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负压铸造中的整形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933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失模负压铸造中的整形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失模负压铸造生产中针对容易产生浇铸变形的零件整形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通过模具制作与最终产品完全相同的泡沫塑料(以下称为“白模”),并在其表面涂挂耐火材料形成一层薄壳,置于砂箱中,加砂后再通过振动和负压紧实,最后通过熔化的金属液对白模进行置换而形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整形工序在铸造行业中是一种成熟技术,用于浇铸完成后。针对铸件由于模具尺寸偏差或浇铸过程中受热和冷凝过程产生的变形,在特定部位施加一定的载荷,对铸件最终几何形状进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的目的。这种工艺对于延伸率较高的材料,如铸钢,是一种浇铸后调整几何尺寸的常用及有效的手段。不过对于延伸率比较低的材质,如灰铸铁或高牌号球墨铸铁,由于材料很脆,无法通过整形达到调整几何尺寸的目的。对于这些材质的易变形的薄壁大尺寸铸件,无法整形的特点,导致铸造厂不得不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更严格的过程控制,达到一次成型到位的结果,略有偏差,就会导致产品的报废率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以上困难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消失模负压铸造上的白模整形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消失模负压铸造中的整形工艺方法,用于铸造前白模的整形,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成型机和模具,将泡沫珠粒正常成型至产品形状和大小;

2)在未进行白模整形的状态下,正常浇铸,并测量变形位置和变形量;

3)根据未整形样品测量结果,确定白模整形位置和整形量,制作整形工装;

4)通过整形工装将白模整形到位后,通过粘接加强筋,将整形后的白模固定;

5)涂挂耐火材料对白模形状进行进一步固定。

本发明典型的整形工艺方法,可以将未进行白模整形状态下,正常浇铸产品的大直径外圆发生变形的椭圆度,由大于6毫米稳定减小到2毫米以下,满足完全产品设计要求。

由于在浇铸时白模并不取出,所以白模的精度和几何形状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整形工艺不需要在浇铸后进行。本发明根据对试制样品的分析,对白模进行整形。利用白模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特点,通过对白模的反向变形,使得浇铸后的产品直接达到设计的尺寸和精度。

本发明工艺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并大幅度减少铸件变形量,对灰铸铁等延伸率较低的材料制作的产品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铸件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未进行白模整形时铸件的变形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白模整形粘贴加强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消失模负压铸造中的整形工艺方法,用于铸造前白模的整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成型机和模具,将泡沫珠粒正常成型至产品形状和大小,如图1所示;

2)在未进行白模整形的状态下,正常浇铸,并测量变形位置和变形量,从测量结果中发现,大直径外圆多处发生变形,椭圆度超过6毫米,如图2所示;

3)根据未整形铸件的测量结果,确定白模整形位置和整形量。制作整形工装;

4)通过整形工装将白模整形到位后,再通过粘接加强筋,将整形后的白模固定,如图3所示;

5)涂挂耐火材料对白模形状进行进一步固定;

6)经过整形和加强后的白模在浇铸后,椭圆度稳定减小到2毫米以下,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实施例用于延伸率比较低材质铸件的铸造,如灰铸铁或高牌号球墨铸铁等。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整形工艺方法,可以将未进行白模整形状态下,正常浇铸产品的大直径外圆发生变形的椭圆度,由大于6毫米稳定减小到2毫米以下,满足完全产品设计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