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110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风冷室、散热管、托辊、液氮进口和氮气出口,风冷室的一侧与淬火槽相连,另一侧与出炉架相连,风冷室内设有散热管,上部散热管的一端为液氮进口,下部散热管的一端为氮气进口,托辊贯通于风冷室、淬火槽和出炉架内部,料箱位于托辊上。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其在气化和升温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的热量,使工件较快降温,促使其马氏体转变更加彻底,工件的质量更有保证。液氮变为氮气并升高一定温度,不仅可以作为淬火炉的保护气继续使用,而且与直接通入液氮相比,能够节省能源。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淬火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硝盐淬火是一种先进的淬火冷却技术。硝盐淬火后工件的温度较高,其冷却情况对其性能有一定影响。采用快速冷却,能使工件的马氏体转变更加彻底,其性能更稳定。近年来,用先进的硝盐淬火代替一般油淬火,工件能获得优良的金相组织和均匀的硬度,提高大型工件的硬度(大钢球的负荷),减小工件的变形量(尤其是薄壁零件)。硝盐淬火后工件温度较高,需采用大功率的风机进行风冷,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耗少、成本低的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风冷室、散热管、托辊、液氮进口和氮气出口,风冷室的一侧与淬火槽相连,另一侧与出炉架相连,风冷室内设有散热管,上部散热管的一端为液氮进口,下部散热管的一端为氮气进口,托辊贯通于风冷室、淬火槽和出炉架内部,料箱位于托辊上。
[0005]所述风冷室分为前风冷室和后风冷室,前风冷室内设有风冷管,后风冷室内设有散热管和搅拌风机。
[0006]所述风冷室与淬火槽之间设有过渡台,过渡台固定在淬火槽上。
[0007]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其在气化和升温过程中能吸收一定的热量,使工件较快降温,促使其马氏体转变更加彻底,工件的质量更有保证。液氮变为氮气并升高一定温度,不仅可以作为淬火炉的保护气继续使用,而且与直接通入液氮相比,能够节省能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淬火槽1,过渡台2,料箱3,托辊4,风冷管5,风冷室6,搅拌风机7,散热管8,液氮进口 9,出炉架10,氮气出口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所示,这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风冷室6、散热管8、托辊4、液氮进口 9和氮气出口 11,风冷室6的一侧与淬火槽I相连,风冷室6与淬火槽I之间设有过渡台2,过渡台2固定在淬火槽I上。风冷室6的另一侧与出炉架10相连,风冷室6分为前风冷室和后风冷室,前风冷室内设有风冷管5,后风冷室内设有散热管8和搅拌风机7,散热管8内通入液氮作为冷却介质,上部散热管8的一端为液氮进口 9,下部散热管8的一端为氮气进口 9,托辊4贯通于风冷室6、淬火槽I和出炉架10内部,料箱3位于托辊4上。
[0012]运行时,工件装在料箱3中,从淬火槽I的台架上移动到过渡台2上,经过风冷室6的冷却,传送到出炉架10上,整个传输过程通过托辊4实现。
[0013]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主要包括风冷室(6)、散热管(8)、托辊(4)、液氮进口(9)和氮气出口(11),其特征是:风冷室(6)的一侧与淬火槽(I)相连,另一侧与出炉架(10)相连,风冷室(6)内设有散热管(8),上部散热管(8)的一端为液氮进口(9),下部散热管(8)的一端为氮气进口(9),托辊(4)贯通于风冷室(6)、淬火槽(I)和出炉架(10)内部,料箱(3)位于托辊(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冷室(6)分为前风冷室和后风冷室,前风冷室内设有风冷管(5),后风冷室内设有散热管(8)和搅拌风机(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硝盐淬火后工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冷室(6 )与淬火槽(I)之间设有过渡台(2 ),过渡台(2 )固定在淬火槽(I)上。
【文档编号】C21D1/607GK203382794SQ20132045790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韩志根 申请人:金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