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环保自动沾浆制壳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8069阅读:1832来源:国知局
精密铸造环保自动沾浆制壳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铸造沾浆制壳生产线。



背景技术:

精密铸造一般设有沾浆制壳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现有沾浆制壳生产线一般设置在平面内,按工艺顺序排布,不同工序设有不同的生产线,按每批生产模式生产。这种沾浆制壳生产线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占地面积大;二是粉尘大,对操作人员造成的身体伤害较大;三是劳动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减少占地面积,显著减少粉尘,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健康,并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精密铸造环保自动沾浆制壳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精密铸造环保自动沾浆制壳生产线,其改进之处在于:设置在上、下层空间内,其中下层空间内设有快速干燥室Ⅰ、快速干燥室Ⅱ、自动沾浆室Ⅰ、自动沾浆室Ⅱ;所述快速干燥室Ⅰ、快速干燥室Ⅱ相对间隔布置;所述快速干燥室Ⅰ、自动沾浆室Ⅱ相邻;所述快速干燥室Ⅱ、自动沾浆室Ⅰ相邻;所述自动沾浆流水线Ⅰ为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流水线Ⅰ,部分设置在快速干燥室Ⅰ内,剩余部分设置在自动沾浆室Ⅱ内;所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为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流水线Ⅱ,部分设置在快速干燥室Ⅱ内,剩余部分设置在自动沾浆室Ⅰ内;所述自动沾浆室Ⅱ、自动沾浆室Ⅰ为封闭式结构;所述上层空间内设有数条跨在快速干燥室Ⅰ、快速干燥室Ⅱ上的缓冲干燥存储线;所述缓冲干燥存储线是在垂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输送流水线Ⅲ,其下面的输送线中部部分下垂伸入快速干燥室Ⅰ、快速干燥室Ⅱ之间间隔的空间内;所述缓冲干燥存储线下面的输送线下垂部分在靠近快速干燥室Ⅰ处设有缓冲干燥存储线上料点,在靠近快速干燥室Ⅱ处设有缓冲干燥存储线下料点;所述快速干燥室Ⅰ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Ⅰ、粉尘隔离操作室Ⅱ,自动沾浆流水线Ⅰ分别穿过粉尘隔离操作室Ⅰ、粉尘隔离操作室Ⅱ,所述粉尘隔离操作室Ⅰ设置在自动沾浆流水线Ⅰ上料位置,所述粉尘隔离操作室Ⅱ设置在靠近缓冲干燥存储线上料点的位置;所述快速干燥室Ⅱ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Ⅲ,自动沾浆流水线Ⅱ穿过粉尘隔离操作室Ⅲ,所述粉尘隔离操作室Ⅲ设置在靠近缓冲干燥存储线下料点的位置;所述自动沾浆室Ⅱ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Ⅰ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Ⅰ;所述自动沾浆室Ⅰ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Ⅱ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Ⅱ。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沾浆流水线Ⅰ在快速干燥室Ⅰ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所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在快速干燥室Ⅱ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沾浆室Ⅱ、自动沾浆室Ⅰ均配有除尘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层空间内自动沾浆室Ⅱ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Ⅰ,自动沾浆室Ⅰ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Ⅱ。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沾浆流水线Ⅰ、缓冲干燥存储线、自动沾浆流水线Ⅱ节拍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上、下层空间内,其中下层空间内设有间隔相对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上层空间内设有数条跨在快速干燥室Ⅰ、快速干燥室Ⅱ上的缓冲干燥存储线,这样,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上下空间,比现有技术节约超过三分之二的生产场地。

2. 自动沾浆室Ⅱ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Ⅰ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Ⅰ,自动沾浆室Ⅰ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Ⅱ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Ⅱ,显著提高沾浆效率,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3. 自动沾浆室Ⅱ、自动沾浆室Ⅰ为封闭式结构,将高粉尘区域封闭起来,显著降低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4. 快速干燥室Ⅰ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Ⅰ、粉尘隔离操作室Ⅱ,快速干燥室Ⅱ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Ⅲ,操作人员在粉尘隔离操作室Ⅰ、粉尘隔离操作室Ⅱ、粉尘隔离操作室Ⅲ内操作,避免二次扬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5. 自动沾浆流水线Ⅰ的下料点与缓冲干燥存储线的上料点对接,缓冲干燥存储线的下料点与自动沾浆流水线Ⅱ的上料点对接,自动沾浆流水线Ⅰ、缓冲干燥存储线、自动沾浆流水线Ⅱ节拍一致,这样,使本实用新型高效运转,将现有技术的不同工序生产线的每批生产模式变成了整条连续流水线生产的模式。

6.自动沾浆流水线Ⅰ在快速干燥室Ⅰ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自动沾浆流水线Ⅱ在快速干燥室Ⅱ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这样,使得自动沾浆流水线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排列得更加紧凑,增加自动沾浆流水线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的长度,显著增加被干燥型壳在自动沾浆流水线Ⅰ、自动沾浆流水线Ⅱ上的输送时间,显著提高干燥效果。

7. 自动沾浆室Ⅱ、自动沾浆室Ⅰ均配有除尘装置,除去大量粉尘,进一步显著降低本实用新型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8.下层空间内自动沾浆室Ⅱ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Ⅰ,自动沾浆室Ⅰ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Ⅱ,方便配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置图。

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层空间的布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层空间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精密铸造环保自动沾浆制壳生产线,设置在上、下层空间内,其中下层空间内设有快速干燥室Ⅰ11、快速干燥室Ⅱ12、自动沾浆室Ⅰ13、自动沾浆室Ⅱ14;快速干燥室Ⅰ11、快速干燥室Ⅱ12相对间隔布置;快速干燥室Ⅰ11、自动沾浆室Ⅱ14相邻;快速干燥室Ⅱ12、自动沾浆室Ⅰ13相邻;自动沾浆流水线Ⅰ2为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流水线Ⅰ,大部分设置在快速干燥室Ⅰ11内,剩余部分设置在自动沾浆室Ⅱ14内,自动沾浆流水线Ⅰ2在快速干燥室Ⅰ11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自动沾浆流水线Ⅱ6为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流水线Ⅱ,在部分设置在快速干燥室Ⅱ12内,剩余部分设置在自动沾浆室Ⅰ13内,自动沾浆流水线Ⅱ6在快速干燥室Ⅱ12内的部分为U形盘旋结构;自动沾浆室Ⅱ14、自动沾浆室Ⅰ13为封闭式结构,自动沾浆室Ⅱ14、自动沾浆室Ⅰ13均配有除尘装置。

上层空间内设有6条(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多于或少于6条)跨在快速干燥室Ⅰ11、快速干燥室Ⅱ12上的缓冲干燥存储线4;缓冲干燥存储线4是在垂直平面内运转的循环输送流水线Ⅲ,其下面的输送线中部部分下垂伸入快速干燥室Ⅰ11、快速干燥室Ⅱ12之间间隔的空间内;缓冲干燥存储线4下面的输送线下垂部分在靠近快速干燥室Ⅰ11处设有缓冲干燥存储线上料点,在靠近快速干燥室Ⅱ12处设有缓冲干燥存储线下料点;快速干燥室Ⅰ11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Ⅰ1、粉尘隔离操作室Ⅱ3,自动沾浆流水线Ⅰ2分别穿过粉尘隔离操作室Ⅰ1、粉尘隔离操作室Ⅱ3,粉尘隔离操作室Ⅰ1设置在自动沾浆流水线Ⅰ2上料位置,粉尘隔离操作室Ⅱ3设置在靠近缓冲干燥存储线上料点的位置;快速干燥室Ⅱ12内设有封闭式的粉尘隔离操作室Ⅲ5,自动沾浆流水线Ⅱ6穿过粉尘隔离操作室Ⅲ5,粉尘隔离操作室Ⅲ5设置在靠近缓冲干燥存储线下料点的位置;自动沾浆室Ⅱ14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Ⅰ2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Ⅰ9;自动沾浆室Ⅰ13内的自动沾浆流水线Ⅱ6旁设有自动沾浆机械手Ⅱ7。

下层空间内自动沾浆室Ⅱ14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Ⅰ10,自动沾浆室Ⅰ13的旁边设有配桨操作室Ⅱ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