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659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包括下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1)与上平台(2)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4),下平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5),静压油腔(5)与下供油管(6)的一端相连接,下供油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器(9)相连接,上平台(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7),上静压油腔(7)与上供油管(8)的一端相连接,上供油管(8)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1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将放置有偏载荷的加工平台迅速调整至水平,有效解决了偏载荷所导致加工平台倾斜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度。
【专利说明】
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压纠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属于液压纠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机械加工平台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保证加工平台或回转平台尽可能的保证水平状态,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加工基准平面。然而,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平台上安放的载荷不一定均匀分布于加工平台的表面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加工平台的轻微倾斜,很难保证加工平台的上表面处于标准的水平面上,不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249267A,公告日为:2014年12月31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同步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同步纠偏装置包括纠偏机架、纠偏滚轮、支座、油缸和纠偏轮座,纠偏机架的两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纠偏轮座,纠偏轮座上安装有相配合液压驱动的纠偏滚轮,能够轻松而精确地定位纠偏滚轮工作位置,有效减少了人力消耗。但是该装置结构单一,采用一组液压驱动的纠偏滚轮实现纠偏,适合较大偏角的纠偏,无法实现水平面上角度较小的纠偏纠正,不适合运用于机械加工平台由于偏载荷所照成的小角度偏倚,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机械加工平台结构简单,加工平台上放置偏载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斜,很难保证加工平台的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不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通过静压纠偏系统有效的保证了加工平台的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即使在加工平台上放置偏载荷也能迅速调节加工平台至水平,纠偏速度快,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包括下平台,下平台的轴心上通过平台转轴同轴安装有上平台,所述下平台与上平台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下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静压油腔与下供油管的一端相连接,下供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器相连接,第一分油器与液压栗相连接,上平台的底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上静压油腔与上供油管的一端相连接,上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相连接,旋转管接头与第二分油器相连接,第二分油器与油栗系统相连接。
[0006]所述静压油腔以平台转轴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下平台的上表面。
[0007]所述上静压油腔以平台转轴为圆心呈扇形分布在上平台的底面,或者以平台转轴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上平台的底面。
[0008]所述油栗系统包括有多路并行设置的油栗系统,油栗系统设置在上平台的外部或者集成在上平台的内腔中。
[0009]所述下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回收装置,液压油回收装置分别与液压栗和油栗系统相连接。
[0010]所述浮升缝隙的浮升缝隙高度为O毫米-0.2毫米。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平台和上平台构成的上下双平台结构,下平台与上平台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下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静压油腔能够在浮升缝隙中形成高度相等的液压油垫,上平台的底面开设有呈扇形均匀分布的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上静压油腔能够在浮升缝隙中形成与下平台所形成的液压油垫高度相等的液压油垫,能够为倾斜的上平台提供一个向上的举升力,抵消了由于偏载荷对加工平台所造成的倾斜,实现静压纠偏。
[0013]2、本实用新型静压油腔能够呈环形均匀分布,能够适应了全方位的液压纠偏,同时,上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上静压油腔,给上静压油腔供油后起到了向上举升的辅助纠偏作用,提高了纠偏效果。
[0014]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对现有固定式加工平台的改造很方便,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大小的加工平台,能够将放置有偏载荷的加工平台迅速调整至水平,有效解决了偏载荷所导致加工平台倾斜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均值载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偏载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静压纠偏后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增加采用辅助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平台的俯视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静压油腔呈扇形分布的上平台仰视图。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静压油腔呈环形分布的上平台仰视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0024]图中:下平台丨,上平台2,平台转轴3,浮升缝隙4,静压油腔5,下供油管6,上静压油腔7,上供油管8,第一分油器9,旋转管接头1,第二分油器11,均值载荷12,偏载荷13,液压栗14,油栗系统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6]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包括下平台I,下平台I的轴心上通过平台转轴3同轴安装有上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I与上平台2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4,下平台I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5,静压油腔5与下供油管6的一端相连接,下供油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器9相连接,第一分油器9与液压栗14相连接,上平台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7,上静压油腔7与上供油管8的一端相连接,上供油管8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10相连接,旋转管接头10与第二分油器11相连接,第二分油器11与油栗系统15相连接。
[0027]所述静压油腔5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下平台I的上表面。
[0028]所述上静压油腔7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扇形分布在上平台2的底面,或者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上平台2的底面。
[0029]所述油栗系统15包括有多路并行设置的油栗系统,油栗系统15设置在上平台2的外部或者集成在上平台2的内腔中。
[0030]所述下平台I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回收装置,液压油回收装置分别与液压栗14和油栗系统15相连接。
[0031 ]所述浮升缝隙4的浮升缝隙高度为O毫米-0.2毫米。
[0032]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采用了下平台I和上平台2构成的上下双平台结构,支撑平台可以做底部固定的固定式平台结构或者可以整体回转的回转平台结构。下平台I与上平台2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4,浮升缝隙4的缝隙高度一般为O毫米-0.2毫米,该浮升缝隙4为液压纠偏系统举升的调整空间。上平台2的上表面如果放置了工件,由于重力作用,浮升缝隙4会自然被挤压变小。如果上平台2的上表面放置的是均值载荷12,使得上平台2的上表面各区域的受力均匀,则下平台I和上平台2不会出现受压偏倚的情况,上平台2的上表面可以保持处于水平面上。但是,如果上平台2的上表面放置的是偏载荷13,使得上平台2的上表面各区域的受力不均匀,一边轻一边重,则下平台I和上平台2就会出现受压偏倚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浮升缝隙4的左右两侧垂直高度不一致,上平台2的上表面无法保持在水平面,这对于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非常不利。
[0033]根据这一特性,本实用新型在下平台I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5,这种静压油腔5主要适用于加工平台上放置重量和形状对称工件的场合。具体原理如下:静压油腔5与上平台2上载荷的放置位置相对应,静压油腔5与下供油管6的一端相连接,下供油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器9相连接,第一分油器9与液压栗14相连接,液压栗14为静压油腔5提供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根据不用的液压压力在对应的静压油腔5上方形成不同的液压油垫,各个静压油腔5所对应的液压栗14同时发力,为上平台2提供一个向上的举升力,液压油垫共同举升上平台2倾斜向下的一侧,使得上平台2向下倾斜的一侧逐步恢复水平,在检测装置测得上平台2的上表面处于完全水平时,液压栗14保持住此时所提供的液压举升力,这样就实现了静压纠偏。
[0034]下平台I上均匀设置多个静压油腔5,静压油腔5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呈环形分布,静压油腔5分布在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相同半径的环形区域内,或者分布在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多个不同半径的环形区域内,实现360度全方位的纠偏调整,上平台2上放置的均值载荷12或者偏载荷13都能够被平均支撑。多油腔平面支承加入偏载后,由单油腔平面支承特性得出结论,负载变大的油垫上节流缝隙变小,造成多油腔平面支承缝隙各处不同,保证多油腔平面支承受偏载后节流缝隙相等,根据油腔平面支承原理,选择在偏载位置增加辅助油腔的方法来支承偏载部分,并使增加的油腔位置与偏载位置保持不变。
[0035]上平台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7,上静压油腔7与上供油管8的一端相连接,上供油管8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10相连接,旋转管接头10与第二分油器11相连接,第二分油器11与油栗系统15相连接。当需要对上平台2进行纠偏时,油栗系统15通过上供油管8向上静压油腔7注油,液压油从上方进入到浮升缝隙4中,瞬间产生较大的液压举升力实现纠偏。油栗系统15包括有多路并行设置的油栗系统,油栗系统15设置在上平台2的外部或者集成在上平台2的内腔中。
[0036]采用本实用新型上平台上的静压纠偏系统和下平台上的静压纠偏系统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能够共同完成平台的辅助纠偏操作,能够将放置有偏载荷的加工平台迅速调整至水平,有效解决了偏载荷所导致加工平台倾斜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度。
【主权项】
1.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包括下平台(I),下平台(I)的轴心上通过平台转轴(3)同轴安装有上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I)与上平台(2)之间设置有浮升缝隙(4),下平台(I)的上表面开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静压油腔(5),静压油腔(5)与下供油管(6)的一端相连接,下供油管(6)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油器(9)相连接,第一分油器(9)与液压栗(14)相连接,上平台(2)的底面开设有一个或多个上静压油腔(7),上静压油腔(7)与上供油管(8)的一端相连接,上供油管(8)的另一端与旋转管接头(10)相连接,旋转管接头(10)与第二分油器(11)相连接,第二分油器(11)与油栗系统(1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油腔(5)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下平台(I)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压油腔(7)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扇形分布在上平台(2)的底面,或者以平台转轴(3)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在上平台(2)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栗系统(15)包括有多路并行设置的油栗系统,油栗系统(15)设置在上平台(2)的外部或者集成在上平台(2)的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I)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回收装置,液压油回收装置分别与液压栗(14)和油栗系统(15)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平台供油式静压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升缝隙(4)的浮升缝隙高度为O毫米-0.2毫米。
【文档编号】B23Q1/38GK205520490SQ20162006288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发明人】刘晓君
【申请人】武汉樵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