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6856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动机机械零件的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用粉末冶金转子的作用是通过高速的旋转,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喷入燃烧室。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转子泵,其核心部件采用粉末冶金锻造以及淬火工艺,但在淬火后,零件变形不易控制、互换性很差、生产成本较高;但一方面由于柴油的润滑性差而粘度低,因此柴油输油泵需具备很高的转速和较小的啮合间隙才能将柴油吸出,而要求转子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目前采取的方式无法达到这些要求、生产效率低、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产品互换性较好的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从而来提高产品生产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扩散合金粉为基粉, 向其中添加天然鳞片状含0. 4%的石墨粉,再放入混料机中混合1小时;采用粉末冶金压机通过双向摩擦方式进行压制,以硬质合金为模具,单位压制压力600MPa ;在粉末冶金网带炉中进行烧结,将产品平放于陶瓷垫板之上,烧结温度为1100-1150°C,再添加氨分解气体; 采用硬质合金制作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整形余量按照单边0. 03-0. 05mm,压力为400-600MPa,整形后的啮合间隙在0. 05-0. 12mm之间,再使用车床加工;在零件表面设置一层致密的淡化膜,其氮化温度为530-550°C,氮化层大于0. 15mm。本发明所述的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粉末冶金工艺与软氮化方式可替代原始的粉末冶金工艺,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的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其主要生产步骤包括(1)配料混合以扩散合金粉为基粉,向其中添加天然鳞片状含0. 4%的石墨粉, 再放入混料机中混合1小时;(2)压制操作采用粉末冶金压机通过双向摩擦方式进行压制,以硬质合金为模具,单位压制压力600MPa ;(3)炉内烧结在粉末冶金网带炉中进行烧结,将产品平放于陶瓷垫板之上,烧结温度为1100-115(TC,再添加氨分解气体以防止零件氧化和脱碳;(4)整形模腔内整形采用硬质合金制作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整形余量按照单边0. 03-0. 05mm,压力为400_600MPa,整形后的啮合间隙在0. 05-0. 12mm之间,
再使用车床加工; (5)氮化处理阶段在零件表面设置一层致密的淡化膜,既提高硬度,又得到很大的摩擦系数,其氮化温度为530-550°C,氮化层大于0. 15mm。
权利要求
1. 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扩散合金粉为基粉,向其中添加天然鳞片状含0.4%的石墨粉,再放入混料机中混合1小时;(2)采用粉末冶金压机通过双向摩擦方式进行压制,以硬质合金为模具,单位压制压力 600MPa ;(3)在粉末冶金网带炉中进行烧结,将产品平放于陶瓷垫板之上,烧结温度为 1100-1150°C,再添加氨分解气体;(4)采用硬质合金制作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整形余量按照单边 0. 03-0. 05mm,压力为400_600MPa,整形后的啮合间隙在0. 05-0. 12mm之间,再使用车床加工;(5)在零件表面设置一层致密的淡化膜,其氮化温度为530-550°C,氮化层大于 0. 15mm0
全文摘要
一种采用软氮化方式的冶金转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扩散合金粉为基粉,向其中添加天然鳞片状含0.4%的石墨粉,再放入混料机中混合1小时;采用粉末冶金压机通过双向摩擦方式进行压制,以硬质合金为模具,单位压制压力600MPa;在粉末冶金网带炉中进行烧结,将产品平放于陶瓷垫板之上,烧结温度为1100-1150℃,再添加氨分解气体;整形后的啮合间隙在0.05-0.12mm之间;在零件表面设置一层致密的淡化膜,其氮化温度为530-550℃,氮化层大于0.15mm。本发明利用粉末冶金工艺与软氮化方式可替代原始的粉末冶金工艺,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一致性。
文档编号C23C8/24GK102211189SQ20101013944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晓忠 申请人:张晓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