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388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治具,具体适用于工件的固定。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劳作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因此,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原因是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的完成各类工件的固定、加工、转移等动作,其中工件的固定环节尤其重要,如果工件固定不牢靠,其在加工过程中承受切削力时必然会产生晃动,这样极易造成加工误差,因此,这些自动化设备上需要有能够牢靠固定工件的治具。
[0003]另外,在牢靠固定的基础上,工件的轴线,尤其是圆柱形工件的轴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才能够对工件进行精确的加工,然而,现有的工件固定治具,在完成工件固定后却不能够检测工件的轴线是否与水平面垂直或者平行,这样极易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加工精度的辅助治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治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所述工件槽中对称的设置有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
[0006]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
[0007]所述孔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位于上方的弹性元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且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能够延伸至所述孔的外部;
[0008]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之间水平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顶柱和第二顶柱内的两个弹性元件之间;
[0009]所述压板的中心处连接有一竖直向下的压杆;
[0010]所述压杆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杆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压杆端部的形状使其在穿入凹槽后能够阻止所述转盘转动;
[0011]所述转盘的底部连接有轴,所述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基座相连接。
[0012]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0013]所述第一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4]所述第二顶柱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5]所述顶杆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0016]所述工件槽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放置工件后,当工件处于标准固定状态时,即工件仍保持端面水平,即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时,顶杆被压于孔的内部,而压板仍处于水平状态且竖直向下对压杆施压,压杆竖直向下移动正好穿入转盘上的凹槽中,这时手动转动轴,由于压杆的阻止作用轴不能够被转动,而当工件倾斜时,即工件的端面未处于水平,工件的轴线未与水平面垂直时,每个顶杆受力不同,通过弹性元件作用于压板两端部的力也不相同,这时压板就会发生倾斜,从而使压杆发生倾斜而无法保持竖直状态,这样压杆在向下移动时就不能穿入凹槽中,手动能够转动轴,待操作者发现此现象后,就会调整工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加工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基座2,工件槽4,第一顶柱6,第二顶柱8,孔10,弹性元件12,顶杆14,压板16,压杆18,转盘20,凹槽22,轴24,轴承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辅助治具,包括由于固定在机床上的基座2,该基座2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该工件槽4中对称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该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位于同一圆内同一直径的两端:且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该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优选为螺旋弹簧的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元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顶杆14通过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所述孔10的外部;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水平设置有压板16,压板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内的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压板16的中心处连接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压杆18 ;压杆18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盘20,该转盘20上设置有与压杆18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凹槽22,压杆18端部的形状使其在穿入凹槽22后能够阻止转盘20转动,优选压杆18端部的水平截面为多边形;转盘20的底部连接有轴24,轴24通过轴承26与基座2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初始状态时,工件槽4中未放置工件,顶杆14在弹性元件12的作用下伸出孔10,压板16处于水平状态且压杆18位于通孔20的正上方,手动能够转动轴24,放置工件后,当工件处于标准固定状态时,即工件仍保持端面水平,即工件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时,顶杆14被压于孔10的内部,而压板16仍处于水平状态且竖直向下对压杆18施压,压杆18竖直向下移动正好穿入转盘20上的凹槽22中,这时手动转动轴24,由于压杆18的阻止作用轴24不能够被转动,而当工件倾斜时,即工件的端面未处于水平,工件的轴线未与水平面垂直时,每个顶杆14受力不同,通过弹性元件12作用于压板16两端部的力也不相同,这时压板16就会发生倾斜,从而使压杆18发生倾斜而无法保持竖直状态,这样压杆18在向下移动时就不能穿入凹槽22中,手动能够转动轴24,待操作者发现此现象后,就会调整工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加工误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加工精度。
[0022]实际使用中,为保护工件的端面不受损伤在第一顶柱6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在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在顶杆14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同时优选工件槽4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主权项】
1.一种辅助治具,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所述工件槽(4)中对称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 所述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元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所述顶杆(14)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所述孔(10)的外部; 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水平设置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内的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 所述压板(16)的中心处连接有一竖直向下的压杆(18); 所述压杆(18)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盘(20),所述转盘(20)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杆(18)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凹槽(22),所述压杆(18)端部的形状使其在穿入凹槽(22)后能够阻止所述转盘(20)转动; 所述转盘(20 )的底部连接有轴(24),所述轴(24)通过轴承(26 )与所述基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2)为螺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柱(6)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槽(4)的水平截面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治具,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上具有与工件端部相匹配的工件槽(4),所述工件槽(4)中对称的设置有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与工件相接触的端面上沿其轴线向内形成有孔(10);所述孔(10)中分别叠置有两个弹性元件(12),位于上方的弹性元件上连接有一个能够伸缩的顶杆(14),且所述顶杆(14)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2)能够延伸至所述孔(10)的外部;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之间水平设置有压板(16),所述压板(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顶柱(6)和第二顶柱(8)内的两个弹性元件(12)之间;所述压板(16)的中心处连接有一竖直向下的压杆(18);所述压杆(18)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转盘(20),所述转盘(20)上设置有与所述压杆(18)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凹槽(22),所述压杆(18)端部的形状使其在穿入凹槽(22)后能够阻止所述转盘(20)转动;所述转盘(20)的底部连接有轴(24),所述轴(24)通过轴承(26)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工件的加工精度。
【IPC分类】B23Q3-00, B23Q17-22
【公开号】CN204321635
【申请号】CN201420728587
【发明人】陆琦
【申请人】苏州卓诚钛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