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淬火预备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15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淬火预备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行业,各种冷、热模具尤其是热作模具,热处理淬火之前,普遍采用退火处理,也有采用正火或正火+高温回火的工艺,作为预备热处理,实践证明预备热处理工艺质量水平的高低或好坏,比较敏感地影响到其模具最终热处理质量状况,正是这种质量状况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有效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近些年来人们又研究了一种对某些高合金模具钢采用高温超细化的预备热处理来实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这在实践中确实有效,但该预备热处理的工艺成本很高,长时间高温热处理设备损耗很大。总体来看,全面推广存在障碍,对一些不是很贵重或价值不是特别高的一般模具一般都不采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全面推广的模具淬火预备热处理工艺,采用此工艺对模具进行处理后可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具淬火预备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模具加热,使其温度上升到预热温度,保持在预热温度下进行保温加热;

(2)对模具加热,使其温度上升至低温淬火保温区域,保持温度进行保温加热;

(3)将模具迅速进行油冷或高压气冷到小于80℃,转为回火处理;

(4)回火处理完成后进行空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的加热升温速度为不大于200℃/小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的保温加热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0.8~1分钟/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的加热升温速度为不大于150℃/小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的保温加热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0.6~0.8分钟/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3)中的回火处理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1.2~1.5分钟/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模具淬火之前或模具经过粗加工后转入最终热处理淬火前进行低温细化晶粒处理,此预备热处理步骤可显著提高模具钢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钢的冲击韧性,从而有效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加热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以广泛采用的H13钢制作模具为例,对本发明的预备热处理工艺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1),对模具加热,使其温度上升到预热温度,加热升温速度为不大于200℃/小时,对于H13钢模具,其预热温度为650±10℃。保持在预热温度下进行保温加热,保温加热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0.8~1分钟/mm。经过此步骤处理后,模具的内外温差基本一致。

步骤(2),对模具加热,使其温度上升至低温淬火保温区域,加热升温速度为不大于150℃/小时,对于H13钢模具,其低温淬火温度为870±10℃。保持温度进行保温加热,保温加热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0.6~0.8分钟/mm。

步骤(3),将模具迅速进行油冷或高压气冷到小于80℃,转为回火处理,对于H13钢模具,其回火温度为650±10℃。回火处理时间以模具截面计为1.2~1.5分钟/mm。

步骤(4),回火处理完成后进行空冷。

至此,即可完成模具淬火预备热处理工艺,经过上述工艺后模具可以获得十分均匀而精细的索氏体组织,达到显著提高模具的强韧性的目的。模具比不采用此工艺的同一种合金钢模具,材质在提高15~20%的强度的同时,提高塑性15%左右,提高冲击功(ak值)20%左右,这就是合金钢模料经此预备热处理后,晶粒明显细化的结果,从而可显著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