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798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生产铸件时,铸件在一个剖面上4个不同方向的抽芯,上下抽芯(请参与图2至图4中的第一上滑块与第一下滑块)按正常情况靠定模锁紧块锁紧,而另外2个(请参与图2至图4中的第二上滑块以及第二下滑块)斜抽芯当前采用油缸自锁结构加装止退阀锁紧,该结构存在的弊端是:油缸自锁结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并且铸件的2个斜抽芯锁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空间并且铸件锁紧效果好地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第一上滑块、第一下滑块、第二上滑块以及第二下滑块,第一上滑块、第一下滑块、第二上滑块、第二下滑块分别配合模具内铸件的四个方向的抽芯,模具内设有与第一上滑块以及第二上滑块配合的契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契紧组件包括契紧块以及与契紧块配合的契紧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滑块上设有挡块,所述第二下滑块包括端面,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下滑块的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滑块的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滑块的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为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实现了四个滑块的锁紧动作,并且锁紧效果较好,该滑块抽芯互锁机构结构简单,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的剖面图;

图2是由图1的模具生产的铸件以及图1中各滑块的抽芯滑动方向的结构图;

图3是由图1的模具生产的铸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部的剖面图各滑块的抽芯滑动方向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第一上滑块10、第一下滑块20、第二上滑块30以及第二下滑块40,第一上滑块10、第一下滑块20、第二上滑块30、第二下滑块40分别配合模具内铸件的四个方向的抽芯,已完成铸件的制造。

第二上滑块30的轴线与第二下滑块40的轴线相互垂直,具体地,第二上滑块30的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为30度,第二下滑块40的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为60度。

模具内设有与第一上滑块10以及第二上滑块30配合的契紧组件50,以达到较佳的锁紧效果。契紧组件50包括契紧块51以及与契紧块51配合的契紧槽52,契紧块51和契紧槽52在模具工作过程中,可实现贴合契紧或止退状态。

所述第二下滑块40包括端面41,第一下滑块20上设有挡块60,挡块60与第二下滑块40的端面41贴合。

请结合参阅图2至图4,模具工作流程如下,开模,第一上滑块10抽芯-第一上滑块10抽芯完毕-第二上滑块30抽芯,此时,契紧块51和契紧槽52实现分离,顶出产品-第二上滑块30插芯-第二上滑块30插芯完毕-第一上滑块10插芯-第一上滑块10插芯完毕,此时,契紧块51和契紧槽52实现贴合契紧,压铸,第二上滑块30由契紧块51和契紧槽52的贴合实现止退。第一下滑块20和第二下滑块40采用类似第二上滑块30的原理实现止退。动作如下:开模,第一下滑块20抽芯-第一下滑块20抽芯完毕,第二下滑块40的端面41与第一下滑块20上的挡块60实现分离-第二下滑块40抽芯-第二下滑块40抽芯完毕-顶出产品-第二下滑块40插芯-第二下滑块40插芯完毕-第一下滑块20插芯-第一下滑块20插芯完毕,此时挡块60与第二下滑块40的端面41贴合-压铸,第二下滑块40由挡块60与第二下滑块40的端面41贴合实现止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模具的滑块抽芯互锁机构实现了四个滑块的锁紧动作,并且锁紧效果较好,该滑块抽芯互锁机构结构简单,节约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