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冷却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010阅读:4940来源:国知局
高炉冷却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大中型高炉普遍采用软水冷却的薄内衬全覆盖冷却壁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由于内衬较薄,风口冷却壁1与炉腹冷却壁2向高炉中心偏移,这个部位承受的高温热负荷增大,并且更容易受到上升高温煤气流的冲刷,采用软水冷却的风口冷却壁1相对其他部位的冷却壁更厚,承受的热应力更大。因此风口冷却壁1更容易受到侵蚀破损,从而缩短高炉寿命。

炉腹冷却壁2和风口冷却壁1采用纵向布置,炉腹冷却壁2下端和风口冷却壁1上端在水平方向重叠,炉腹冷却壁2和风口冷却壁1衔接部位存在水平通缝,容易成为高炉煤气的渗透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结构,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结构,包括炉腹冷却壁和风口冷却壁,所述风口冷却壁的上端位于所述炉腹冷却壁的冷面侧,且位于所述炉腹冷却壁下端的上方。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炉腹冷却壁的底面与其冷面的相交角为直角或钝角。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风口冷却壁的顶面与热面的相交角为直角或锐角。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风口冷却壁的热面顶端紧邻于所述炉腹冷却壁的冷面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炉腹冷却壁的热面开设有多个挂渣槽,各所述挂渣槽内均镶嵌有耐火材料。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挂渣槽的槽形均为齿形、燕尾形、直槽形或梯形。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炉腹冷却壁为铜冷却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风口冷却壁的上端设置为位于炉腹冷却壁的冷面侧,且位于炉腹冷却壁下端的上方,即风口冷却壁与炉腹冷却壁在纵向上有局部交错量,一方面,有利于增加风口组合砖的厚度,改善风口冷却壁的工作环境,使风口冷却壁可获得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使得炉腹冷却壁与风口冷却壁的衔接部位不存在水平通缝,增加了高炉煤气窜漏的难度,降低风口冷却壁上端被高炉煤气冲刷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高炉冷却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冷却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结构,包括炉腹冷却壁200和风口冷却壁100,所述风口冷却壁100的上端位于所述炉腹冷却壁200的冷面侧,且位于所述炉腹冷却壁200下端的上方。其中,一般地,上述炉腹冷却壁200采用铜冷却壁;在该炉腹冷却壁200的热面开设有多个挂渣槽(已图示,未标注),各挂渣槽内均镶嵌有耐火材料(已图示,未标注);上述各挂渣槽可为齿形、燕尾形、直槽形或梯形。上述风口冷却壁100可采用铸铁冷却壁等,在该风口冷却壁100的热面砌筑有风口组合砖300。通过采用上述高炉冷却壁的结构,即风口冷却壁100与炉腹冷却壁200在纵向上有局部交错量,一方面,可增加风口冷却壁100与高炉中心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增加风口组合砖300的厚度,改善风口冷却壁100的工作环境,使风口冷却壁100可获得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使得炉腹冷却壁200与风口冷却壁100的衔接部位不存在水平通缝,增加了高炉煤气窜漏的难度,降低风口冷却壁100上端被高炉煤气冲刷的风险。

另外,由于风口冷却壁100的上端被高炉煤气冲刷的风险降低了,因此可对应取消设于炉腹冷却壁200冷面的凸台21(如图1中所示的凸台21结构),即风口冷却壁100的热面顶端紧邻于炉腹冷却壁200的冷面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仍在上述的炉腹冷却壁200的冷面设置凸台21,该凸台21在炉腹冷却壁200上的位置对应于风口冷却壁100的上端高度位置布置,即该凸台21的下端面邻近于风口冷却壁100的上端面;相较于现有的炉腹冷却壁200的凸台21布置结构,本实施例中,将该凸台21的设置位置上移,一方面,该凸台21仍可对风口冷却壁100的上端进行冷却,加强对风口冷却壁100的冷却保护,另一方面,风口冷却壁100与炉腹冷却壁200衔接部位的高炉煤气渗透通道包括如下两部分:

(1)该凸台21与风口冷却壁100之间的水平通缝;

(2)风口冷却壁100上端与炉腹冷却壁200下端之间的竖直通道;

该两部分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迷宫密封的效果,进一步增加高炉煤气窜漏的难度。

如图2,对于取消凸台21的结构,炉腹冷却壁200的冷却水供应水管400直接连接于该炉腹冷却壁200的冷面上;对于设置凸台21的结构,炉腹冷却壁200的冷却水供应水管400则连接于该凸台21上。

进一步地,炉腹冷却壁200的下部可以倾斜布置或垂直布置,具体地说,该炉腹冷却壁200的底面与其冷面的相交角为直角或钝角,可一定程度上减小炉腹冷却壁200的内应力;如图2示出的结构,该炉腹冷却壁200的底面与其冷面的相交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风口冷却壁100的上部可倾斜布置或垂直布置,具体地说,该风口冷却壁100的顶面与热面的相交角为直角或锐角,可一定程度上减小风口冷却壁100的内应力,同时可相应增加风口组合砖300的厚度。如图2示出的结构,该风口冷却壁100的顶面与热面的相交角为直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