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3383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模具的制备时,需要在平面上加工储油环槽,储油环槽能暂时存储一定的润滑油以便于分模,常规的储油环槽加工同时利用刀具直接有主轴驱动切削形成,由平刀直接加工出环形槽,加工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加工的槽型不好,还需要后期加工处理,造成加工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以与机床主轴连接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下部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设置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在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刀具。
[0006]所述的连接块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连接杆可匹配地嵌设在所述的定位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连接块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定位槽的侧壁并顶持在连接杆一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的固定螺栓对应处设置有导向槽。
[0008]所述的刀具为尖刀或可调偏置平底刀。
[0009]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刀具。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改变了主轴旋转时刀具的运动方式,将其由原来的绕主轴自转改变成绕主轴公转,改变了储油环槽的加工方式,储油环槽由刀具逐层切削形成,有效保证了储油环槽的槽型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所示为连接杆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以与机床主轴连接的传动杆1,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下部的圆柱形连接块2以及固定设置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3,在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刀具4,所述的刀具与所述的连接杆不同轴。其中,所述的刀具为尖刀可调偏置平底刀或者其他适用于切削的刀具。
[0016]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改变了主轴旋转时刀具的运动方式,将其由原来的绕主轴自转改变成绕主轴公转,改变了储油环槽的加工方式,储油环槽由刀具逐层切削形成,有效保证了储油环槽的槽型和加工效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底部一侧设置有定位槽5,所述的连接杆可匹配地嵌设在所述的定位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7与所述的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定位槽的侧壁并顶持在连接杆一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的固定螺栓对应处设置有导向槽6。采用固定螺栓与导向槽的配合,可以调整储油环槽的加工直径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0018]进一步地,为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也便于加工出有交错重叠区域的储油环槽,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刀具,两个间隔设置的刀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主轴受力,提尚运彳丁时的稳定性。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机床主轴连接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下部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设置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在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刀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连接杆可匹配地嵌设在所述的定位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的连接块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定位槽的侧壁并顶持在连接杆一侧,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的固定螺栓对应处设置有导向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具为尖刀或可调偏置平底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刀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油环槽的加工装置,包括用以与机床主轴连接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下部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设置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在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刀具。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块底部的连接杆改变了主轴旋转时刀具的运动方式,将其由原来的绕主轴自转改变成绕主轴公转,改变了储油环槽的加工方式,储油环槽由刀具逐层切削形成,有效保证了储油环槽的槽型和加工效率。
【IPC分类】B23D79/00
【公开号】CN204686195
【申请号】CN201520274935
【发明人】李 杰, 潘地军
【申请人】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