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00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托圈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炉
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转炉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转炉底吹搅拌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转炉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转炉的炉口、炉帽、托圈均广泛采用水冷技术。以上各项技术要求分、回路单独控制,而且由于转炉冶炼设备的特殊性,托圈耳轴端部的水/气旋转接头到用水/气接点之间的各支管路数量大大增加,这就对管路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托圈内部耳轴与箱体之间的管路设计又是设计的关键,这一段管路的正常使用及维护、更换直接关系到设备成本和各项技术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这一段管路的设计方式如下 水/气管路的设计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管路是通过在托圈的耳轴上钻与耳轴中
心线平行和垂直方向的长孔实现的,这部分管路不经过托圈的箱体;另一部分管路是通过
在托圈的耳轴中心加工的通孔中布置管路实现的,这部分管路可全部或部分转向通过耳轴
和托圈箱体上加工的工艺孔进入(出)托圈的箱体。该方式的主要缺陷是 (1)由于设备结构上的要求,在耳轴上加工与其中心线平行方向的孔长度较长,给
制造带来很大困难,且各孔采用径向布置,为保证设备强度的要求,托圈的耳轴直径也势必
随着水/气通路数量的增加而增大,造成设备成本的不断增加。 (2)通过在托圈的耳轴中心加工的通孔中布置的部分管路与托圈箱体内部的管路连接时,均采用焊接方式。由于受到耳轴中心通孔直径及各支管弯头尺寸的限制,管路的支撑、转向十分困难。焊接时,焊接空间狭小,焊接质量不易保证,而维护和更换更是几乎不可能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托圈内部水/气管路过于复杂,和由此而导致的管路安装、支撑、连接、转向、维护、更换较难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包括第一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轴向设置,一端与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第二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径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托圈外部各个用户点的水/气路支管路相连接;管路集成块,其设置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管路集成块为中空腔结构,且所述管路集成块上设有与其中空腔连通的管孔,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管孔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相连接并形成水/气通路。 进一步来说,所述管路集成块位于所述托圈的内腹板和外腹板之间,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径与所述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相同,以对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进行支撑和定位。 进一步来说,该改良结构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设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端部,所述第一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支管路与所述旋转接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支管路的一端插入所述旋转接头,并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支管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管孔进行焊接,并用焊缝密封。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支管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管路集成块的管孔,并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来说,该改良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管路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外形轮廓直径与所述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一致。[0014] 进一步来说,所述支撑装置由一异型钢板和设置于所述异型钢板周缘的三个圆钢焊接而成,所述异型钢板上开设有适于所述第一支管路穿过的穿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具有下述优点采用管路集成块及新的密封方式,大量减小各支管路的间距,充分利用了耳轴内部中心通孔的空间,增加了支管路的数量,管路的布置更加紧凑,对中性好。安装时,耳轴内部无施焊工序要求,因此安装简单,维护和更换也比较方便。各密封件均处于冷却状态下,所以使用较为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0018]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4是图1中用圆圈标出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路集成块的局部放大图。[0020] 图5是图4中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是以短耳轴
侧托圈耳轴和箱体内部管路布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的。 参照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示
意图。由图l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包括第
一支管路l,其沿托圈的耳轴6轴向设置,一端与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第二
支管路2,其沿托圈的耳轴6径向设置,一端与托圈外部各个用户点水/气路的管路相连接;
管路集成块3,其设置于托圈的耳轴6的中心通孔内;管路集成块3为中空腔结构,且管路集成块3上设有与其中空腔连通的管孔,第一支管路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管路2的另一端通过上述管孔与管路集成块3相连接并形成水/气通路。 管路集成块3位于托圈的内腹板7和外腹板8之间,形状优选为圆柱体,外径与耳轴中心孔直径相同,这样可以对管路形成支撑和定位。管路集成块3也可根据管路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外形轮廓直径与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一致,即能够对管路进行支撑和定位的前提下,改变外形轮廓如下文所述的支撑装置5的外形轮廓(见图2所示),这样管路集成块3既可连接、支撑、定位管路,又可利用在其与耳轴中心通孔之间形成的空间进、出水/气路,用于对托圈本体进行冷却。关于支撑装置5结构特点及作用,将在下文详细说明。[0024]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管路1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4与转炉外部总的水/气路相连接,旋转接头4设于托圈的耳轴6的端部。第一支管路1与旋转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第一支管路1的一端插入旋转接头4,并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第一支管路1与管路集成块3的连接方式为第一支管路1的另一端与管路集成块3的管孔进行焊接,并用焊缝密封,即采用焊接连接方式时焊接处的焊缝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第二支管路2与管路集成块3的连接方式为第二支管路2的另一端插入管路集成块3的管孔,并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为了更好对第一支管路1形成支撑,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支撑第一支管路1的支撑装置5,该支撑装置5由一异型钢板501和设置于异型钢板周缘的三个圆钢502焊接而成,异型钢板501上开设有适于第一支管路1穿过的穿孔。该支撑装置5位于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外形轮廓直径与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一致。管路集成块3也对第一支管路l形成支撑作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支撑装置5和第一支管路1的剖面图。图2和图3更好地示出了支撑装置5和第一支管路1的结构特征第一支管路1包括八支支管;支撑装置5由异型钢板501和设置于异型钢板周缘的三个圆钢502焊接而成,并设有直径与八支支管直径一致的穿孔,在支管穿过后产生支撑作用。 参照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的第二支管路2的剖面图,具体是图4中的C向视图。由该图可以看出,第二支管路2也包括八支支管。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的支管数目只是示例性质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任何限制。在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支管的具体数量。[0030] 同时,托圈与炉体连接装置可以有多种不同类型,管路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管路垂直或不垂直托圈箱体表面的方式通过耳轴外壁。因此,本图所示管路通过托圈的方式,也只是作为一种示例。如果采用管路不垂直托圈箱体表面通过耳轴外壁方式时,托圈箱体外腹板上须设置人孔用于管路的安装、维护、更换。 再者,本实施例是以短耳轴侧托圈耳轴和箱体内部管路布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因此长耳轴侧内部管路布置可采用同样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管路安装过程对本实用新型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
良结构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再次参照上述附图,将第一支管路1所包括的支管和支撑装置5以及管路集成块3分别进行焊接并形成一整体,第一支管路1的各支管与旋转接头4相连接的端部的沟槽内分别安装有"O"形密封圈。将上述形成的集合件装入耳轴中心通孔中按设计定位。接着,利用与第一支管路1的各支管相同规格的钢管焊接形成第二支管路2的各支管,其通过托圈箱体、耳轴上所加工的工艺孔插入管路集成块3上相对应的管孔中完成各水/气接点与该集合件之间的各支管路与该集合件的连接,第二支管路2的各支管和管路集成块3相连接的端部也分别安装有"O"形密封圈。第二支管路2在通过托圈箱体顶和底板处用钢板件9进行支撑并保持箱体的密封。最后,将按设计要求制作的旋转接头4件上的各支管路孔对准集合件中与之对应的各支管后,沿耳轴轴线方向移动直至旋转接头4的安装面与耳轴端面接触后,安装好旋装接头4与耳轴连接用紧固件,完成了旋转接头件1与该集合件的连接。即完成了整个托圈内部的水/气管路连接。支撑装置5和管路集成块3对第一支管路1进行支撑,管路集成块3同时在耳轴内部对第二支管路2进行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中,第一支管路与管路集成块的连接密封方式采取焊接方式的原因在于第一支管路1与支撑装置5和管路集成块3焊接成一体方便制造、安装、维护和更换,其也可采取密封圈的方式,但这时安装、维护和更换相对较为麻烦。 从上述安装过程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由于采用管路集成块及新的密封方式,大量减小各支管路的间距,充分利用了耳轴内部中心通孔的空间,增加了支管路的数量,管路的布置更加紧凑,对中性好。安装时,耳轴内部无施焊工序要求,因此安装简单,维护和更换也比较方便。各密封件均处
于冷却状态下,所以使用较为安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包括第一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轴向设置,一端与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第二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径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托圈外部各个用户点的水/气路支管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路集成块,其设置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管路集成块为中空腔结构,且所述管路集成块上设有与其中空腔连通的管孔,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管孔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相连接并形成水/气通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路集成块为圆柱体,且外径与所述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相同,以对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 支管路进行支撑和定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路集成块位于所述托圈的内腹板和外腹板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设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端部,所述第一支管路的一端通 过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支管路与所述旋转接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支管路的一端插入所述旋转接头,并用 "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支管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 管孔进行焊接,并用焊缝密封。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支管路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管路集成块 的管孔,并用"0"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管路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 外形轮廓直径与所述耳轴的中心通孔直径一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部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撑装置由一异型钢板和设置于所述异型钢板周缘的三个圆钢焊接而成,所述异型钢板上开 设有适于所述第一支管路穿过的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包括第一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轴向设置,一端与转炉外部总的进、出水/气路相连接;第二支管路,其沿所述托圈的耳轴径向设置,一端与所述托圈外部各个用户点的水/气路支管路相连接;管路集成块,其设置于所述托圈的耳轴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管路集成块为中空腔结构,且所述管路集成块上设有与其中空腔连通的管孔,所述第一支管路的另一端和第二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管孔与所述管路集成块相连接并形成水/气通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炉托圈内部的水/气管道连接的改良结构,具有安装、支撑、连接、转向、维护和更换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C21C5/46GK201538784SQ20092016992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闻名 申请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