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铝合金棒材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棒材配方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棒材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热挤压方法。即将重熔铝锭通过熔化,合金成分配比,半连续铸造生产出挤压铝锭。再将铝锭加热,进行热挤压。由于铸造和热挤压的工艺特点限定,通过热挤压方法生产的铝及铝合金棒材普遍存在①外型尺寸不稳定,挤压的头、尾尺寸偏差大;②挤压的头、尾变形程度不一致,致使材料机械性能不均勻;③棒材的内部组织不稳定,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差异。物探仪是通过测量地层的地磁变化勘探地下石油。它要求零件具有一致的电阻系数和导磁率。正常生产工艺所加工棒材,经加工制作的物探仪零件,不能满足仪器性能的要求。
Si-O. 15 0. 40% Zn- ^ 0. 15% Cr- ^ 0. 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棒材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其通过控制组成配方和加工工艺使得铝合金棒材电阻系数保持稳定,满足物探仪的要求。一种铝合金棒材的配方其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合金百分配比Cu-3.9 4. 3% Mg-L 5 1.8%Mn-O. 4 ~ 0. 6%主要杂质控制Fe-0. 30 0. 42 %Ti-O. 01 0.1%其他杂质<0.05%余量为铝。本发明所述的铝合金棒材的加工工艺为熔铸按上述配比配料,用磁力涡旋进行成份比配,使化学成份达到均勻配性,确保导电率,精炼温度控制在730°C 740°C之间,熔铸全过程熔体温度控制在730°C 740°C 之间。挤压及精整原工艺铸锭加热温度350 450°C,1350吨挤压机四孔生产,成品挤压尺寸偏差士0. 2毫米。现改为铸锭加热温度420 450°C,880吨挤压机单孔生产,半成品挤压尺寸偏差25. 6 25. 8毫米,棒材生产工艺中增加了形变热处理工序,即棒材淬火后给予一定量的冷变形,变形方法为冷拉拔,冷变形程度为取3 4. 5%。成品挤压尺寸偏差士0. 05毫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领域中20MT351棒材的电阻系数的典型值是(20°C )不小于0. 057欧姆· mm2/米,一般情况下,其值都分布在0. 0568 0. 0574欧姆.mm2/米。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配比和生产工艺控制等手段,使该合金棒材的电阻系数稳定在0. 057 0. 0572欧姆· mm2/米,适用了物探仪的使用要求。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20MT351棒材,电阻系数稳定在0. 057 0. 059欧姆·πιπι7米。满足物探仪的使用要求,替代国外进口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以实施例为限。实施例1一种铝合金棒材的配方其技术方案如下合金百分配比Cu_3.9% Mg-L 5%Mn-O. 4%主要杂质控制Fe-0.30% Si-O. 15% Zn-O. 15% Ti-O. 01%Cr-O. 10%其他杂质0.04%余量为铝。本发明中铝合金棒材的加工工艺为熔铸按上述配比配料,用磁力涡旋进行成份比配,使化学成份达到最佳均勻配
性,确保导电率,精炼温度控制在730°C,熔铸全过程熔体温度控制在730°C。
挤压和精整铸锭加热温度420°C,880吨挤压机单孔生产,半成品挤压尺寸偏差 25. 6毫米;棒材淬火后给予一定量的冷变形,变形方法为冷拉拔,冷变形程度为取3%,通过此工艺得到的成品挤压尺寸偏差为0. 05毫米。实施例2—种铝合金棒材的配方其技术方案如下合金百分配比Cu_4.Mg-L 6%Mn-O. 5%主要杂质控制Fe-0.38% Si-O. 25% Zn-O. 13% Ti-O. 08%Cr-O. 05%其他杂质0.03%、余量为铝。本发明中铝合金棒材的加工工艺为熔铸按上述配比配料,用磁力涡旋进行成份比配,使化学成份达到最佳均勻配
性,确保导电率,精炼温度控制在735°C之间,熔铸全过程熔体温度控制在735°C。
挤压和精整铸锭加热温度435°C,880吨挤压机单孔生产,半成品挤压尺寸偏差 25. 7毫米;棒材淬火后给予一定量的冷变形,变形方法为冷拉拔,冷变形程度为取4. 0%, 通过此工艺得到的成品挤压尺寸偏差为0. 04毫米。实施例3—种铝合金棒材的配方其技术方案如下合金百分配比Cu_4.3% Mg-L 8%Mn-O. 6%主要杂质控制Fe-0.42% Si-O. 40% Zn-O. 10% Ti-O. 1%Cr ^ 0. 03%其他杂质0.02%,余量为铝。本发明中铝合金棒材的加工工艺为
4
熔铸按上述配比配料,用磁力涡旋进行成份比配,使化学成份达到最佳均勻配性,确保导电率,精炼温度控制在740°C,熔铸全过程熔体温度控制在740°C。挤压和精整铸锭加热温度450°C,880吨挤压机单孔生产,半成品挤压尺寸偏差 25. 8毫米;棒材淬火后给予一定量的冷变形,变形方法为冷拉拔,冷变形程度为取4. 5%, 通过此工艺得到的成品挤压尺寸偏差为0. 02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Cu-3.9 4.3% Mg-L 5 1.8% Μη_0·4 0.6% Fe-O. 30 0. 42 % Si-O. 25 0. 40 % Zn- ^ 0. 15%Ti-O. 15 1. 25% Cr- ^ 0. 10% 其他杂质< 0. 05%余量为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棒材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熔铸按上述配比配料,用磁力涡旋进行成份比配,使化学成份达到均勻配性,精炼温度控制在730°C 740°C之间,熔铸全过程熔体温度控制在730°C 740°C之间;(2)挤压及精整铸锭加热温度420 450°C,880吨挤压机单孔生产,半成品挤压尺寸偏差25. 6 25. 8毫米,棒材生产工艺中增加了形变热处理工序,即棒材淬火后给予一定量的冷变形,变形方法为冷拉拔,冷变形程度为取3 4.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棒材配方及其加工工艺。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棒材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其通过控制组成配方和加工工艺使得铝合金棒材电阻系数保持稳定,满足物探仪的要求。本发明通过合金成分配比和生产工艺控制等手段,使该合金棒材的电阻系数稳定在0.057~0.0572欧姆·mm2/米,适用了物探仪的使用要求,替代国外进口材料。
文档编号C22B21/06GK102206779SQ2010101366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祥山, 张秩亮, 张贤忠, 王虎臣 申请人:邹平县长山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