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06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尤其是一种铝活塞毛坯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铸造带内冷通道的铝活塞毛坯时,由于用来形成内冷通道的盐芯的镶入动作的需要,必须采用正立式即活塞顶部向上的浇注成型方式。这种浇注方式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盐芯受浮力影响,容易上漂移位,难于保证盐芯位置。2、活塞毛坯头部厚大部位冷却速度慢,容易造成活塞头部金相组织粗大,降低活塞使用性能。3、模具上的顶模为活动方式,不易放平,造成活塞顶平面与活塞中心的垂直度偏差,机加工定位困难,容易导致活塞裙部壁厚偏差。4、对于第一环槽为铁槽的活塞,由于耐磨铸铁镶圈与铝合金熔液接触时间晚,铝液温度较低且流动速度慢,使得活塞的镶环质量下降,镶环探伤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以提高铝活塞铸造毛坯的铸造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它有位于底部的底模,底模上面有外模,外模上面有止口圈,止口圈上有内模,在底模和外模之间有旋转盘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旋转轴座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除克服了正立式浇注方式存在的缺点之外,还具有下列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劳动强度低,操作者易于掌握;形成燃烧室的部件固定,省去了提出顶模的操作,工作效率高;活塞燃烧室可直接注出,无需专门工序挖燃烧室,有利于提高机加工效率;盐芯支撑位于盐芯上方,有导出气体的作用,即使盐芯干燥性差些,也不会在内冷通道位置产生气泡缺陷;特别适合于用手工金属型重力铸造法,铸造陶瓷纤维增强铝活塞毛坯;模具制造周期短,有利于缩短活塞新产品的试制周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原有的正立式浇注成型方式铸造模具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之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它有位于底部的底模(2),底模上面有外模(3),外模上面有止口圈(6),止口圈上有内模(5),在底模和外模之间有旋转盘(1)通过旋转轴(9)铰接在旋转轴座(10)上。
旋转盘与外模固定在一起,底模与旋转轴座(10)固定在一起。
使用时,先将止口圈放入外模,再将内模放入止口圈内,然后合上外模并固定。通过铰接在旋转轴上的旋转盘将模具翻转90°,放入盐芯(7),并将盐芯通过支撑(4)固定,放入耐磨铸铁镶圈(8)。然后将模具往回旋转90°,使模具处于如图2所示状态,进行浇注。铝合金熔液凝固后,依次取下内模、止口圈,打开外模,取出铸件,铸造工作完成。这种模具,在浇注成型时,活塞的顶部(燃烧室)向下。
如图2所示,在原有的正立式浇注成型方式铸造模具上有顶模(11),顶模下有外模(12),外模下有止口圈(13),止口圈下有底模(14)。这种模具,在浇注成型时,活塞的顶部(燃烧室)向上。
权利要求1.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它有位于底部的底模(2),底模上面有外模(3),外模上面有止口圈(6),止口圈上有内模(5),在底模和外模之间有旋转盘(1)通过旋转轴(9)铰接在旋转轴座(1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活塞倒立式铸造模具,属于一种铸造模具,它有位于底部的底模,底模上面有外模,外模上面有止口圈,止口圈上有内模,在底模和外模之间有旋转盘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旋转轴座上,这种模具克服了正立式浇注方式存在的缺点,还具有下列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劳动强度低,操作者易于掌握;形成燃烧室的部件固定,省去了提出顶模的操作,工作效率高;活塞燃烧室可直接注出,无需专门工序挖燃烧室,有利于提高机加工效率;不会在内冷通道位置产生气泡缺陷;特别适合于用手工金属型重力铸造法,铸造陶瓷纤维增强铝活塞毛坯;模具制造周期短,有利于缩短活塞新产品的试制周期。
文档编号B22D15/00GK2659595SQ200320106378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3日
发明者王洪民, 朱利民, 翟焕文, 张国华, 牟俊东, 冯建斌, 王建华, 刘润强 申请人: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