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22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
背景技术
轮轨交通工具的铁路货车, 一般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緩沖
装置等部分。其中,转向架主要由轮对、侧架和摇;忱、轴箱油润装置、弹簧减 振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其作用是支承车体,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 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侧架和摇枕是转向架的组成部分,其中侧 架将转向架的各个零部件联系在一起,以构成一个整体,其两端有轴箱导框, 用以安装轴箱,其中部设有弹簧承台,用以安装弹簧减振装置;摇枕则连同下 心盘、旁承盒铸成一体,其两端支座在弹簧上,车体的重量和载荷通过下心盘 经摇枕传给两侧的枕弹簧,并通过摇枕将左、右两个侧架联系起来。侧架、摇 枕采用铸造工艺制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要求其既能保证足 够的强度,又可以节约材料、减轻自重。
随着转向架系统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对侧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品质好 的侧架,其必须具有较好的内外品质、毛坯尺寸精度,以及较佳的综合力学性 能,尤其是抗疲劳性能。为适应铁路发展需要和积极参与国际竟争,目前,国 内已研制出一种侧架整体制芯工艺,可全面提升侧架铸件的品质。
按照该工艺制成的侧架整体芯,由两个相同的半芯组成。请同时参考图 1A、图1B,其中图1A是下半芯的俯视图;图1B是下半芯的仰视图。该下半 芯100,其中间部分的主体近似为倒梯形由一横梁103、 一承台109、两个竖 肋105、两个斜肋107组成;横梁103比承台109长,其中,横梁103上设有两个 横梁孔102,承台109上设有一个承台孔108;横梁103两端还向外伸展,构成横 梁翼部101;所述两个竖肋105、两个斜肋107对称设置在横梁103、承台109之 间,相邻的竖肋105与斜肋107的结合部形成斜筋槽106。如图1A、图1B所示, 下半芯100的形状十分复杂,其正面凹凸不平,而其背面、横梁外侧面104、承 台内侧面IIO、横梁翼部101正面近似为平面。这种半芯IOO,其砂芯尺寸较长、 厚度极薄(仅为66-75mm),而且,形状复杂、强度较低、重量较大(约90Kg ),
导致上、下半芯在组对时拍更运、吊装困难(组对后,侧架整体芯重约180Kg)。 特别地,在侧架整体芯的生产过程中,在分别生产出上、下半芯(其结构、 形状完全相同),需将下半芯翻转180。后,再将上半芯与下半芯粘接,最终形 成侧架整体芯。由于下半芯100具有尺寸长、厚度薄、强度低、重量大的特点, 其翻转十分不便,也容易造成砂芯的损坏。这是由于采用通常的翻转方案, 如人手工翻转、吊装翻转、机械翻转时,下半芯100为点受力,而不是面或线 受力;其受力面积极小,而砂芯的强度极低,由此易导致砂芯因受力不均而折 断、损坏。
采用通常方式翻转半芯,不仅易造成砂芯折断、损坏,影响芯子的质量, 而且翻转、吊装十分不便,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可克服侧架整体芯 翻转过程中因砂芯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适用于下 半芯的翻转,由上夹具、下夹具及其连接装置组成所述上夹具包括, 一上支 承架,可贴合下半芯主体的正面,用于提供所述上夹具的主定位面; 一夹持梁, 固定在所述上支承架的顶部,用于夹持下半芯的横梁外侧面;两上夹爪,对称 设置在所述夹持梁上,其自由端分别插入下半芯的横梁孔中,用于所述上夹具 与下半芯之间的锁紧;所述下夹具包括, 一下支承架,可贴合下半芯的承台正 面与内侧面,用于提供下夹具的主定位面;两下夹持块,呈"倒八字"形对称设 置在所述下支承架顶部的两角位置,其分别插入下半芯的斜筋槽中,用于夹持 该斜筋槽的侧面; 一下夹爪,设置在所述下支承架的底部,其自由端插入下半 芯的承台孔中,用于所述下夹具与下半芯之间的锁紧。
优选地,所述上夹具还包括两上夹持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夹持梁的两端, 分别用于夹持下半芯的横梁翼部正面。
优选地,所述上夹持块的夹持面与下半芯的横梁翼部正面之间为随形设
计。、、 、;,, 、、 ",, 、n,、日、.、、
优选地,所述下夹具还设置一防脱片,固定在所述下支承架底部,用于防
止所述下夹爪从下半芯的承台孔中脱出。
优选地,所述上支承架底部与所述下支承架顶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 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为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上支承架底部连接, 其另 一端插入所述下支承架顶部设置的连接孔中。
优选地,所述上支承架的顶部设置回转曲面,用于使夹具绕其旋转。 优选地,所述下支承架的底部设置把手。
优选地,所述上支承架、夹持梁、上夹持块及下夹持块为实木制做,并外 覆保护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上支承架贴合 下半芯主体的正面,下支承架贴合承台正面、内侧面,使其具有较大的定位面 积;夹持梁夹持在横梁外侧面,两者间接触面积较大;下夹持块插入斜筋槽中, 与斜筋槽侧面间形成较大的夹持面;上夹爪插入横梁孔,下夹爪插入承台孔, 保证与下半芯可靠锁紧。由此,可克服侧架整体芯翻转过程中因> 少芯受力不均
而损坏的问题,具体原因是其定位面、夹持面与下半芯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 可增加砂芯受力面积,防止砂芯受力不均;夹持面设置在下半芯的侧面,使夹 持力的方向集中在下半芯的侧向,该方向上砂芯相对较厚、强度较高,可承受 较大的外力;上夹瓜、下夹爪的高度为下半芯的厚度,而上夹瓜、下夹爪之间 的距离为横梁到承台底面的宽度,使得整个下半芯被夹具可靠锁紧;通过上夹 爪、下夹爪的锁紧,保持下半芯正常受力,防止发生意外,减小砂芯损坏的可 能性,保证芯子的质量。
此外,设置上夹持块,进一步增加对下半芯的夹持面;上夹持块、下夹持 块的夹持面为随形设计,增加下半芯的接触、受力面积;设置防脱片,防止下 夹爪从承台孔中脱出,增加安全可靠性;上支承架底部、下支承架顶部之间通 过滑块连接,操作便捷,提高连接可靠性;设置回转曲面,拉动把手可使夹具 转动180°,也使被夹持的下半芯转动同样角度,实现翻转操作,降低劳动强 度,提高生产效率;夹具的主要部件为实木制做,其重量较轻,使用方便;外 覆较薄的保护钢板,提高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解决了侧架整体芯在翻转过程中
因受力不均而造成砂芯损坏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安全、经久 耐用,不仅便于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 使用成本。

图1A是下半芯的俯视图1B是下半芯的仰视图2A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2B是图2A中A-A面的剖视图3A是图2A中上夹具的放大图3B是图3A的侧视图4A是图2A中下夹具的放大图4B是图4A的侧^L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具在夹持下半芯时的示意图。 图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100- 下半芯;
101- 横梁翼部,102-横梁孔,103-横梁,104-横梁外侧面;
105- 竖肋;
106- 斜筋槽;
107- 斜肋;
108- 承台孔,109-承台,110-承台内侧面; 200-夹具;
210-上夹具,211-上夹持块,212-上夹爪,213-夹持梁,214-上支承架;
220-下夹具,221-下夹持块,222-下支承架,223-把手,224-防脱片,225-下夹爪,226-连接孔;
23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亏更于说明,先将有关术语解释如下
侧架属于铁路货车行走部分,是转向架系统中的一个关^t构件,承载着 铁路货车车辆的重量;其具有多个内腔和内孔,形状十分复杂。
砂芯是铸造技术领域中常用的一个词汇,指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放置在铸
型空腔中,用以形成铸件内孔(腔、孔洞等),并与铸件内孔形状相同的一个
物体。它与铸型一起形成完整的铸件;其由粘结剂和硅^吵粘结而成,强度较低, 易损坏。
侧架整体芯制芯时,将侧架内腔中的分组砂芯组成在一起,形成的一个 整体砂芯;这个整体砂芯与原来的砂芯组总体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按照下半芯100的结构特点设置夹具的定位 面、夹持面,增大下半芯100的接触、受力面积,防止其受力不均;使夹持面 主要设置在砂芯相对较厚、强度较高的下半芯100侧面,以承受较大的外力。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2A、图2B,其中,图2A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A-A面的剖视图。该种夹具200,由上夹具210、下夹具220 及其连接装置(图未示)组成,其适用于下半芯IOO的翻转,可防止砂芯因受 力不均而损坏。
所述上夹具210,包括 一上支承架214,可贴合下半芯IOO主体的正面, 用于提供上夹具210的主定位面; 一夹持梁213,固定在上支承架214的顶部, 用于夹持下半芯IOO的横梁外侧面104;两上夹爪212,对称设置在夹持梁213 上,其自由端分别插入下半芯100的橫梁孔102中,用于上夹具210与下半芯 IOO之间的锁紧。
所述下夹具220,包括 一下支承架222,可贴合下半芯100的承台109 正面与内侧面110,用于提供下夹具220的主定位面;两下夹持块221,呈"倒 八字"形对称设置在下支承架222顶部的两角位置,其分别插入下半芯100的 斜筋槽106中,用于夹持该斜筋槽106的侧面; 一下夹爪225,设置在下支承 架222的底部,其自由端插入下半芯100的 K台孔108中,用于下夹具220 与下半芯IOO之间的锁紧。
此种夹具200,可克服下半芯100在翻转过程中因砂、芯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问 题。具体原因是上支承架214贴合下半芯100主体的正面,下支承架222贴合 承台109的正面、及承台内侧面110,具有较大的定位面积;夹持梁213夹持在 横梁外侧面104,两者间接触面积较大;下夹持块221插入斜筋槽106中,与斜
筋槽106侧面间形成可靠的夹持面;上夹爪212插入横梁孔102,下夹爪225插入 承台孑U08中,保证与下半芯100可靠锁紧。按上述方式设置定位面、夹持面, 可增大与下半芯100之间的接触面,增加砂芯受力面积,防止其受力不均;夹 持面主要设置在下半芯100的侧面,可使夹持力的方向集中在下半芯100的侧 向,在该方向上,其砂芯相对较厚、强度较高,可承受较大的外力;由于上夹 瓜212、下夹爪225的高度为下半芯100的厚度,而上夹瓜212、下夹爪225之间 的距离为横梁103到承台109底面的宽度,由此可使下半芯100被夹具200锁紧; 通过上夹爪212、下夹爪225的锁紧,保持下半芯100在翻转过程中正常受力, 防止发生意外,减小砂芯损坏的可能性,保证芯子的质量。
请同时参考图3A、图3B,其中,图3A是图2A中上夹具的放大图;图 3B是图3A的侧视图。在上夹具210上,还设置两上夹持块211,其对称设置 在夹持梁213的两端。上夹持块211与横梁翼部101正面相贴合,其接触面称 为上夹持块的夹持面,其为随形设计。上夹持块211,可增加对下半芯100的 夹持面,其为随形设计,可增加下半芯IOO的受力面积,进一步防止砂芯受力 不均。
请同时参考图4A、图4B,其中,图4A是图2A中下夹具的放大图;图 4B是图4A的侧i见图。在下夹具220上,两下夹持块221可插入斜筋槽106 中,其与斜筋槽106的接触面,称为下夹持块的夹持面。所述下夹持块的夹持 面为随形设计,可增加下半芯IOO的接触、受力面积,降低砂芯受力不均而损 坏的可能性。
特别地,下夹具220上设置一防脱片224,其固定在下支承架222底部, 可防止下夹爪225从下半芯IOO的承台孔108中脱出,保证下夹具220与下半 芯100之间可靠锁紧,提高安全可靠性。
所述上夹具210、下夹具220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整体的夹具200, 其连接方式、连接部位可采用多种公知的技术方案,以保证上夹具210、下夹 具220间可靠连接为准。优选地,在上支承架214底部、下支承架222顶部之 间设置连接装置,由其将上夹具210、下夹具220连接成一体。优选地,连接 装置采用一滑块230,其一端与上支承架底部214连接,其另一端插入下支承 架222顶部设置的连接孔226中。上支承架214底部、下支承架222顶部之间
通过滑块230连接,其操作便捷,并提高连接可靠性。
为了翻转方便、省力,所述上支承架214的顶部设置回转曲面,其曲率半 径为70mm左右。通过该回转曲面,可使夹具200及#1夹持的下半芯100绕其 旋转。为便于操作,在下支承架222的底部设置把手223。拉动把手223,可 使夹具200转动180°,同时,被夹持的下半芯100转动同样角度。由此,实 现翻转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夹具200的主要部件,如上支承架214、夹持梁213、上夹持块211 及下夹持块221等,均为实木制做,各部件通过钉子或螺栓连接,其重量较轻, 使用方便;外覆厚度为lmm左右的较薄的保护钢板,提高安全可靠性,并延 长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按照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夹具200,可克服侧架整体芯翻转过程中因砂芯受力不均而产生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夹具在夹持下半芯时的示意图。在使用时将上 夹具210上的上夹瓜212插入下半芯100的横梁孔102中;使上夹具210上的 上夹持块211置于下半芯1的横梁翼部101正面上,保证上夹持块211的夹持 面与横梁翼部101正面相贴合;将下夹具220上的下夹瓜225插入下半芯100 的承台孔108中;使下夹具220上的下夹持块221插入下半芯100两侧的斜筋 槽106中,保证上夹持块221的夹持面与斜筋槽106的侧面相贴合;推动上夹 具210上的滑块230,使其插入到下夹具220上的连接孔226中;由此,使上 夹具210、下夹具220连接成一体。此时,上夹瓜212、下夹爪225的高度为 下半芯100的厚度,而上夹瓜212、下夹爪225之间的距离为横梁103到承台 109底面的宽度。整个下半芯100被夹具200扣紧后,通过拉动把手223,使 夹具200、被夹紧下半芯IOO,绕上支承架214顶部的回转曲面转动180°,从 而完成翻转操作。
如图5所示,用夹具200翻转下半芯100时,砂芯的受力为面,其受力均匀; 而且,夹持力的方向集中在砂芯相对较厚、强度较高的侧向,进一步减小砂芯 损坏的可能性,保证芯子的质量。此外,使用该种夹具200,才做十分便捷, 可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200,解决了侧架整体芯在翻转过 程中因受力不均而造成砂芯损坏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安全、 经久耐用,不仅便于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 生产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 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 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适用于下半芯的翻转,其特征在于:由上夹具、下夹具及其连接装置组成;所述上夹具包括,一上支承架,可贴合下半芯主体的正面,用于提供所述上夹具的主定位面;一夹持梁,固定在所述上支承架的顶部,用于夹持下半芯的横梁外侧面;两上夹爪,对称设置在所述夹持梁上,其自由端分别插入下半芯的横梁孔中,用于所述上夹具与下半芯之间的锁紧;所述下夹具包括,一下支承架,可贴合下半芯的承台正面与内侧面,用于提供下夹具的主定位面;两下夹持块,呈“倒八字”形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支承架顶部的两角位置,其分别插入下半芯的斜筋槽中,用于夹持该斜筋槽的侧面;一下夹爪,设置在所述下支承架的底部,其自由端插入下半芯的承台孔中,用于所述下夹具与下半芯之间的锁紧。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还包括两上夹持 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夹持梁的两端,分别用于夹持下半芯的横梁翼部正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块的夹持面与下 半芯的横梁翼部正面之间为随形设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块的夹持面与下 半芯斜筋槽的侧面之间为随形设计。
5、 如权利要求l-4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还设置 一防脱片,固定在所述下支承架底部,用于防止所述下夹爪从下半芯的承台 孔中脱出。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架底部与所述下 支承架顶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一滑块;所 述滑块的一端与上支承架底部连接,其另一端插入所述下支承架顶部设置的 连接孔中。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架的顶部设置回 转曲面,用于使夹具绕其旋转。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承架的底部设置把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承架、夹持梁、上夹持块及下夹持块为实木制做,并外覆保护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架整体芯翻转夹具,由上、下夹具及其连接装置组成;上夹具包括,一上支承架,可贴合下半芯主体正面,用于提供上夹具的主定位面;一夹持梁,固定在上支承架顶部,用于夹持下半芯横梁外侧面;两上夹爪,对称设置在夹持梁上,其自由端插入下半芯横梁孔中,用于上夹具与下半芯间的锁紧;下夹具包括,一下支承架,可贴合下半芯承台正面与内侧面,用于提供下夹具的主定位面;两下夹持块,呈“倒八字”形对称设置在下支承架顶部两角位置,其分别插入下半芯斜筋槽中,用于夹持斜筋槽侧面;下夹爪,设置在下支承架底部,其自由端插入下半芯承台孔中,用于下夹具与下半芯间的锁紧。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砂芯在翻转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损坏。
文档编号B22C17/10GK201198025SQ20082010534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磊 修, 凌云飞, 刘胜田, 晶 王, 薛玉生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