接件对收集槽进行固定,可以而提升收集槽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便于操作者将收集槽下降到安装槽内;

3.通过抵紧板将工件抵紧在支撑块上,可以增加工件的稳定性,以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定位槽;12、定位座;121、滑槽;13、安装槽;131、导向槽;14、连接槽;15、沉槽;16、导向块;17、刻度线;2、定位夹具;21、滑块;22、支撑块;23、沉头螺栓;24、抵紧板;241、腰形孔;242、限位槽;25、垫块;26、推块;3、收集槽;31、第二缺口;311、卡槽;4、升降装置;41、支撑板;411、第一缺口;42、螺纹套筒;43、螺纹杆;44、驱动轴;45、第一锥齿轮;46、第二锥齿轮;47、第三锥齿轮;48、驱动杆;5、卡接件;51、压板;52、卡块;53、弹簧;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快速装夹型立式车床用工作台。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定位夹具2,基座1的上端面上沿径向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沿基座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并且基座1在若干个定位槽11的交汇处开设有一个安装槽13,且安装槽13与定位槽11连通。安装槽13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在远离安装槽13底壁的一端设有收集槽3,且收集槽3通过卡接件5固定于升降装置4上。当收集槽3位于安装槽13内时,收集槽3远离安装槽13底壁的一端低于定位槽11的底壁。

参照图1和图2,定位槽11中设有定位座12,且定位座12固定于基座1上,定位座12在背离定位槽11底壁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21,定位夹具2滑动连接在滑槽121内。并且滑槽121包括相通的水平槽和竖直槽,竖直槽垂直于水平槽的中部,且水平槽的尺寸大于竖直槽的尺寸。同时基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刻度线17,刻度线17由若干个同心圆组成,且相邻两个同心圆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

参照图1和图2,操作者在加工工件6的过程中,操作者先根据工件6的尺寸对定位夹具2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操作者通过刻度线17对定位夹具2进行精确定位。接着操作者使用定位夹具2对工件6进行固定,此时刻度线17提高了操作者对工件6定位的精准度,并且提高车床对工件6的车削精度。

参照图1和图2,车床对工件6车削完成后,车削的碎屑掉入到滑槽121内。操作者取下工件6,并且推动定位夹具2在滑槽121内滑动,使得定位夹具2将滑槽121内的碎屑推出,以达到清理滑槽121内碎屑的效果,进而减少碎屑堵塞滑槽121的情况发生。此时靠近基座1中心位置的碎屑落入到收集槽3内,使得收集槽3对碎屑进行承接,接着操作者通过升降装置4将收集槽3从安装槽13内推出,从而便于操作者将收集槽3从安装槽13内取出,进而便于操作者对碎屑进行清理。

参照图1和图3,定位夹具2包括滑动设置在滑槽121中的两个滑块21,且滑块21与滑槽121的纵向截面相同,靠近基座1中心的滑块21在背离滑槽121底壁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23,沉头螺栓23上套设有抵紧板24,且抵紧板24滑动连接在沉头螺栓23上。抵紧板24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形孔241,沉头螺栓23穿设与腰形孔241内。基座1在沉头螺栓23靠近安装槽13的一侧设有垫块25,且垫块25位于基座1和抵紧板24之间,垫块25远离基座1的一端抵触于抵紧板24上。同时抵紧板24远离垫块25的一侧并且靠近基座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42。远离基座1中心的滑块21在背离滑槽121底壁的一侧设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于滑块21上。

参照图1和图3,操作者在固定工件6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对支撑块22的位置进行调节,接着操作者将工件6放置到支撑块22上,使得支撑块22对工件6进行支撑,以提升工件6在车削过程中的稳定性。然后操作者将抵紧板24抵触在工件6背离基座1的一侧,此时操作者拧紧沉头螺栓23,使得抵紧板24将工件6抵紧在支撑块22上,以达到紧固工件6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加工件6与基座1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同时操作者将工件6抵触在限位槽242内,使得限位槽242对工件6进行限位,从而增加工件6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减少工件6出现打滑的可能。

参照图2和图3,滑块21沿滑槽121长度方向相背离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推块26,两个推块26均固定于滑块21上。推块26在远离滑块21的一端且背离滑槽121底壁的一侧设有斜面。当操作者推动滑块21沿滑槽121长度方向滑动时,滑槽121内的碎屑与斜面相抵触。此时推块26对滑槽121内的碎屑产生斜向的推力,进而便于推块26将碎屑从滑槽121内推出。

参照图1和图2,升降装置4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13内的支撑板41,且支撑板41沿周缘方向的侧壁抵触于安装槽13的内壁上。收集槽3设置在支撑板41背离安装槽13底壁的一侧,支撑板41在背离收集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42,螺纹套筒42远离支撑板4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远离螺纹套筒42的一端插接于基座1上,且螺纹杆43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基座1在安装槽13靠近底壁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槽14,且连接槽14沿基座1的径向设置。连接槽14沿长度方向设有驱动轴44,且驱动轴44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连接槽14内。驱动轴4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第一锥齿轮45,且两个第一锥齿轮45均固定于驱动轴44上。

参照图1和图2,螺纹杆43在安装槽13的底壁与螺纹套筒42之间套设有第二锥齿轮46,第二锥齿轮46的固定于螺纹杆43上,并且第二锥齿轮46与靠近螺纹杆43的第一锥齿轮45相啮合。基座1在连接槽14远离安装槽13的一侧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驱动杆48,且驱动杆48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基座1的上端面与驱动杆4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沉槽15,驱动杆48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沉槽15内,另一端位于连接槽14内。并且驱动杆48位于连接槽14内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锥齿轮47,第三锥齿轮47固定与驱动杆48上,且与远离安装槽13的第一锥齿轮45相啮合。

参照图1和图2,操作者需要将收集槽3从安装槽13内推出时,操作者转动驱动杆48,使得驱动杆48驱动第三锥齿轮47转动。此时第三锥齿轮47与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45带动驱动轴44转动,使得驱动轴44通过另一个第一锥齿轮45驱动第二锥齿轮46转动。第二锥齿轮46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锥齿轮46驱动螺纹杆43转动,使得螺纹杆43驱动螺纹套筒42向远离安装槽13底壁的一端移动。同时螺纹套筒42推动支撑板41向远离安装槽13底壁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将收集槽3从安装槽13内推出的目的,进而便于操作者对收集槽3内的碎屑进行清理。并且操作者反向转动驱动杆48,即可驱动支撑板41带动收集槽3下降到安装槽13内。

参照图2,安装槽13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31,支撑板41在背离收集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131相配合的导向块16。导向块16插接于导向槽131内,且导向块16可以沿导向槽131的竖直方向滑动。支撑板41在安装槽13内移动时,支撑板41带动导向块16一同移动,此时导向槽131对导向块16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支撑板41沿安装槽13做直线运动,从而导向块16对支撑板4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进而增加支撑板41移动时的稳定性,以减少支撑板41绕着圆周方向转动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和图4,卡接件5包括铰接在支撑板41上的压板51,压板51沿支撑板41的圆周方向对称设有两个。并且支撑板41在与压板5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缺口411,压板51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一缺口4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第一缺口411在与压板51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53,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与压板51上,且弹簧53设置在铰接轴远离收集槽3的一侧。收集槽3在与第一缺口4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缺口31,且第二缺口31与第一缺口411相通。压板51远离弹簧53的一端延伸到第二缺口31内,并且固定连接有卡块52,卡块52与压板51一体成型。第二缺口31与卡块5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卡块52尺寸相同的卡槽311。

参照图2和图4,操作者在固定收集槽3的过程中,操作者先按压压板51靠近弹簧53的一端,使得压板51对弹簧53进行压缩,弹簧53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接着操作者将第二缺口31与第一缺口411对齐,此时操作者停止对压板51的按压,使得弹簧53推动压板51转动,并且将卡块52插接到卡槽311内,使得卡块52通过卡槽311对收集槽3进行定位,以达到紧固收集槽3的效果,从而增加收集槽3的稳定性,以便于操作者对收集槽3进行升高或降低。同时操作者反向操作即可将收集槽3从支撑板41上取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在加工工件6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将工件6放置到支撑块22上,并且用过抵紧板24将工件6抵紧到支撑块22上,以达到紧固工件6的效果。接着操作者同时按压两个压板51,使得压板51对弹簧53进行压缩,然后操作者将第二缺口31与第一缺口411对齐,此时弹簧53推动压板51将卡块52抵紧到卡槽311中,以达到固定收集槽3的效果。操作者转动驱动杆48,使得驱动杆48带动驱动轴44转动。同时驱动轴44驱动螺纹杆43转动,螺纹杆43通过螺纹套筒42带动支撑板41向安装槽13的底壁靠近,以达到降低收集槽3的效果。操作者反向操作即可将收集槽3从安装槽13内取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