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309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设备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压铸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广、量越来越大,推动着压铸技术的不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压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模芯、导套、活塞、横浇道,所述模芯设于所述上模座及下模座之间,且所述模芯上表面设有模腔,所述活塞设于所述导套内,所述横浇道一端与所述导套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腔连接,所述导套内装设有铝合金熔液,所述活塞将所述导套内的铝合金熔液通过所述横浇道推到模腔内进行成型,所述活塞上端面设有第一加热装置,且所述横浇道下方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所述导套侧壁设有用于注入铝合金熔液的注入口。

所述横浇道的内径由与所述导套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模腔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

还包括锁模件,所述锁模件包括设于所述模芯与下模座之间的平板结构及固定块。

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的侧壁,并将所述上模座、固定块及下模座固定连接。

还包括切边机构,所述切边机构包括液压缸及连接在所述液压缸上的切刀,所述切刀由下而上穿过所述下模座,且所述切刀的尖刺部设于所述横浇道与所述模腔连接处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压铸装置中,所述导套内装设有铝合金熔液,所述活塞将所述导套内的铝合金熔液通过横浇道推到模腔内进行成型,所述活塞上端面设有第一加热装置,且所述横浇道上方设有第二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能够将所述导套内的铝合金熔液温度进行保持,防止冷却凝固,且通过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能够防止铝合金熔液在所述横浇道上过早冷却凝固,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温度保持好、次品率低和效率高的铝合金压铸装置。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压铸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压铸装置100,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模芯3、导套4、活塞5、横浇道6,所述模芯3设于所述上模座1及下模座2之间,且所述模芯3上表面设有模腔(图上未示),所述活塞5设于所述导套4内,所述横浇道6一端与所述导套4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腔连接,所述导套4内装设有铝合金熔液,所述活塞5将所述导套4内的铝合金熔液通过所述横浇道6推到模腔内进行成型,所述活塞5上端面设有第一加热装置7,且所述横浇道6下方设有第二加热装置8。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套4侧壁设有用于注入铝合金熔液的注入口41。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横浇道6的内径由与所述导套4连接的一端向与所述模腔连接的一端逐渐变小。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锁模件9,所述锁模件9包括设于所述模芯3与下模座2之间的平板结构91及固定块92。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连接于所述上模座1与下模座2的侧壁,并将所述上模座1、固定块92及下模座2固定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切边机构11,所述切边机构11包括液压缸111及连接在所述液压缸111上的切刀112,所述切刀112由下而上穿过所述下模座2,且所述切刀112的尖刺部设于所述横浇道6与所述模腔连接处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合图1,由于在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压铸装置100中,所述导套4内装设有铝合金熔液,所述活塞5将所述导套4内的铝合金熔液通过所述横浇道6推到模腔内进行成型,所述活塞5上端面设有第一加热装置7,且所述横浇道6下方设有第二加热装置8。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7能够将所述导套4内的铝合金熔液温度进行保持,防止冷却凝固,且通过所述第二加热装置8能够防止铝合金熔液在所述横浇道6上过早冷却凝固,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温度保持好、次品率低和效率高的铝合金压铸装置。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