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187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齿轮转向器,所述齿轮转向器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的转向器输入端和转向器输出端,所述转向器输入端通过传动轴与齿轮箱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器输出端连接有工作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磨头,可以直接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其工作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垂直设置,可以满足各种工作面的工作需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同时采用行星齿轮箱减速器,使打磨头可以适用多种工作面的打磨。
【专利说明】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磨在模具行业、家具行业、机械加工行业等的用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磨削效果好、精度高,而倍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目前使用的打磨主要包括打磨主机和工作头,其中打磨主机和工作头是一体化的,其工作头的轴心与打磨主机输出轴的轴心同轴,在打磨的时候需要将打磨面与打磨主机输出轴平行,才能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打磨机在一些特定的打磨要求下,如图1所示的A工作面,现有的打磨就不能进行打磨,并不能完成打磨的需求,适用范围小,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打磨器与打磨头为一体式,其转速是一定的,其适用范围比较小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磨主机的适用范围小,实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可以直接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其工作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垂直设置,可以满足各种工作面的工作需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磨头,包括:外壳,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齿轮转向器,所述齿轮转向器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的转向器输入端和转向器输出端,所述转向器输入端通过传动轴与齿轮箱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器输出端连接有工作头。
[0005]具体地,所述齿轮转向器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
[0006]为了使打磨头处在动力源输出轴轴线上,使其在工作时更加适用于人体力学方面的设计,所述齿轮转向器的转向器输入端连接有外啮合的齿轮组,用于使工作头处在所述动力源输出轴轴线上。
[0007]为了适用不同的工作头,所述齿轮转向器的转向器输入端连接有行星齿轮箱,行星减速箱可以对动力源的输出转速进行减速,以适应不同材料的打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啮合的齿轮组与齿轮转向器之间设有行星齿轮箱。
[0009]具体地,所述行星齿轮箱为三级行星齿轮箱。
[0010]具体地,所述行星齿轮箱包括三组行星轮组件以及三个固定内齿轮,
[0011]所述第一行星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与第一太阳轮相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以及第一行星轮架,所述第一太阳轮一端用于与打磨主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啮合于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一行星轮组活动套设在第一行星轮架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一固定内齿轮,所述第一行星轮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太阳轮;
[0012]第二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二太阳轮相啮合的第二行星轮组以及第二行星轮架,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可活动套设在第二行星轮架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二固定内齿轮,所述第二行星轮架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太阳轮;
[0013]第三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三太阳轮相啮合的第三行星轮组以及第三行星轮架,所述第三行星轮组可活动套设在第三行星轮架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三固定内齿轮,所述第三行星轮架的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第一固定内齿轮、第二固定内齿轮和第三固定内齿轮则相互卡合在一起,形成三级行星齿轮箱。
[0014]具体地,所述工作头中心设有与工作头固定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向器输出端连接。
[0015]具体地,所述工作头外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设有吸尘口。
[0016]一种分体式打磨器,包括打磨头和动力源主机,所述打磨头通过外壳与动力源主机可拆卸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打磨头以及含有打磨头的分体式打磨器,可以直接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其工作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垂直设置,可以满足各种工作面的工作需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同时采用行星齿轮箱减速器,使打磨头可以适用多种工作面的打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一种待打磨工件;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打磨头的分解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打磨头的分解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一种打磨头的分解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一种打磨头的分解图;
[0024]图6是行星齿轮箱的分解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一种分体式打磨器的分解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一种分体式打磨器的分解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一种分体式打磨器的分解图;
[00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一种分体式打磨器的分解图。
[0029]图中:1.外壳,2.行星齿轮箱,3.齿轮换向器,4.传动轴,5.工作头,6.锥形齿轮,7.输出轴,8.防尘罩,9.动力源主机,10.齿轮组,21.齿轮箱输入端,22.齿轮箱输出端,31.换向器输入端,32.换向器输出端,91.夹头,92.夹头螺母,201.第一太阳轮,202.第一行星轮组,203.第一行星轮架,204.第一固定内齿轮,205.第二太阳轮,206.第二行星轮组,207.第二行星轮架,208.第二固定内齿轮,209.第三太阳轮,210.第三行星轮组,211.第三行星轮架,212.第三固定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2所不,一种打磨头,包括:夕卜壳I,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I内的齿轮转向器3,齿轮转向器3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的转向器输入端31和转向器输出端32,转向器输入端31通过传动轴4与齿轮箱输出端22连接,转向器输出端32连接有工作头5,齿轮转向器3包括一对相互哨合的锥形齿轮6。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打磨头还可以包括一组外啮合的齿轮组10,用于使工作头5处在动力源输出轴轴线上。
[0035]实施例3
[0036]如图4所示,在实施I的基础上,一种打磨头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转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行星齿轮箱2。
[0037]实施例4
[0038]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一种打磨头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转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行星齿轮箱2。
[003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行星齿轮箱2为三级行星齿轮箱。
[0040]如图6所示,行星齿轮箱2包括三组行星轮组件以及三个固定内齿轮,
[0041]第一行星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201、与第一太阳轮201相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202以及第一行星轮架203,第一太阳轮201 —端用于与打磨主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啮合于第一行星轮组202,第一行星轮组202活动套设在第一行星轮架203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一固定内齿轮204,第一行星轮架20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太阳轮205 ;
[0042]第二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二太阳轮205相啮合的第二行星轮组206以及第二行星轮架207,第二行星轮组206可活动套设在第二行星轮架207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二固定内齿轮208,第二行星轮架207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太阳轮209 ;
[0043]第三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三太阳轮209相啮合的第三行星轮组210以及第三行星轮架211,第三行星轮组210可活动套设在第三行星轮架211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三固定内齿轮212,第三行星轮架21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第一固定内齿轮204、第二固定内齿轮208和第三固定内齿轮212则相互卡合在一起,形成三级行星齿轮箱2。
[004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锥形齿轮6为直齿锥形齿轮。
[0045]作为优选,工作头5中心设有与工作头5固定连接的输出轴7,输出轴7与转向器输出端32连接。
[0046]作为优选,工作头5外设有防尘罩8,防尘罩8上设有吸尘口,用于将打磨的碎屑吸入吸尘器中。
[0047]实施例5
[0048]如图7所示,一种分体式打磨器,包括:动力源主机9和打磨头,
[0049]打磨头包括外壳I,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I内的齿轮换向器3,齿轮换向器3包括用于与动力源主机9输出轴连接的换向器输入端31和换向器输出端32,换向器输入端31通过传动轴4与齿轮箱输出端22连接,换向器输出端32连接有工作头5 ;打磨头通过外壳I与动力源主机9固定连接,齿轮换向器3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6。
[0050]打磨头和动力源主机9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多种,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是通过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紧密连接。
[0051]动力源主机9的输出轴和打磨头的输入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夹头91和夹头螺母92固定连接。
[0052]实施例6
[0053]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分体式打磨器还可以包括一组外啮合的齿轮组10,用于使工作头5处在动力源输出轴轴线上。
[0054]实施例7
[0055]如图9所示,在实施I的基础上,一种分体式打磨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换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行星齿轮箱2。
[0056]实施例8
[0057]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一种分体式打磨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换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行星齿轮箱2。
[005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行星齿轮箱2为三级行星齿轮箱。
[0059]如图6所示,行星齿轮箱2包括三组行星轮组件以及三个固定内齿轮,
[0060]第一行星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201、与第一太阳轮201相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202以及第一行星轮架203,第一太阳轮201—端用于与动力源主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啮合于第一行星轮组202,第一行星轮组202活动套设在第一行星轮架203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一固定内齿轮204,第一行星轮架20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太阳轮205 ;
[0061]第二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二太阳轮205相啮合的第二行星轮组206以及第二行星轮架207,第二行星轮组206可活动套设在第二行星轮架207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二固定内齿轮208,第二行星轮架207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太阳轮209 ;
[0062]第三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三太阳轮209相啮合的第三行星轮组210以及第三行星轮架211,第三行星轮组210可活动套设在第三行星轮架211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三固定内齿轮212,第三行星轮架21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第一固定内齿轮204、第二固定内齿轮208和第三固定内齿轮212则相互卡合在一起,形成三级行星齿轮箱2。
[006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锥形齿轮6为直齿锥形齿轮。
[0064]作为优选,工作头5中心设有与工作头5固定连接的输出轴7,输出轴7与换向器输出端32连接。
[0065]作为优选,工作头5外设有防尘罩8,防尘罩8上设有吸尘口,用于将打磨的碎屑吸入吸尘器中。
[006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I),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I)内的齿轮转向器(3),所述齿轮转向器(3)包括用于与动力源输出轴连接的转向器输入端(31)和转向器输出端(32),所述转向器输入端(31)通过传动轴(4)与齿轮箱输出端(22)连接,所述转向器输出端(32)连接有工作头(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向器(3)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向器(3)的转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外啮合的齿轮组(10),用于使工作头(5)处在所述动力源输出轴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向器(3)的转向器输入端(31)连接有行星齿轮箱(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啮合的齿轮组(10)与齿轮转向器(3)之间设有行星齿轮箱(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箱(2)为三级行星齿轮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箱(2)包括三组行星轮组件以及三个固定内齿轮, 所述第一行星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201)、与第一太阳轮(201)相啮合的第一行星轮组(202)以及第一行星轮架(203),所述第一太阳轮(201) —端用于与打磨主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啮合于第一行星轮组(202),所述第一行星轮组(202)活动套设在第一行星轮架(203)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一固定内齿轮(204),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0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太阳轮(205); 第二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二太阳轮(205)相啮合的第二行星轮组(206)以及第二行星轮架(207),所述第二行星轮组(206)可活动套设在第二行星轮架(207)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二固定内齿轮(208),所述第二行星轮架(207)的另一端具有第三太阳轮(209); 第三行星轮组件包括与第三太阳轮(209)相啮合的第三行星轮组(210)以及第三行星轮架(211),所述第三行星轮组(210)可活动套设在第三行星轮架(211)的一端,且啮合于第三固定内齿轮(212),所述第三行星轮架(211)的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第一固定内齿轮(204)、第二固定内齿轮(208)和第三固定内齿轮(212)则相互卡合在一起,形成三级行星齿轮箱⑵。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5)中心设有与工作头(5)固定连接的输出轴(7),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转向器输出端(32)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5)外设有防尘罩(8),所述防尘罩(8)上设有吸尘口。
10.一种分体式打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打磨头和动力源主机(9),所述打磨头通过外壳(I)与动力源主机(9)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B24B23/02GK203918711SQ20142031817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吴志新, 张小军 申请人:常州旗德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