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熔模精密铸造有关的铸造造型部分,具体说涉及一种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精密铸件内部质量及精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铸造熔炼浇注时采用过滤器净化金属熔液越来越多。传统采用过滤器净化金属熔液的做法是:工艺设计时,在铸造型壳的直浇道内腔上部设计一个台阶,直浇道的上部是倒锥形管,其下端是圆管,该台阶位于倒锥形管的内腔底部,浇注前将过滤器放在该台阶上。但是这种浇注方式在金属熔液浇注完后,过滤器由于与直浇道内腔壁连接紧密,通过于工去除过滤器很困难,由于去除时间长,使得不能及时用保温覆盖剂对浇注的金属熔液保温,从而使位于过滤器处的金属熔液易早于其下方的直浇道内的金属熔液凝固,阻断了大气压对直浇道的作用,使直浇道的内腔形成真空状态,容易造成铸件本体内的金属熔液反向补充直浇道处的缩松缺陷,从而使直浇道本应该对铸件本体补缩反成了铸件本体对直浇道的补缩,从而造成铸件内浇口根部缩松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其可以有助于满足客户对精密铸件内部质量及精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又能在浇注完金属熔液后,方便直接取走,丝毫不影响大气压对直浇道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直浇道对铸件热节进行有效的补缩。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其中包括上大下小的空腔圆台形杯体,所述杯体的高度大于铸造型壳的直浇道上部的倒锥形段高度,所述杯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用于放置过滤器的圆环形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直浇道的倒锥形段下端的内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过滤器,所述底板的下面连接空腔的下杯体,所述下杯体的内腔与杯体的内腔相通。
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其中所述杯体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8°。
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其中所述下杯体为上面大下面小的空腔圆台体,所述下杯体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12-15°。
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其中所述杯体上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为圆环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通过设置可插置于铸造型壳的直浇道上部倒锥形段的杯体,过滤器放置于杯体下表面连接的圆环形底板上,浇注时,金属熔液从杯体上表面开口部位进入杯体内腔,经过滤器过滤后直接流向下杯体,并从下杯体流入铸造型壳的直浇道内,当浇注完之后,直接用钢叉将杯体连同过滤器迅速取走,方便省时,从而能够及时地对进入铸造型壳内腔的金属熔液进行保温处理,丝毫不影响大气压对直浇道的作用,更有利于直浇道对铸件热节进行有效的补缩,有助于满足客户对精密铸件内部质量及精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在浇注过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包括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空腔圆台形杯体1,该杯体1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8°。杯体1的高度大于铸造型壳6的直浇道7上部的倒锥形段高度,这样设计便于取放杯体1。杯体1的上端加工有圆环形外沿5,便于浇注完金属熔液后,用钢叉将杯体1取走,方便省时。杯体1的下表面连接有用于放置过滤器3的圆环形底板2。底板2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直浇道7的倒锥形段下端的内径。保证杯体1能安全的放置于直浇道7的上面。底板2的下面连接有空腔的下杯体4,下杯体4为上面大下面小的空腔圆台体。下杯体4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12-15°,这样设计是为了减轻金属熔液散流。下杯体4的内腔与杯体1的内腔相通。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本发明承插式精铸过滤器浇口杯放置在铸造型壳6左侧的直浇道7上部的倒锥形段上面,把过滤器3放置于底板2上。从该浇口杯的杯体1上端浇注金属熔液,金属熔液进入杯体1内腔,经过滤器3过滤后,直接流向下杯体4,并从下杯体4流入铸造型壳6的直浇道7内,当浇注完之后,直接用钢叉将杯体1连同过滤器3一同迅速取走,方便省时,从而能够保证对进入铸造型壳6内腔的金属熔液进行保温处理,丝毫不影响大气压对直浇道7的作用,从而不会在直浇道7根部产生缩松缺陷,满足客户对精密铸件内部质量及精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