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线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199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芯线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设备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包芯线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喂线机是90年代起炼钢工艺的新型装备,用于使包芯线以适当的速度、设定的数量射入到钢液深处,使其均匀弥散,已达到合金微调、脱氧、改变夹杂物形态等目的。

喂线机主要用于添加剂用量少的炉外精炼。喂丝机的种类包括单流喂线机、数控双流喂线机、四流喂线机等。喂线机通常由包芯线贮存卷筒、夹辊组和导向管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工作时夹辊组将包芯线从包芯线贮存卷筒上拉出并通过导向管射入到钢水中,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在喂线过程中,由于包芯线一般成卷摆放,在拉出时本身带有一定的弯曲度,这一弯曲度包括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弯曲,在通过喂线导管后,并不会以直线方式进入到钢水中,而是以螺旋线的方式进入到钢水中,这就导致了包芯线很难喂入到预期的钢水深度,影响了喂线的准确性,且所喂包芯线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一种包芯线矫直装置包括框架、垂直矫直压轮组、水平矫直压轮组;所述的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设置在所述的框架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芯线置于所述的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的中间位置成一直线,所述的垂直矫直压轮组与水平矫直压轮组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垂直矫直压轮组设置为两组;每组垂直矫直压轮组设置上垂直矫直压轮和下垂直矫直压轮;所述的上垂直矫直压轮与下垂直矫直压轮之间呈上下形式矫直包芯线。

进一步所述的水平矫直压轮组设置为两组;每组所述的水平矫直压轮组设置前水平矫直压轮和后水平矫直压轮;所述的前水平矫直压轮和后水平矫直压轮之间呈前后矫直包芯线。

进一步所述包芯线的直径为8~18mm。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左边设置一个进线喇叭口;在所述的框架的右边设置一个出线喇叭口,所述的进线喇叭口和出线喇叭口与所述的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的中间位置成一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在包芯线的喂线过程中,利用本装置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矫直,限制了包芯线的自由度,在通过喂线导管后,以直线方式进入到钢水中,彻底避免了包芯线以螺旋线的方式进入到钢水中,将包芯线喂入到预期的钢水深度,提高了喂线的准确性,且所喂包芯线的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在框架7上设置了垂直矫直压轮组、水平矫直压轮组;包芯线8,包芯线8的运动方向按照附图1和附图2中的箭头所示,同时将包芯线8、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其设置在框架7内部;将包芯线8置于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的中间位置并且成一直线,垂直矫直压轮组与水平矫直压轮组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分布,同时垂直矫直压轮组与水平矫直压轮组间隔布置。在垂直矫直压轮组设置为两组;每组垂直矫直压轮组设置上垂直矫直压轮3、5和下垂直矫直压轮1、10;上垂直矫直压轮3、5与下垂直矫直压轮1、10之间呈上、下形式矫直包芯线8;同理水平矫直压轮组设置为两组;每组水平矫直压轮组设置前水平矫直压轮4、6和后水平矫直压轮11、12;前水平矫直压轮4、6和后水平矫直压轮11、12之间呈前后矫直包芯线8;这样的设置以后在空间自由度上将包芯线8在前后、上下都进行了限制,包芯线8通过上垂直矫直压轮3、5与下垂直矫直压轮1、10和前水平矫直压轮4、6和后水平矫直压轮11、12,同时,上垂直矫直压轮3、5与下垂直矫直压轮1、10和前水平矫直压轮4、6和后水平矫直压轮11、12两组交叉设置,分别经过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两次矫直后以直线的方式进入到导向管中,最终以直线的方式喂入到钢水指定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矫直的包芯线直径为8~18mm。

在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框架7左边设置一个进线喇叭口2;在框架7的右边设置一个出线喇叭口9,进线喇叭口2和出线喇叭口9与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的中间位置成一直线。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将包芯线8在进入垂直矫直压轮组和水平矫直压轮组之前确定包芯线8的位置,同时捋直包芯线8,使其有初步得到矫直。这样在包芯线8进入包芯线矫直装置之前得到了初步的矫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也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