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焊接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3329发布日期:2021-06-11 21:4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双面焊接机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焊接机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焊接机台。



背景技术:

目前产且品的电路板相对的两个表面均有多个导电垫,多个导电垫需要分别与线材的多条线芯进行融锡焊接,多个导电垫之间的间距极小,通过人力手工进行融锡焊接无法达到工艺要求,容易造成黏焊及虚焊,同时作业周期长,不良率高,手工焊接精度低,浪费了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成本。因此后来采用脉冲热压焊接进行作业,目前作业方式为先对电路板的单一表面的多个导电垫与多条线芯进行焊接,接着再对电路板的另一个表面的多个导电垫与多条线芯进行焊接,但是对电路板的一面焊接完成后,电路板容易产生弯曲,要对电路板的另一面进行焊接时,电路板无法水平放置,此外电路板的已完成焊接的一面的焊点容易遭受损伤,导致整体不良率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焊接机台,解决目前单面焊接机台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时容易压伤待焊接件的焊点,使整体不良率大幅提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双面焊接机台,其包括:承载平台,具有第一承载部及第二承载部;载具平台,设置于承载平台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载具平台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及第二承载部之间,第一承载部、载具平台及第二承载部依序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载具平台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设置为容置夹持待焊接件的治具;锡线供应机构,设置于载具平台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一侧,锡线供应机构与容置空间对应;第一焊接机构,设置于第一承载部,第一焊接机构包括第一焊接头;以及第二焊接机构,设置于第二承载部,第一焊接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位于载具平台在第二方向上且相对的两侧,第二焊接机构包括第二焊接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焊接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能对待焊接件作双面焊接,如此节约人力成本,减少作业时长,提高作业效率。在进行双面焊接时,第一焊接机构的第一焊接头替第二焊接头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作支撑,第二焊接机构的第二焊接头替第一焊接头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作支撑,避免压伤待焊接件上的焊点,如此提升整体良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焊接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平台及载具平台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锡线供应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5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13是图4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14是图5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3中e区域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f区域的放大图;以及

图17是图1中沿f-f’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的立体图及部分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1包括承载平台10、载具平台11、锡线供应机构12、第一焊接机构13和第二焊接机构14,载具平台11设置于承载平台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载具平台11具有容置空间111,容置空间111设置为容置夹持待焊接件的治具2,图1的载具平台11位于承载平台10的前侧。载具平台11将承载平台10分成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第一承载部101a、载具平台11及第二承载部101b沿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排列,图1的第一承载部101a、载具平台11及第二承载部101b由左往右排列。锡线供应机构12设置于载具平台11在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正交的第三方向z上的一侧,锡线供应机构12与载具平台11的容置空间111对应,以提供锡线至治具2中的待焊接件,图1中的锡线供应机构12位于载具平台11的上方。第一焊接机构13设置于第一承载部101a上,第二焊接机构14设置于第二承载部101b,第一焊接机构13及第二焊接机构14位于载具平台1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侧。第一焊接机构13包括第一焊接头131,第二焊接机构14包括第二焊接头141,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能相互靠近或远离。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的使用状态图及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当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相互靠近时,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于待焊接件3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达到双面焊接,以节约人力成本,减少作业时长,提高作业效率。在进行双面焊接时,第一焊接机构13的第一焊接头131替第二焊接头141对待焊接件3进行焊接作支撑,第二焊接机构14的第二焊接头141替第一焊接头131对待焊接件3进行焊接作支撑,避免压伤待焊接件3上的焊点,如此提升整体良率。本实施例的待焊接件3为数据线的电路板31及线材32,通过第一焊接机构13及第二焊接机构14同时焊接线材32于电路板3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

请一并参阅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第一焊接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焊接机构13还包括第一驱动器132、第一连接组件133及第一导电组件134,第一驱动器132与第一承载部101a连接,第一连接组件133设置于第一驱动器132远离第一承载部101a的一侧,第一导电组件134与第一连接组件133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连接,第一焊接头131与第一导电组件134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器132带动第一连接组件133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第一连接组件133带动第一导电组件134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第一导电组件134带动第一焊接头131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同样地,第二焊接机构14还包括第二驱动器142、第二连接组件143及第二导电组件144,第二驱动器142与第二承载部101b连接,第二连接组件143设置于第二驱动器142远离第二承载部101b的一侧,第二导电组件144与第二连接组件143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连接,第二焊接头141与第二导电组件144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器142带动第二连接组件143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第二连接组件143带动第二导电组件144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第二导电组件144带动第二焊接头141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器132及第二驱动器142使用线性电机,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驱动器,只要能带动第一连接组件133、第一导电组件134及第一焊接头131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及第二连接组件143、第二导电组件144及第二焊接头141沿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即可。本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1还包括控制平台15,第一驱动器132及第二驱动器142与控制平台15连接,控制平台15能提供电力至第一驱动器132及第二驱动器142,且控制第一驱动器132及第二驱动器142的作动。

复参阅图1、图5及同时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平台及载具平台的示意图。承载平台10还包括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分别位于载具平台11的两侧,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与第一承载部101a对应,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与第二承载部101b对应。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分别与控制平台15电连接。第一焊接机构13的第一导电组件134与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连接,第二焊接机构14的第二导电组件144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连接。控制平台15通过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提供电力至第一导电组件134及第二导电组件144,第一导电组件134及第二导电组件144传导电力至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产生热能以对待焊接件3相对的两个表面焊接。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的材质使用高阻值材质(例如钛),当电力传导至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时,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方能产生热能。

本实施例的承载平台10还包括承载座103,载具平台11设置于承载座103在第一方向x上的一侧,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分别与承载座103活动连接。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分别包括正极连接块1021、负极连接块1022、正极导线1023及负极导线1024,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分别设置于承载座103在第三方向z上且相对的两侧,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分别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的两侧,正极导线1023的一端与正极连接块1021连接,正极导线1023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15连接,负极导线1024的一端与负极连接块1022连接,负极导线1024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15连接,同样地,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分别位于第二承载部101b的两侧,正极导线1023的一端与正极连接块1021连接,正极导线1023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15连接,负极导线1024的一端与负极连接块1022连接,负极导线1024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15连接。本实施例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使用导电材质,本实施例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的材质为金属(例如是铜),本实施例的正极导线1023及负极导线1024为金属编织线(例如是铜编织线)。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组件134包括第一导电块1341、第一正极连接块1342、第一负极连接块1343、第一正极导电片1344及第一负极导电片1345,第一导电块1341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133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第一正极连接块1342及第一负极连接块1343设置于第一导电块1341在第三方向z上且相对的两侧,第一正极连接块1342及第一负极连接块1343分别与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对应,第一正极导电片13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正极连接块1342及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的正极连接块1021连接,第一负极导电片134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负极连接块1343及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的负极连接块1022连接。同样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组件144包括第二导电块1441、第二正极连接块1442、第二负极连接块1443、第二正极导电片1444及第二负极导电片1445,第二导电块1441设置于第二连接组件143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第二正极连接块1442及第二负极连接块1443设置于第二导电块1441在第三方向z上且相对的两侧,第二正极连接块1442及第二负极连接块1443分别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的正极连接块1021及负极连接块1022对应,第二正极导电片144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正极连接块1442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的正极连接块1021连接,第二负极导电片144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负极连接块1443及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的负极连接块1022连接,如此完成第一导电组件134与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连接及第二导电组件144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正极导电片1344、第一负极导电片1345、第二正极导电片1444及第二负极导电片1445为弹片,即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第一导电组件134及第二导电组件144相对于承载平台10移动时,第一正极导电片1344、第一负极导电片1345、第二正极导电片1444及第二负极导电片1445因其弹性产生形变,使第一导电组件134与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二导电组件144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之间维持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块1341及第二导电块1441的材质为金属(例如是铜),第一导电块1341及第二导电块1441兼具导电及散热的作用;第一正极导电片1344、第一负极导电片1345、第二正极导电片1444及第二负极导电片1445的材质为金属(例如是铜)。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及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焊接头131具有第一连接块1311、第一抵接块1312及多个第一悬臂1313,多个第一悬臂13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1311及第一抵接块1312连接。第一连接块1311设置于第一导电组件134的第一导电块1341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第一抵接块1312较第一连接块1311靠近载具平台11,本实施例的第一抵接块1312远离多个第一悬臂1313的侧边具有多个第一凹部13121。第二焊接头141具有第二连接块1411、第二抵接块1412及多个第二悬臂1413,多个第二悬臂14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1411及第二抵接块1412连接。第二连接块1411设置于第二导电组件144的第二导电块1441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第二抵接块1412较第二连接块1411靠近载具平台11,本实施例的第二抵接块1412远离多个第二悬臂1413的侧边具有多个第二凹部14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块1312通过多个第一悬臂1313与第一连接块1311连接,第二抵接块1412通过多个第二悬臂1413与第二连接块1411连接,减少第一抵接块1312与第一连接块1311的连接面积及第二抵接块1412与第二连接块1411的连接面积,使第一抵接块1312及第二抵接块1412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第一抵接块1312及第二抵接块1412与待焊接件3抵接时呈刚性接触。

请一并参阅图9、图10及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锡线供应机构的示意图、图9中沿b-b’线的剖视图及图9中沿c-c’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锡线供应机构12包括锡线供应组件121及高度调整组件122,高度调整组件122设置于锡线供应组件121的一侧,高度调整组件122带动锡线供应组件121在第三方向z上移动,以调整锡线供应组件121在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进而控制锡线供应组件121至待焊接件3的距离。锡线供应组件121包括锡线悬挂座1211、锡线传输组1212、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及锡线供应嘴1214,锡线传输组1212设置于锡线悬挂座1211的一端,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与锡线传输组1212连接,锡线供应嘴1214与锡线传输组1212连接,锡线供应嘴1214往远离锡线悬挂座1211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锡线悬挂座1211、锡线传输组1212及锡线供应嘴1214沿第三方向z排列,锡线供应嘴1214较锡线悬挂座1211靠近载具平台11。锡线悬挂座1211设置为让多个锡线卷4悬挂,锡线供应嘴1214具有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多个锡线卷4的锡线41分别穿过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且从锡线供应嘴1214靠近载具平台11的一端穿出。本实施例的锡线传输通道12141的数量为两个,所以锡线卷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所提供的锡线41分别位于待焊接件3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侧。锡线传输组1212具有相啮合的两个齿轮12120及相对的两个滚轮12121,两个滚轮12121分别与两个齿轮12120的一端连接。锡线供应嘴1214在第一方向x上且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容置缺口12142,容置缺口12142与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连通。两个滚轮1212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容置缺口12142中,位于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的锡线41从两个滚轮12121之间通过。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与两个齿轮12120中一者连接,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带动与其连接的齿轮12120转动,与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连接的齿轮12120带动另一个齿轮12120转动,转动中的两个齿轮12120分别带动两个滚轮12121转动,转动中的两个滚轮12121带动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中的锡线41沿第三方向z移动。

当两个齿轮12120中一个作顺时针旋转,另一个齿轮12120作逆时针旋转,两个齿轮12120同时往内转动而带动两个滚轮12121同时往内转动时,两个滚轮12121带动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中锡线41往远离锡线悬挂座1211的方向移动,达到输送锡线41的作用;当两个齿轮12120中一个作顺时针旋转,另一个齿轮12120作逆时针旋转,两个齿轮12120同时往外转动而带动两个滚轮12121同时往外转动时,两个滚轮12121带动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中锡线41往靠近锡线悬挂座1211的方向移动,达到回收锡线41的作用。本实施例的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可与控制平台15连接,控制平台15可控制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的作动,以控制锡线41传输或回收的长度。本实施例的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使用伺服电机,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驱动器,与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3及图14,是图5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4中d区域的放大图及图5中沿d-d’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治具2包括第一夹板21及第二夹板22,第一夹板21具有第一焊接缺口211,第一焊接缺口211是从第一夹板21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边且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二夹板22具有第二焊接缺口221,第二焊接缺口221是从第二夹板22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边且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一夹板21及第二夹板22夹持待焊接件3,待焊接件3位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中。再一同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锡线供应嘴1214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其靠近锡线传输组1212的一端往其远离锡线传输组1212的一端渐缩,如此使锡线供应嘴1214远离锡线传输组1212的一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让锡线供应嘴1214远离锡线传输组1212的一端能容易进入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能更靠近位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中的待焊接件3。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锡线传输组1212还包括固定座体12122,固定座体12122容置两个齿轮12120及两个滚轮12121,锡线悬挂座1211及锡线供应嘴1214固定于固定座体12122。

高度调整组件122包括连动件1221及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连动件1221的一端与固定座体12122连接,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与连动件1221的另一端连接,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位于锡线悬挂座1211的一侧。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驱动连动件1221沿第三方向z移动,连动件1221带动固定座体12122沿第三方向z移动,进而使锡线供应组件121沿第三方向z移动,以调整锡线供应嘴1214的高度位置,让锡线供应嘴1214能更靠近待焊接件3,避免锡线供应组件121供应过长的锡线41而使锡线41产生弯曲。本实施例的高度调整组件122还包括导引承载座1223,导引承载座1223具有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限位穿孔12231,连动件1221的一端穿过限位穿孔12231,固定座体12122与连动件1221的一端连接且与导引承载座1223活动连接,限位穿孔12231能限制连动件1221在第三方向z上的移动行程,固定座体12122能沿导引承载座1223在第三方向z上作线性移动,以带动锡线供应嘴1214能在第三方向z上作线性移动。本实施例的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与控制平台15连接,控制平台15提供电力至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且控制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的作动。本实施例的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为气缸,当然高度调节驱动器1222也可使用其他驱动器。

本实施例的双面焊接机台1于使用时,先将待焊接件3安装于治具2中,待焊接件3设置于第一夹板21及第二夹板22之间,待焊接件3的待焊接位置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露出。本实施例的待焊接件3包括电路板31及线材32,线材32具有多条线芯321,电路板31欲与多条线芯321焊接的一端及多条线芯321的一端位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中,多条线芯321分别位于电路板3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再将设置有待焊接件3的治具2置放于载具平台11的容置空间111中。

如图3及图10所示,接着高度调整组件122带动锡线供应组件121的锡线供应嘴1214进入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中,让锡线供应嘴1214靠近待焊接件3。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带动锡线传输组1212,锡线传输组1212带动位于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中的锡线往待焊接件3移动,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的锡线分别位于电路板3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的锡线分别与电路板31与线芯321的焊接位置对应。

如图3及图4所示,然后第一焊接机构13的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机构14的第二焊接头141分别与电路板3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对应。第一焊接机构13的第一驱动器132带动第一焊接头131往载具平台11移动,使第一焊接头131的第一抵接块1312抵接锡线于电路板31与线芯321的焊接位置;同时,第二焊接机构14的第二驱动器142带动第二焊接头141往载具平台11移动,使第二焊接头141的第二抵接块1412抵接锡线于电路板31与线芯321的焊接位置。

接着通过第一电连接组件102a及第一导电组件134对第一焊接头131加热,使第一焊接头131的热能融化锡线,以对电路板31及线芯321进行焊接;同时通过第二电连接组件102b及第二导电组件144对第二焊接头141加热,使第二焊接头141的热能融化锡线,以对电路板31及线芯321进行焊接。

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是图3中e区域的剖视图及图15中f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1在第二方向y上且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具有多个导电垫311,多条线芯321分别通过锡线与多个导电垫311焊接,多个导电垫311及欲与多个导电垫311焊接的多条线芯321分别位于多个第一凹部13121及多个第二凹部14121,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锡线在电路板31上,通过多个第一凹部13121及多个第二凹部14121确保融化后的锡线41能覆盖位于多个第一凹部13121及多个第二凹部14121的导电垫311及欲与导电垫311焊接的线芯321,以确保多条线芯321与多个导电垫311焊接的稳固性。

当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锡线于电路板31与线芯321的焊接位置时,锡线供应嘴1214与待焊接件3之间的锡线41容易产生弯曲。在完成焊接之后,锡线传输驱动器1213带动锡线传输组1212,锡线传输组1212带动位于多个锡线传输通道12141中的锡线往远离待焊接件3的方向移动,让弯曲的锡线41进入对应的锡线传输通道12141,通过呈线性的锡线传输通道12141将弯曲的锡线矫直,有利于后续焊接作业的进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及图16所示,载具平台11具有第一进气孔112、进气通道113及第二进气孔114,第一进气孔112位于载具平台11远离治具2的侧边,进气通道113位于载具平台11中,第二进气孔114位于容置空间111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壁,第一进气孔112及第二进气孔114分别与进气通道113连通,第二进气孔114与容置空间111连通。治具2的第一夹板21具有第一进气槽212,第二夹板22具有与第一进气槽212对应的第二进气槽222,第一进气槽212与第一焊接缺口211连通,第二进气槽222与第二焊接缺口221连通。当治具2安装于载具平台11的容置空间111时,相对应的第一进气槽212及第二进气槽222与第二进气孔114对应。第一进气孔112通过管路与控制平台15的冷却气体供应器连接(如图1所示),在完成焊接之后,控制平台15的冷却器体供应器通过管路提供冷却气体至第一进气孔112,冷却气体流入进气通道113及第二进气孔114,冷却气体再进入治具2的第一进气槽212及第二进气槽222,最后冷却气体进入治具2的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以冷却位于第一焊接缺口211及第二焊接缺口221中的待焊接件3、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达到快速冷却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气孔112还可设置气体控制阀115,气体控制阀115可控制冷却气体的进入,因此可在焊接完成后,气体控制阀115开启而让冷却气体进入载具平台11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承载平台10还包括多个位移感应器104,多个位移感应器104分别设置于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边,第一焊接机构13还包括第一感应片135,第一感应片135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133在第三方向z上的一侧,第一感应片135与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的多个位移感应器104对应,同样地,第二焊接机构14还包括第二感应片145,第二感应片145设置于第二连接组件143在第三方向z上的一侧,第二感应片145与位于第二承载部101b的多个位移感应器104对应。当第一连接组件133及第二连接组件143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时,第一连接组件133及第二连接组件143分别带动第一感应片135及第二感应片145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当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的位移感应器104感应到第一感应片135时,可判断第一连接组件133的移动距离;同样地,当位于第二承载部101b的位移感应器104感应到第二感应片145时,可判断第二连接组件143的移动距离,如此可精准地控制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于待焊接件3。本实施例的位移感应器104使用光栅感应器,当然可使用其他型式的感应器,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33包括第一移动座1331、第一连动座1332及第一弹性件1333,第一移动座1331设置于第一驱动器132,第一移动座1331远离第一驱动器132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凹槽13311,第一连动座1332活动设置于第一移动座1331上,第一连动座1332靠近第一移动座1331的表面还具有第一限位凸块13321,第一限位凸块13321设置于第一限位凹槽13311,第一限位凹槽133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凸块1332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第一限位凸块13321能移动于第一限位凹槽13311中。第一弹性件13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座1331及第一连动座13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1333中一个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凹槽133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壁及第一限位凸块13321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壁连接,两个第一弹性件1333中另一个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动座1331在第二方向y上的表面与第一连动座1332在第二方向y上的表面连接。第一导电组件134的第一导电块1341设置于第一连动座1332远离第一移动座1331的一端,第一焊接头131设置于第一导电块1341远离第一连动座1332的一端。

同样地,第二连接组件143包括第二移动座1431、第二连动座1432及第二弹性件1433,第二移动座1431设置于第二驱动器142,第二移动座1431远离第二驱动器142的表面具有第二限位凹槽14311,第二连动座1432活动设置于第二移动座1431上,第二连动座1432靠近第二移动座1431的表面还具有第二限位凸块14321,第二限位凸块14321设置于第二限位凹槽14311,第二限位凹槽143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凸块1432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第二限位凸块14321能移动于第二限位凹槽14311中。第二弹性件1433的两端分别第二移动座1431及第二连动座14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4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弹性件1433中一个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凹槽143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壁及第二限位凸块14321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壁连接,两个第二弹性件1433中另一个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移动座1431在第二方向y上的表面与第二连动座1432在第二方向y上的表面连接。第二导电组件144的第二导电块1441设置于第二连动座1432远离第二移动座1431的一端,第二焊接头141设置于第二导电块1441远离第二连动座1432的一端。

第一驱动器132带动第一移动座1331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一移动座1331带动第一连动座1332、第一导电组件134及第一焊接头131沿第二方向y且往靠近载具平台11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驱动器142也带动第二移动座1431沿第二方向y移动,第二移动座1431带动第二连动座1432、第二导电组件144及第一焊接头131沿第二方向y且往靠近载具平台11的方向移动。当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于待焊接件3时,第一驱动器132及第二驱动器142停止作动之前,第一移动座1331及第二移动座1431分别提供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往待焊接件3的推力,待焊接件3分别提供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往远离待焊接件3的反馈力,也使第一连动座1332及第二连动座1432分别往远离待焊接件3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移动座1331与第一连动座133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333及第二移动座1431与第二连动座143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433产生压缩,压缩的第一弹性件1333及第二弹性件1433的弹力分别支撑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使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能稳固地支撑待焊接件3,避免待焊接件3受第一焊接头131及第二焊接头141抵接时而产生弯折。

请一并参阅图17,是图1中沿f-f’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均为承载块,承载平台10的承载座103在第一方向x上的表面具有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多个导轨1031,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分别滑动设置于多个导轨1031上,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可沿多个导轨1031在第三方向z上滑动。承载座103在第一方向x上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及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及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位于承载座103在第三方向z上且相对的两侧,即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及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在第三方向z上且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的下方,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的上方,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较第二止挡块1032b远离锡线供应机构12,如此多个第一止挡块1032a及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限制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在第三方向z上的移动行程。本实施例的承载平台10还包括多个支撑弹性件105,多个支撑弹性件10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止挡块1032a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承载部101a或第二承载部101b连接,多个支撑弹性件105分别沿第三方向z延伸,如此多个支撑弹性件105的弹力用以支撑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避免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往远离锡线供应机构12的方向移动,进而稳定维持第一焊接机构13及第二焊接机构14在第三方向z上的位置。同时承载平台10还包括多个限位件106,多个限位件106分别设置于第一承载部101a或第二承载部101b在第三方向z上且靠近锡线供应机构12的一侧,多个限位件106从多个第二止挡块1032b且往第一承载部101a或第二承载部101b凸出,多个限位件106位于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往锡线供应机构12移动的路径上,如此多个限位件106能进一步限制第一承载部101a及第二承载部101b往靠近锡线供应机构12的方向移动的行程,如此能让第一焊接机构13及第二焊接机构14能在第三方向z上弹性移动,但第一焊接机构13及第二焊接机构14维持在能对待焊接件3焊接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焊接机台,通过第一焊接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能对待焊接件作双面焊接,如此节约人力成本,减少作业时长,提高作业效率。在进行双面焊接时,第一焊接机构的第一焊接头替第二焊接头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作支撑,第二焊接机构的第二焊接头替第一焊接头对待焊接件进行焊接作支撑,避免压伤待焊接件上的焊点,如此提升整体良率。本申请的锡线提供机构的锡线传输通道能避免锡线弯曲,焊接后能回收锡线而通过锡线传输通到矫直锡线,如此保证锡线质量及减少作业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