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750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工装,特别涉及一种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



背景技术:

有些工件呈长条形,且这种工件的两端具有盲孔。这种工件加工需求是:工件在喷涂前需进行抛丸工序,且抛丸过程中钢丸不能进入到工件两端的盲孔中,以至于影响后续的喷涂工艺。因此,在进行喷涂前,需用橡胶塞把工件两端的盲孔塞死,抛丸后在去去除。上述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抛丸前需花费较多准备时间,生产效率不高,且塞盲孔的橡胶塞使用周期短(2-3次),且抛丸过程中可能存在没塞紧塞子脱落的状况,因此,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该工装能够在拱顶工件的同时对工件两端的盲孔有效的密封,使得抛丸后工件能够达到喷涂工艺要求,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相向且平行设置的一对工作边,其中一工作边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球,另一工作边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每一所述限位球一一对应的弹性顶杆组件,工作时,工件两端盲孔分别被所述限位球和所述弹性顶杆组件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顶杆组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另一工作边的内表面上的套筒;

浮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弹簧;

由所述弹簧驱动伸缩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钢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球为焊接在所述框架的边上的钢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球和所述限位钢球的外径分别大于工装两端对应的盲孔的内径。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来工艺,减去了抛丸前用橡胶塞塞盲孔的过程。而原来工艺所存在的橡胶塞使用周期短、抛丸过程中可能存在没塞紧塞子脱落的情况都不会出现。可见,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抛丸前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更加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球被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顶杆组件被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两端具有盲孔工件专用抛丸工装,包括框架100,本实施例的框架为四边框架,框架100具有相向且平行设置的一对工作边110a、110b,其中工作边110a的内表面111a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球120,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球120为焊接在工作边110a的内表面111a上的钢球。工作边110b的内表面111b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每一限位球120一一对应的弹性顶杆组件130。工作时,工件10两端盲孔11、12分别被限位球120和弹性顶杆组件130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顶杆组件130包括设置在工作边110b的内表面111b上的套筒131,套筒131内浮动设置有弹簧132,顶杆133穿过套筒131,且由弹簧132驱动伸缩,顶杆13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钢球134。为了能够完全对工件10两端盲孔11、12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球120和限位钢球134的外径分别大于工装10两端对应的盲孔11、12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工件10被装配在框架100内时,工件10两端盲孔11、12分别被限位球120和限位钢球134密封。此时的弹簧132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使工件10固定在工装上。限位球120和限位钢球134有一部分或者全部进入工件10的两端的盲孔11、12,不仅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而且能够固定住工件10,使工件10在抛丸过程中不会产生位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