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290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



背景技术:

铸造用涂料是指用来涂敷在型腔或砂芯表面,以改变其表面耐火度、化学稳定性、抗金属冲刷性、抗粘砂性等性能的铸造辅助材料。但现有的铸造涂料存在抗冲刷能力差、悬浮性差、吸附性差和涂层的耐磨性差的问题。

2015年9月30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刚玉粉铸造涂料(授权公告号CN103506565B),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甲醇25-35份,刚玉粉60-65份,松香1-2份,环氧树脂3-8份,双氰胺1-3份,锂基膨润土1-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0.05-0.0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5份。

现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具有抗冲刷能力强、悬浮性好、吸附性好、涂层的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铸造涂料抗冲刷能力差、悬浮性差、吸附性差、涂层的耐磨性差、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具有抗冲刷能力强、悬浮性好、吸附性好、涂层的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吸附剂为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吸附质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

优选地,所述吸附剂为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机械强度大、吸湿性强和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悬浮剂为硅酸镁铝,能够形成一种颗粒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分散均匀的液固态体系。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磷脂,能够降低水表面的张力,有助于形成悬浮液,增加溶液的粘度。

优选地,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能够加速原料固化的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原料配方的精确调整和控制,解决了现有铸造涂料抗冲刷能力差、悬浮性差、吸附性差、涂层的耐磨性差、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活性氧化铝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机械强度大、吸湿性强和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硅酸镁铝能够形成一种颗粒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分散均匀的液固态体系。

磷脂能够降低水表面的张力,有助于形成悬浮液,增加溶液的粘度。

三乙醇胺能够加速原料固化的速率。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活性氧化铝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机械强度大、吸湿性强和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硅酸镁铝能够形成一种颗粒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分散均匀的液固态体系。

磷脂能够降低水表面的张力,有助于形成悬浮液,增加溶液的粘度。

三乙醇胺能够加速原料固化的速率。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活性氧化铝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机械强度大、吸湿性强和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硅酸镁铝能够形成一种颗粒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分散均匀的液固态体系。

磷脂能够降低水表面的张力,有助于形成悬浮液,增加溶液的粘度。

三乙醇胺能够加速原料固化的速率。

对比例

一基于上述范围,本发明给出对比例:

一种具有良好悬浮性的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实施例5

参照JB/T9226-2008《砂型铸造用涂料》,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

1、一种凹凸棒土铸造涂料,现参照JB/T9226-2008《砂型铸造用涂料》进行性能测试,从测得的涂料条件粘度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粘度值均高于对比例,说明该铸造涂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2、一种凹凸棒土铸造涂料,从测得的涂料悬浮率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悬浮率均高于对比例,说明该铸造涂料具有良好的悬浮性。

3、一种凹凸棒土铸造涂料,从测得的发气量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发气量均远低于对比例,说明该铸造涂料的原料配方的合理性。

4、一种凹凸棒土铸造涂料,从测得的涂层耐磨性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耐磨值均低于对比例,说明该铸造涂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5、一种凹凸棒土铸造涂料,从测得的涂层外观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外观与对比例一致,均无裂纹、无起泡,说明该铸造涂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