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28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特别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及结晶器 浸入式水口。中间包上水口内腔圆形且上下部直径一致,浸入式水口具有优化的中孔,两侧 侧孔,渣线设计,使得结晶器液面钢水具有一定的流速,解决连铸机拉速介于常规拉速和高 拉速间铸机,结晶器流场不佳及液面不稳定效果好而发生卷渣的现象及水口堵塞问题。
技术背景连铸以其特有的高效、节能和易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而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 视,获得了广泛应用。较好的结晶器内的流动是保证连铸机高效率和良好的铸坯质量的先 决条件,流场控制的不合理将会导致结晶器内自由表面处流速过大、弯月面波动加剧、对结 晶器窄面冲击强度过大等一系列问题。连铸过程中普遍存在水口堵塞问题。它限制了设各 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效率并影响钢的质量、增加钢的成本、恶化劳动条件。而合理的中间 包水口是保证结晶器流场的重要因素。对于结晶器断面为210X900 1300mm2的连铸机,双流改造后,为了保证炉机匹 配,正常工作拉速从高拉速2. 0 2. 4m/min,改为1. 2 1. 8m/min,连铸机拉速介于常规拉 速和高拉速之间。中包上水口是钢水从中包流入结晶器的一个必经通道,拉速改变后,原椭 圆形上水口和浸入式水口存在偏流和容易堵塞的情况显得更加突出。钢液进入结晶器后流 场不对称,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不合理,直接影响最终钢产品的表面和内部质量,结晶器 钢液容易卷渣,严重时会发生漏钢事故。中间包上水口的设计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的一体 化设计匹配,对结晶器流场的稳定影响突出。因此,中间包上水口的优化设计,并开发与之适应并一体的结晶器浸入式水口是 非常必要的。连铸过程中使钢流与水口内壁冲击作用小的水口队防止水口堵塞,是一条行 之有效的途经。中国专利200420097329. 6公开了《连续浇注宽厚板坯用的浸入式水口》,该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水口内孔断面为椭圆形或扁平形。这种水 口仍然无法应对低拉速容易导致水口堵塞的问题。中国专利201020022680. 4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该实用新型提 供了 一种连铸用浸入式水口,其特征在于水口内孔断面为圆形。这种水口上水口的设计没 有优化,仍然无法彻底改善卷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主要解决解决铸机拉速介于高拉速 和常规拉速之间,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结晶器液面波动较大,液渣分布不均以及结晶器 卷渣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思路是通过改变上水口的设计,由原来扁形改为圆形且上 下部直径一致,减少连铸过程中钢流与水口内壁冲击作用使水口防止堵塞;改变浸入式水 口长度、底部形状,浸入式水口内腔,侧孔角度以及出口面积,渣线设计,减小对液面的扰动,稳定结晶器内流场。根据中包水口流出的钢水量与结晶器拉走的钢水量相等的原则,由公式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包括连铸中间包上水口及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上水口布置在 中间包内,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布置在结晶器内,上水口置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之上,且其中 孔相通,其特征是上水口内腔下部为圆形,且上水口内腔上下部直径一致;结晶器浸入式水 口中孔也为圆形,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两侧靠近底部分别开有侧孔,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底部 为凹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其特征是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侧孔向下 倾斜,倾斜角为10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其特征是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侧孔面积 大小为 60mmX8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特别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及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主要解决解决铸机拉速介于高拉速和常规拉速之间,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结晶器液面波动较大,液渣分布不均以及结晶器卷渣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连铸中间包水口,包括连铸中间包上水口及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上水口布置在中间包内,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布置在结晶器内,上水口置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之上,且其中孔相通,其特征是上水口内腔下部为圆形,且上水口内腔上下部直径一致;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中孔为圆形,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两侧靠近底部分别开有侧孔,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底部为凹底(壁到底过渡圆滑)。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较低拉速连铸机。
文档编号B22D41/50GK201776413SQ20102029776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9日
发明者周秀丽, 杨金成, 江中块, 管灿, 陈志平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