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蒸发型可拆壳管式油冷却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09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内D区换热管、所述第一管箱内D区,再经所述制冷剂出口接管一流出;制冷剂通过所述制冷剂进口接管二进入到所述第一管箱内E区,再依次经所述壳体内E区换热管、所述第二管箱内EF区、所述壳体内F区换热管、所述第一管箱内FG区、所述壳体内G区换热管、所述第二管箱内GH区、所述壳体内H区换热管、所述第一管箱内H区,再经所述制冷剂出口接管二流出。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氟蒸发型可拆壳管式油冷却器,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将换热管两端连接具有多个空腔结构的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延长了制冷剂的流动通路,设置折流板形成切削油的S型流动通路,在有限的体积使得制冷剂与切削油充分接触换热,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
2、换热管呈水平方向对齐、上下两排相邻换热管之间呈正三角排列,整个换热管孔排布区域呈正方形状,最大程度地对壳体内面积进行利用,在与第一管箱隔筋区接触的第一管板上安装拉杆,起到遮挡旁通通道的目的,以此减小由于流体旁通造成换热性能的下降,同时拉杆和定距管的设置对折流板起到有效固定;
3、采用排气接头座堵头对排气接头座进行密封,排污接头座堵头对排污接头座进行密封,第一管箱与第一管板、第一端盖连接处设有第一管箱密封垫,第二管箱与第二管板、第二端盖连接处设有第二管箱密封垫,使得整个冷却器的密封性能良好;
4、采用方壳体、圆管板的设计,设有大面积可拆式检查清洗孔,解决了壳管式油冷却器的不易拆洗的难题;
5、通过巧妙的填充设计避免了由于开设检查清洗孔而形成的旁通通道,从而提高冷却器的整体传热效率,从而实现降低制冷装置的能耗,节约制冷装置材料成本的目的;
6、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易结垢介质换热的场合,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换热效率高、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所示沿A-A向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所示沿B-B向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所示沿C-C向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形主视图。
[0020]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形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22]实施例1:如附图1-6所示的氟蒸发型可拆壳管式油冷却器,包括:方形壳体5、第一管板3、第一端盖1、第一管箱2、第一管箱密封垫23、第二管板13、第二端盖15、第二管箱14、第二管箱密封垫16、换热管9、上折流板11、下折流板19、拉杆10、定距管20、制冷剂进口接管一 25、制冷剂进口接管二 36、制冷剂出口接管一 26、制冷剂出口接管二 37、切削油进口接管4、切削油出口接管12、长腰型法兰座6、长腰型法兰盖板21、法兰盖板密封垫30、内橡胶垫板27、外橡胶垫板28、填充垫板29、排气接头座7、排气接头座堵头8、排污接头座18、排污接头座堵头17。
[0023]方形壳体5两端分别与第一管板3、第二管板13连接固定;切削油进口接管4和切削油出口接管12分别设置于方形壳体5的顶部的两端;排气接头座7设置于方形壳体5的顶部,排污接头座18设置于方形壳体5的底部,排污接头座18的数量可根据壳体大小设置以便于充分清洗排污;排气接头座7和排污接头座18内部均设有内螺纹,正常使用时排气接头座7中旋入排气接头座堵头8,排污接头座18中旋入排污接头座堵头17 ;第一管板3和第二管板13上设有彼此一一对应的换热管孔35,相邻换热管孔35之间呈正三角排列,整个换热管孔35排布区域呈正方形状。第一管板3、第一端盖1、第二管板13、第二端盖15均为圆形,外围圆周上设有螺栓孔31,中间位置设有内螺纹盲孔32,第一管箱2位于第一端盖I和第一管板3之间,第一端盖I周边和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一管板3对应的螺栓孔31和内螺丝盲孔32,第一管箱2与第一端盖I和第二管板3的接触面处分别设有第一管箱密封垫一 23 ;第二管箱14位于第二端盖15和第二管板13之间,第二端盖15周边和中心位置设有与第二管板13对应的螺栓孔31和内螺丝盲孔32,第二管箱14与第二端盖15和第二管板13的接触面处分别设有第二管箱密封垫二 16 ;第一端盖I和第一管箱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管板13上。
[0024]第一管箱2、第二管箱14为具有一定厚度(15~30mm)的圆形钢板中间挖除部分材料后留下外围圆圈及内部横向隔筋34或竖向隔筋33,中间去除部分形成一定空腔,根据制冷剂的系统数和流程数不同设置不同的隔筋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双系统、四流流程管箱。第一管箱2、第二管箱14通过固定在第一管板3、第二管板13之间的换热管9连通、换热管9分为A区换热管、B区换热管、C区换热管、D区换热管、E区换热管、F区换热管、G区换热管、H区换热管。制冷剂进口接管一 25、制冷剂进口接管二 36、制冷剂出口接管一 26、制冷剂出口接管二 37均与第一端盖I连接固定,并与第一管箱2内部连通,制冷剂进口接管一 25与换热管A区连通,制冷剂进口接管二 36与换热管E区连通,制冷剂出口接管一 26与换热管D区连通,制冷剂进口接管二 37与换热管H区连通。制冷剂通过进口接管一 25进入到第一管箱2内的A区,再依次经过A区换热管、第二管箱14的AB区、B区换热管、第一管箱2的BC区、C区换热管、第二管箱14的⑶区,D区换热管,第一管箱2的D区,再通过出口接管一 26流出方型壳体5,制冷剂以液态进入换热器,与换热管9外的切削油换热,吸收切削油里的热量,从而蒸发成气态制冷剂,制冷剂出口接管一 26流出的制冷剂为气态制冷剂。与ABCD区一样,另一系统EFGH区遵循同样运行原理: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口接管二 36进入到第一管箱2内的E区,再依次经过E区换热管、第二管箱14的EF区、F区换热管、第一管箱2的FG区、G区换热管、第二管箱14的GH区,H区换热管,第一管箱2的H区,再通过制冷剂出口接管二 37流出方型壳体5。
[0025]换热管9采用内螺纹高效换热管,换热管9依次穿过第一管板3的换热管孔35、上折流板11和下折流板19上对应的换热管孔、第二管板13的换热管孔35,换热管9两端与第一管板3、第二管板13采用胀接或焊接方式连接;上折流板11和下折流板19为长方形,上折流板11和下折流板19依次间隔一定间距并交叉排列,上折流板11的下部与方形壳体5之间留有缺口,下折流板19的上部与方形壳体5之间留有缺口,使流过的切削油在其导引下呈S型流动,从而强化传热;上折流板11和下折流板19通过多根拉杆10固定在第一管板3内侧的螺纹盲孔上,在每两片折流板之间的拉杆10上套有定距管20,以此来固定折流板,同时拉杆10占据竖向隔筋33对应的未布孔区域,起到遮挡旁通通道的目的,以此减小由于流体旁通造成换热性能的下降。
[0026]方形壳体5左右两侧开有贯穿壳体长度方向的长条形腰孔作为检查清洗孔,腰孔外侧沿腰孔边缘固定有长腰型法兰座6,长腰型法兰座6外通过螺栓22固定有可拆卸的长腰型法兰盖板21,长腰型法兰座6与长腰型法兰盖板21之间设有法兰盖板密封垫30,在壳体5内部的折流板侧边与法兰盖板21之间的空隙里由内到外依次填有内橡胶垫板27、填充垫板29、外橡胶垫板28,从而填补了由于开设检查清洗孔而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