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119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工艺,具体是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除了汽车的使用性能之外,汽车的内饰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发泡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行业,发泡产品的质量好坏与发泡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模具铸造工艺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翻砂技术,即将主模型直接翻砂分离,在砂型上直接导出模具外型结构,成型后的模具内腔粗糙,存在数据误差,砂眼多,收缩率难以控制,分型面凹凸不平,上述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加工工序增加了较多的难度,人力和物力成本大大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主模型,利用数控机床对制作出的主模型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

步骤二,利用硅胶托模具的型腔,利用木板制作模具的外型尺寸,用高分子材料填满固定,待固化后取出;

步骤三,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0-15mm的“脱空层”,进行打砂固化后再次取出;

步骤四,去除“脱空层”材料,放回硅胶模内;

步骤五,将快速调制好的混合溶剂注入模具中;

步骤六,等到混合溶剂凝固后将固体混合溶剂从硅胶中分离脱出,然后进行燃烧处理;

步骤七,再对模具的外形进行尺寸加工;

步骤八,利用树脂砂固定模具的外型;

步骤九,开模,把型腔和筋板材料取出,用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十,合模,在模具中用液体铝水进行浇铸;

步骤十一,待液体铝水完全固化冷却后,清除树脂砂,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树脂砂的粒度为500-700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的混合溶剂由锆粉、锆砂、酒精、矽酸乙酯、盐酸和氨水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布铸造工艺操作简单,将主模型中的聚氨酯材料改为高分子材料,大大改善了主模型的光滑度,为后道工序提供了良好的铸造条件;原有主模型在砂型上导出模具外型,现在直接用硅胶“脱出”模具型腔,再导出模具外型模具,使得型腔表面更加光滑,表面质量好,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满足与实现模具成型行业中高品质要求的目的,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主模型,利用数控机床对制作出的主模型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

步骤二,利用硅胶托模具的型腔,利用木板制作模具的外型尺寸,用高分子材料填满固定,待固化后取出;

步骤三,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2mm的“脱空层”,进行打砂固化后再次取出;

步骤四,去除“脱空层”材料,放回硅胶模内;

步骤五,将快速调制好的混合溶剂注入模具中,混合溶剂由锆粉、锆砂、酒精、矽酸乙酯、盐酸和氨水组成;

步骤六,等到混合溶剂凝固后将固体混合溶剂从硅胶中分离脱出,然后进行燃烧处理;

步骤七,再对模具的外形进行尺寸加工;

步骤八,利用530目的树脂砂固定模具的外型;

步骤九,开模,把型腔和筋板材料取出,用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十,合模,在模具中用液体铝水进行浇铸;

步骤十一,待液体铝水完全固化冷却后,清除树脂砂,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主模型,利用数控机床对制作出的主模型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

步骤二,利用硅胶托模具的型腔,利用木板制作模具的外型尺寸,用高分子材料填满固定,待固化后取出;

步骤三,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4mm的“脱空层”,进行打砂固化后再次取出;

步骤四,去除“脱空层”材料,放回硅胶模内;

步骤五,将快速调制好的混合溶剂注入模具中,混合溶剂由锆粉、锆砂、酒精、矽酸乙酯、盐酸和氨水组成;

步骤六,等到混合溶剂凝固后将固体混合溶剂从硅胶中分离脱出,然后进行燃烧处理;

步骤七,再对模具的外形进行尺寸加工;

步骤八,利用580目的树脂砂固定模具的外型;

步骤九,开模,把型腔和筋板材料取出,用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十,合模,在模具中用液体铝水进行浇铸;

步骤十一,待液体铝水完全固化冷却后,清除树脂砂,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主模型,利用数控机床对制作出的主模型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

步骤二,利用硅胶托模具的型腔,利用木板制作模具的外型尺寸,用高分子材料填满固定,待固化后取出;

步骤三,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mm的“脱空层”,进行打砂固化后再次取出;

步骤四,去除“脱空层”材料,放回硅胶模内;

步骤五,将快速调制好的混合溶剂注入模具中,混合溶剂由锆粉、锆砂、酒精、矽酸乙酯、盐酸和氨水组成;

步骤六,等到混合溶剂凝固后将固体混合溶剂从硅胶中分离脱出,然后进行燃烧处理;

步骤七,再对模具的外形进行尺寸加工;

步骤八,利用640目的树脂砂固定模具的外型;

步骤九,开模,把型腔和筋板材料取出,用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十,合模,在模具中用液体铝水进行浇铸;

步骤十一,待液体铝水完全固化冷却后,清除树脂砂,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4

一种发泡模具的精密铸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主模型,利用数控机床对制作出的主模型进行表面的修整处理;

步骤二,利用硅胶托模具的型腔,利用木板制作模具的外型尺寸,用高分子材料填满固定,待固化后取出;

步骤三,在硅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为15mm的“脱空层”,进行打砂固化后再次取出;

步骤四,去除“脱空层”材料,放回硅胶模内;

步骤五,将快速调制好的混合溶剂注入模具中,混合溶剂由锆粉、锆砂、酒精、矽酸乙酯、盐酸和氨水组成;

步骤六,等到混合溶剂凝固后将固体混合溶剂从硅胶中分离脱出,然后进行燃烧处理;

步骤七,再对模具的外形进行尺寸加工;

步骤八,利用700目的树脂砂固定模具的外型;

步骤九,开模,把型腔和筋板材料取出,用涂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十,合模,在模具中用液体铝水进行浇铸;

步骤十一,待液体铝水完全固化冷却后,清除树脂砂,即可得到成品。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