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减振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6047阅读:来源:国知局
生部件6例如由钢材等金属构成。在工具支承体I由铸钢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衰减产生部件6的材质为钢材,能够在材质上相比工具支承体I提高衰减产生部件6的刚性。若在形状或者构造上相比工具支承体I而使衰减产生部件6的刚性更高,则工具支承体I和衰减产生部件6也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0036]在图1以及图2中,推压及安装机构7由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设置的推压、安装部7A构成。在本例的情况下,各推压、安装部7A的位置设定成与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形状、即多边形的各角相同的圆周方向相位的位置。
[0037]如图4所示,各推压、安装部7A具有由带六角孔的螺栓构成的安装部件8、和由压缩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弹簧部件9。弹簧部件9可以是碟簧。在衰减产生部件6上设置有供上述安装部件8插通的带锪孔的螺栓插通孔10。并且,在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上的、与螺栓插通孔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安装部件8的外螺纹部8a螺合的螺纹孔11。
[0038]上述螺栓插通孔10的阶梯面形成为平行于工具支承体I与衰减产生部件6之间的接触面12的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13。并且,安装部件8的头部Sb的背面形成为在将安装部件8插通于螺栓插通孔10后的状态下与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13对置的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14。上述弹簧部件9嵌入安装部件8的轴部8c的外周,且夹设在上述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13与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14之间。轴部8c是外螺纹部8a与头部8b之间的部分,且形成为其直径比外螺纹部8a大。安装部件8使外螺纹部8a与轴部Sc之间的阶梯面与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抵接,从而被固定于工具支承体I。此外,在图2中,仅示出设置于一个推压、安装部7A的I组安装部件8以及弹簧部件9。
[0039]根据该减振装置5的结构,利用推压及安装机构7将衰减产生部件6以推压于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的状态安装。若在工具支承体I上产生伴随着在图3中以双点划线以及虚线所示的变形的振动,则工具支承体I的前面部沿半径方向位移。工具支承体I的振动也传递至与该工具支承体I接触的衰减产生部件6。
[0040]但是,衰减产生部件6与工具支承体I相比在沿着相互的接触面的伸缩方向、即半径方向的刚性高,因此,与工具支承体I相比振动小,在衰减产生部件6与工具支承体I之间产生相对的半径方向的滑动。通过该滑动,沿抵抗在工具支承体I上产生的振动的方向产生摩擦力。而且,借助因该摩擦力而产生的摩擦衰减,成为工具支承体I的振动的重要因素的振动能量被吸收。通过对将衰减产生部件6推压于工具支承体I的推压力进行管理以得到适当的摩擦衰减,由此能够使振动能量消失而抑制工具支承体I的振动。
[0041]此外,上述推压力的大小由欲抑制的振动的振幅的大小决定。在欲抑制小振幅的振动的情况下,减弱推压力。但是,衰减效果小。相反,在不允许大振幅的振动的情况下,增大推压力。在该情况下,衰减效果大,但相对于小振幅的振动效果差。
[0042]在该实施方式中,借助由夹设在衰减产生部件6的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13与安装部件8的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14之间的弹簧部件9的弹性恢复力产生的推压力,将衰减产生部件6推压于工具支承体I。这样,若利用弹簧部件9将衰减产生部件6推压于工具支承体1,则因构成推压及安装机构7的各部件的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而导致的推压力的大小的偏差小,因此容易管理推压力。并且,通过将弹簧部件9更换为弹簧常数不同的弹簧、或者通过在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13与弹簧部件9之间或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14与弹簧部件9之间加入垫片等(未图示),能够容易变更推压力。
[0043]本例的推压及安装机构7作为弹簧部件9使用压缩螺旋弹簧,但作为弹簧部件9也可以使用拉伸弹簧。并且,代替弹簧部件9的弹性恢复力,也可以将磁铁的吸附力、由压电元件产生的按压力等,作为将衰减产生部件6推压于工具支承体I的推压力加以利用。
[0044]在本例中,推压及安装机构7由在圆周方向上多个部位的推压、安装部7A构成,能够分别独立地调整各推压、安装部7A处的推压力,因此衰减产生部件6的圆周方向的各部分能够以大致均等的推压力与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使振动能量消失而抑制工具支承体I的振动。
[0045]在上述摩擦衰减的原理的说明中,将工具支承体I的变形限定为图3所示的变形而进行简化,但实际上,相对于工具支承体I而从工具2作用有3轴方向的力,因此,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进行伴随着绕中心轴O的扭转以及圆周方向的起伏的复杂的变形。因此,在工具支承体I变形时,并非工具支承体I与衰减产生部件6遍及整周而接触。
[0046]但是,若像本实施方式的衰减产生部件6这样形成为与工具支承体I的正面在绕该工具支承体I的中心轴O的整周接触的形状,则在工具支承体I变形时,工具支承体I与衰减产生部件6在多个接触部位、例如2个部位的接触部位15、16接触。因此,与工具支承体I和衰减产生部件6仅在I个部位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大的摩擦衰减效果。
[0047]在工具支承体I变形时,工具支承体I和衰减产生部件6也可以并不在多个接触部位接触。例如,如图7所示,即便形成为在正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工具支承体I的外周面部分的I个部位安装衰减产生部件6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使工具支承体I的振动摩擦衰减的效果。
[0048]如上,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看到本发明的说明书,就能够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容易地想到各种变更以及修改。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工具支承体I形成为转塔刀架,但工具支承体I也可以是梳齿式等固定式的刀架。因此,这样的变更以及修改也被解释为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变更以及修改。
[0049]标号说明
[0050]I工具支承体
[0051]2 工具
[0052]5减振装置
[0053]6衰减产生装置
[0054]7推压及安装机构
[0055]8安装部件
[0056]9弹簧部件
[0057]12接触面
[0058]13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
[0059]14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
[0060]15、16接触部位
[0061]O中心轴
【主权项】
1.一种机床的减振装置,使在支承工具的工具支承体上产生的振动降低,具备: 衰减产生部件,与所述工具支承体接触,以便沿抵抗在所述工具支承体上产生的振动的方向产生摩擦力;以及 推压及安装机构,将该衰减产生部件以推压于所述工具支承体的状态安装, 所述衰减产生部件的沿着该衰减产生部件与所述工具支承体之间的接触面的方向的刚性比所述工具支承体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减振装置,其中, 所述衰减产生部件在所述工具支承体变形时在多个接触部位与该工具支承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的减振装置,其中, 所述工具支承体是在外周面安装有工具的圆形或者多边形状的转塔刀架,所述衰减产生部件与所述转塔刀架、即工具支承体的正面在绕该工具支承体的中心轴的整周接触,所述衰减产生部件的提高刚性的刚性是在所述转塔刀架的半径方向上的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的减振装置,其中, 在所述衰减产生部件上形成有平行于所述工具支承体与所述衰减产生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的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 所述推压及安装机构具备: 安装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工具支承体,具有与该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对置的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以及 弹簧部件,夹设于所述第I弹簧部件支承面与所述第2弹簧部件支承面之间,将所述衰减产生部件朝所述工具支承体侧推压。
【专利摘要】该机床的减振装置(5)是使在支承工具(2)的工具支承体(1)上产生的振动降低的装置,具备衰减产生部件(6)和推压及安装机构(7)。衰减产生部件(6)与工具支承体(1)接触,以便沿抵抗在工具支承体(1)上产生的振动的方向产生摩擦力。衰减产生部件(6)的沿着该衰减产生部件(6)与工具支承体(1)之间的接触面的方向的刚性比工具支承体(1)高。推压及安装机构(7)将衰减产生部件(6)以推压于工具支承体(1)的状态安装。
【IPC分类】B23B27-00, B23B29-24, B23B29-00
【公开号】CN104797365
【申请号】CN201380061047
【发明人】广濑光典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5日
【公告号】EP2926929A1, WO2014087757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