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700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属于铝合金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它包括设于压铸模型腔内的浇道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浇注口、与浇注口相连的主浇道、与主浇道相连的横浇道、若干个模型腔和与模型腔相连的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块,所述第一排气块的表面为齿条型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块的一端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的内侧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结构阻止所述第一排气块内的气体溢出,所述排气孔与浇道系统外的抽气装置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模具内部的含气量,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且可使浇铸液在浇道内不会产生紊乱流,减少产品存在夹杂、气孔、裂缝的机会。
【专利说明】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压铸模具由设有顶出装置的上模、设有型芯和顶出装置的下模、下模垫板等组成,型腔设在上、下模分型面的下模上。在压铸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排气,通常的排气方法是通过上、下模开合来实现的,这种靠分模面排气的方法,如遇到型腔面较复杂的情况,由于镁汤注入时,空气被压缩到型腔的深沟及边角处,所以排气不尽,产生卷气,导致产品不良,不适合产品无边化高精度的要求,也不适合外露骨架的产品注射。目前,已知的模具对于排气的结构设计,是在模具的定模和动模上设置相互啮合的排气块,通过热挤压将模具内的气体排出,但是,在型腔结构较复杂的情况下,气体的排出量仍然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适用各种型腔且能有效排出型腔内气体的排气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可有效降低模具型腔内的含气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包括设于压铸模型腔内的浇道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浇注口、与浇注口相连的主浇道、与主浇道相连的横浇道、若干个模型腔和与模型腔相连的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块,所述第一排气块的表面为齿条型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块的一端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的内侧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结构阻止所述第一排气块内的气体溢出,所述排气孔与浇道系统外的抽气装置相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及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包括直槽部和位于所述直槽部的两端并与所述直槽部贯通的弧形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块表面的齿条型结构为梯形齿结构,所述抽气装置为真空泵。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浇道包括第一主浇道和第二主浇道,所述第一主浇道和所述第二主浇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横浇道包括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第三横浇道和第四横浇道;所述第一主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横浇道和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二主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横浇道和第四横浇道。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三横浇道所述和第四横浇道的两端均连接有4个模型腔,所述4个模型腔呈双行双列排列。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浇道为“门”型结构,所述横浇道和所述模型腔位于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内侧,所述模型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浇道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浇道的中部设有第二分浇道,所述模型腔位于所述第二分浇道的两侧,所述第二分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模型腔相连。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块,所述第一排气块与所述第一分浇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块上的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排气块的上下表面。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15]通过在排气块的端部设置密封结构和排气孔,排气孔与模具外部的真空泵相通,使得型腔内的气体在负压下主动排出,增大了型腔内的排气力度,能够有效降低模具内部的含气量,增加了产品的合格率;浇道系统的主浇道采用左右对称布置,多个模型腔对称的排列在主浇道的两侧且对称的排列于横浇道的上下,使得浇道内的浇铸液到达和注满型腔内的时间基本一致,使浇铸液在浇道内不会产生紊乱流,减少产品存在夹杂、气孔、裂缝的机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的浇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的第一排气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的第一排气块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的第一排气块和第二排气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包括设于压铸模型腔(未图示)内的浇道系统,浇道系统包括浇注口 1、与浇注口 I相连的主浇道、与主浇道相连的横浇道、若干个模型腔5和与模型腔5相连的第一分浇道,第一分浇道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块7,第一排气块7包括矩形块状的本体701及设于本体701表面的梯形齿状结构的齿条702,本体701的一端通过浇铸道与第一分浇道6连接,其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的内侧设有排气孔703,密封结构阻止第一排气块7内的气体溢出,排气孔703与浇道系统外的抽气装置(未图示)相通,排气孔703贯穿本体701的上下表面。
[0022]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704及安装于密封槽704内的密封圈15,密封槽704包括直槽部7041和位于直槽部7041的两端并与直槽部7041贯通的弧形槽7042,排气孔703位于两弧形槽7042之间,第一排气块7设在定模14上的嵌入槽内,嵌入槽的端部设有第一容腔1401,在实际压铸成型过程中,动模16上固定有第二排气块12,第二排气块12设在动模16上的嵌入槽内,嵌入槽的端部设有第二容腔1601,第二排气块12的结构与第一排气块7的结构相同,在动模16、定模14合模后,如图4所不,第一排气块7的齿条和第二排气块12的齿条的齿面相配合抵压构成密封槽隙,全部的密封槽隙呈直线阵列式分布,此时,第一排气块7和第二排气块12之间形成亚密封状态,即密封槽隙能够透过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而不能渗入黏度相对较大的液态铝合金;当熔融铝合金料灌注入模具型腔中时,型腔中的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气体会从处于亚密封部位的密封槽隙泄出,由于第一排气块7和第二排气块12的端部具有密封结构,气体不能外泄到外界空气中,进入排气孔703内;定模14上设有一排气管13,排气管13与第一容腔1401和第二容腔1601连通,第一容腔1401和第二容腔1601分别与第一排气块7和第二排气块12上的排气孔连通,排气管13与模具外部的真空罐(未图示)和真空泵(未图示)连通,通过真空泵的压缩使真空罐内处于近似真空的状态,然后通过真空罐与型腔内部的压强差使气体主动通过排气孔排出,有效降低了模具内部的含气量,对产品的最终成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23]主烧道包括第一主烧道2和第二主烧道10,第一主烧道2和第二主烧道10左右对称设置;横浇道包括第一横浇道3、第二横浇道4、第三横浇道8和第四横浇道9 ;第一主浇道2的一端与浇注口 I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横浇道3和第二横浇道4,第二横浇道4位于第一主浇道2端部,第一横浇道3和第二横浇道4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主浇道10的一端与浇注口 I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横浇道8和第四横浇道9,第三横浇道8位于第二主浇道10的端部,第三横浇道8和第四横浇道9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横浇道3、第二横浇道4、第三横浇道8和第四横浇道9的两端均对称的连接有4个模型腔5,4个模型腔5呈双行双列排列。第一分浇道6为“门”型结构,横浇道和模型腔5均位于第一分浇道6的内侧,第一分浇道6的中部设有2个第二分浇道11,第二分浇道11为直线型结构,横浇道和模型腔5分位于第二分浇道11的两侧;模型腔5的一端与第一分浇道6的两侧相连,模型腔5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浇道11相连。第一分浇道6的外侧连接第一排气块7,第一排气块7与第一分浇道6垂直设置。采用此种浇道布局使得从浇注口进入的熔融材料向分浇道和型腔内的流速和流量保持一致,保证产品质量。
[002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包括设于压铸模型腔内的浇道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浇注口、与浇注口相连的主浇道、与主浇道相连的横浇道、若干个模型腔和与模型腔相连的第一分浇道,所述第一分浇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气块,所述第一排气块的表面为齿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块的一端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的内侧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结构阻止所述第一排气块内的气体溢出,所述排气孔与浇道系统外的抽气装置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及安装于所述密封槽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包括直槽部和位于所述直槽部的两端并与所述直槽部贯通的弧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块表面的齿条型结构为梯形齿结构,所述抽气装置为真空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浇道包括第一主浇道和第二主浇道,所述第一主浇道和所述第二主浇道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横浇道包括第一横浇道、第二横浇道、第三横浇道和第四横浇道;所述第一主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横浇道和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二主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浇注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横浇道和第四横浇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所述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三横浇道所述和第四横浇道的两端均连接有4个模型腔,所述4个模型腔呈双行双列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浇道为“门”型结构,所述横浇道和所述模型腔位于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内侧,所述模型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浇道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浇道的中部设有第二分浇道,所述模型腔位于所述第二分浇道的两侧,所述第二分浇道的一端与所述模型腔相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模型腔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浇道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块,所述第一排气块与所述第一分浇道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排气块上的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排气块的上下表面。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4182886SQ201420602868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许星 申请人:斯威泽尔压铸(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