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910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型组合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一般的冲压模具都是比较简单,一般只完成一个冲压动作,现有技术中设计的具有能够完成多个冲压动作的组合模具,胆汁这些模具的每个工序也都是冲压的动作,现有技术中中的工件中常常存在着冲压工件上需要铆接的工件,而现有加工这些工件都是在不同的设备多个工位上才能完成,生产的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调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完成正面铆接的冲压工件的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板、下垫脚、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顶料销、滑动限位块、直线导轨、直振机构、振动盘、脱料板、脱背板、上夹板、上垫板、上模座、固定限位杆、插刀、止动块、内导柱、固定销、紧固螺丝和铆合冲子,所述的下垫脚固定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下垫脚的上方,所述的下垫板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所述的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垫板的上方,所述的顶料销固定在下模座上并穿过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的滑动限位块可滑动的设置在下模板的上侧,所述的直线导轨设置在下模板的上部前侧位置,所述的直振机构设置在下托板的上侧前侧位置并与直线导轨的前端侧连接,所述的振动盘固定设置在下托板的上部前侧且位于直振机构前方位置并且振动盘的上部侧方与直振机构的前侧连接,所述的脱料板通过与直线导轨的配合设置在下模板的上方,所述的脱背板固定设置在脱料板的上侧,所述的上夹板通过内导柱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脱背板的上方,所述的上垫板固定设置在上夹板的上侧,所述的上模座固定设置在上垫板的上侧,所述的固定限位杆固定设置在脱料板上,所述的插刀固定设置在上夹板上且穿过脱背板和脱料板并对应滑动限位板的上方位置,所述的止动块固定设置在脱料板上,所述的固定销连接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之间,所述的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之间,所述的铆合冲子固定设置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的下侧并穿过脱背板和脱料板。
[0006]所述的下模座的上部后侧设置与滑动限位块固定连接的复位机构。
[0007]所述的顶料销包括有两个且分别对应在滑动限位块下部两侧位置。
[0008]工作原理:当模具运行至脱板接触到滑动限位块状态时,铆合冲子也接触到触点并随之一起运动至脱料板接触到滑动限位块状态,此时触点小径已经进入料带预冲圆孔内,起到触点的定位作用,随着冲床继续向下运动时,夹板插刀零件迫使滑动限位块向右运动直至滑动限位块端部脱离触点,当模具继续下行时,铆合冲子会对触点进行粗铆合,粗铆合的目的就是使触点在料带上能够不会随料带的浮升或下降时触点会脱离料带。粗铆后冲床送料机将料带送往下一工位,直至送到精铆工位进行精铆,精铆后模具会有检测装置,检测料带上是否有触点。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调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完成正面铆接的冲压工件。
【附图说明】
:
[001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2]如图1所示,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包括下托板1、下垫脚2、下模座3、下垫板4、下模板5、顶料销6、滑动限位块7、直线导轨8、直振机构9、振动盘10、脱料板
11、脱背板12、上夹板13、上垫板14、上模座15、固定限位杆16、插刀17、止动块18、内导柱19、固定销20、紧固螺丝21和铆合冲子22,下垫脚2固定设置在下托板I的上方,下模座3固定设置在下垫脚2的上方,下垫板4固定设置在下模座3的上方,下模板5固定设置在下垫板4的上方,顶料销6固定在下模座3上并穿过下垫板4和下模板5,滑动限位块7可滑动的设置在下模板5的上侧,直线导轨8设置在下模板5的上部前侧位置,直振机构9设置在下托板I的上侧前侧位置并与直线导轨8的前端侧连接,振动盘10固定设置在下托板I的上部前侧且位于直振机构9前方位置并且振动盘10的上部侧方与直振机构9的前侧连接,脱料板11通过与直线导轨8的配合设置在下模板5的上方,脱背板12固定设置在脱料板11的上侧,上夹板13通过内导柱19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脱背板12的上方,上垫板14固定设置在上夹板13的上侧,上模座15固定设置在上垫板14的上侧,固定限位杆16固定设置在脱料板11上,插刀17固定设置在上夹板13上且穿过脱背板12和脱料板11并对应滑动限位板7的上方位置,止动块18固定设置在脱料板11上,固定销20连接在上夹板13、上垫板14和上模座15之间,紧固螺丝21固定连接在上夹板13、上垫板14和上模座15之间,铆合冲子22固定设置在上夹板13、上垫板14和上模座15的下侧并穿过脱背板12和脱料板11。下模座3的上部后侧设置与滑动限位块7固定连接的复位机构23。顶料销6包括有两个且分别对应在滑动限位块7下部两侧位置。
[001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板、下垫脚、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顶料销、滑动限位块、直线导轨、直振机构、振动盘、脱料板、脱背板、上夹板、上垫板、上模座、固定限位杆、插刀、止动块、内导柱、固定销、紧固螺丝和铆合冲子,所述的下垫脚固定设置在下托板的上方,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下垫脚的上方,所述的下垫板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所述的下模板固定设置在下垫板的上方,所述的顶料销固定在下模座上并穿过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的滑动限位块可滑动的设置在下模板的上侧,所述的直线导轨设置在下模板的上部前侧位置,所述的直振机构设置在下托板的上侧前侧位置并与直线导轨的前端侧连接,所述的振动盘固定设置在下托板的上部前侧且位于直振机构前方位置并且振动盘的上部侧方与直振机构的前侧连接,所述的脱料板通过与直线导轨的配合设置在下模板的上方,所述的脱背板固定设置在脱料板的上侧,所述的上夹板通过内导柱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脱背板的上方,所述的上垫板固定设置在上夹板的上侧,所述的上模座固定设置在上垫板的上侧,所述的固定限位杆固定设置在脱料板上,所述的插刀固定设置在上夹板上且穿过脱背板和脱料板并对应滑动限位板的上方位置,所述的止动块固定设置在脱料板上,所述的固定销连接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之间,所述的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之间,所述的铆合冲子固定设置在上夹板、上垫板和上模座的下侧并穿过脱背板和脱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的上部后侧设置与滑动限位块固定连接的复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料销包括有两个且分别对应在滑动限位块下部两侧位置。
【专利摘要】模内触点正面铆接多工位级进模具,涉及冲压成型组合模具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板、下垫脚、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顶料销、滑动限位块、直线导轨、直振机构、振动盘、脱料板、脱背板、上夹板、上垫板、上模座、固定限位杆、插刀、止动块、内导柱、固定销、紧固螺丝和铆合冲子,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调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完成正面铆接的冲压工件。
【IPC分类】B21D37-10, B21D39-00
【公开号】CN104759534
【申请号】CN201510131551
【发明人】于海利, 邹芒, 邹光
【申请人】安徽汇精模具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