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平面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983发布日期:2018-06-26 23:59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型平面磨床。



背景技术:

平面磨床是磨床的一种,工作原理是用砂轮旋转研磨工件,以使其表面达到要求的平整度。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5923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平面磨床,所述的床身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与鞍座联动连接;所述的鞍座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与工作台联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端部设有挡尘板,能够防止打磨过程中,飞溅物飞出工作台,从而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

但是,这种平面磨床在使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飞溅物被挡尘板阻挡后,会堆积于工作台上,由于平面磨床工作台的上表面通常为下凹状,故堆积的飞溅物难以清理,因此,此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平面磨床,其具有能够方便清理工作台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平面磨床,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磨头,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下凹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凹槽延伸至工作台的一端并形成有出屑口;所述工作台位于出屑口的一端竖直设置有开口朝向固定板的挡屑盒,所述挡屑盒底端与工作台底面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出屑口位于挡屑盒内底壁上方,所述挡屑盒顶壁设置有倒屑口;所述挡屑盒与工作台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防止挡屑盒转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面磨床在打磨工件过程中,产生的飞溅物会被挡屑盒阻挡,并散落在挡屑盒内,具有防止飞溅物溅出到工作台外而污染工作环境的优点。工作台凹槽内堆积的飞溅物可用刷子等工具由出屑口处清扫到挡屑盒内。需要倾倒挡屑盒内的飞溅物时,在挡屑盒下方放置好垃圾桶,然后将挡屑盒向下旋转,即可使挡屑盒内的飞溅物由倒屑口倾倒进垃圾桶中,具有能够方便清理工作台的效果。倾倒完成后,反方向旋转挡屑盒。待挡屑盒被旋转至竖直状态后,由于弹性件的弹力作用,挡屑盒不会自行转动,进而会保持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底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挡屑盒外底壁相抵以使挡屑盒朝向挡屑盒开口的内侧壁向下倾斜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具有限位作用,向下旋转挡屑盒,使挡屑盒外底壁与限位板底端相抵后,可使挡屑盒朝向挡屑盒开口的内侧壁保持向下倾斜的状态。此时,挡屑盒内的飞溅物会由出屑口自动滑出到挡屑盒外。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呈弧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的底面设置为弧型,减小了对挡屑盒的隔损。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限位板底面与挡屑盒直接发生碰撞,具有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挡屑盒内底壁且靠近挡屑盒开口的位置向上延伸有与工作台靠近挡屑盒的一端贴合的防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挡屑盒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挡屑盒内的飞溅物由挡屑盒开口处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板与工作台贴合的侧壁上设置有吸附件,所述工作台靠近防漏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吸附件相吸的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屑盒处于竖直状态时,吸附件与磁性件相吸,进一步防止了挡屑盒的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板的顶面与凹槽的底壁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工作台凹槽内堆积的飞溅物完全清扫至挡屑盒内,不会产生飞溅物积于防漏板顶面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挡屑盒上设置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柄可以方便的驱动挡屑盒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套设有弹性垫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套具有弹性,手指与弹性垫套能充分接触,增加了手指与手柄接触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弹性垫套表面的静摩擦力较大,便于手柄的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套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弹性垫套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手指对手柄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限位板的设计,限位板的底面呈弧型且其底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垫,通过手柄将挡屑盒向下旋转,使挡屑盒外底壁与限位板底面的弹性缓冲垫相抵后,可使挡屑盒朝向挡屑盒开口的内侧壁保持向下倾斜的状态,从而产生方便将挡屑盒内的飞溅物倾倒出的效果;

2、采用了挡屑盒开口处防漏板的设计,防漏板的顶面与凹槽的底壁齐平,可以将凹槽内堆积的飞溅物完全清扫至挡屑盒内,具有方便清理工作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小型平面磨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中小型平面磨床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小型平面磨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工作台;11、凹槽;12、固定板;13、出屑口;14、限位板;15、弹性缓冲垫;16、磁性件;2、磨头;3、挡屑盒;31、倒屑口;32、防漏板;33、吸附件;34、手柄;35、弹性垫套;36、凸起;4、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小型平面磨床,参照图1,其包括工作台1和磨头2,磨头2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工作台1上表面下凹形成有凹槽11,凹槽1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2,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凹槽11延伸至工作台1的一端并形成有出屑口13,工作台1位于出屑口13的一端设置有挡屑盒3,挡屑盒3的开口朝向固定板12,用于阻挡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飞溅物,使得飞溅物不会散落到工作台1外。

参照图2,挡屑盒3底端与工作台1底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出屑口13位于挡屑盒3内底壁上方,且挡屑盒3顶壁开设有倒屑口31。向下旋转挡屑盒3,即可使挡屑盒3内的飞溅物由倒屑口31倾倒出。挡屑盒3与出屑口13所在平面垂直的两个外侧壁与工作台1之间均连接有弹性件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为强力弹簧,强力弹簧一端与挡屑盒3连接,另一端与工作台1侧壁连接,用于防止挡屑盒3自行转动。

参照图2,挡屑盒3上设置有手柄34,通过手柄34可以方便的驱动挡屑盒3转动。手柄34上套设有弹性垫套35,弹性垫套35具有弹性,增加了手指与手柄34接触时的舒适度。弹性垫套35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起36,增大了弹性垫套35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手指对手柄34施力。

参照图2和图3,挡屑盒3内底壁且靠近挡屑盒3开口的位置向上延伸有防漏板32,防漏板32靠近工作台1的侧壁与工作台1端部贴合,且防漏板32的顶面与凹槽11的底壁齐平。可以将凹槽11内堆积的飞溅物由出屑口13处完全清扫至挡屑盒3内,具有方便清理工作台1的效果。防漏板32与工作台1贴合的侧壁上嵌设有吸附件33,工作台1靠近防漏板32的一端嵌设有磁性件16,磁性件16与吸附件33均为永磁铁且磁极相反。当挡屑盒3处于竖直状态时,吸附件33与磁性件16相吸,进一步防止了挡屑盒3的自转。

参照图3和图4,工作台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14,转动挡屑盒3使其与限位板14相抵后,挡屑盒3朝向挡屑盒3开口的内侧壁保持向下倾斜的状态。限位板14的底面呈弧型,减小了对挡屑盒3的隔损。限位板14的底面上设置有弹性缓冲垫15,避免了限位板14底面与挡屑盒3直接发生碰撞。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平面磨床打磨工件时,产生的飞溅物会被挡屑盒3阻挡,并散落到挡屑盒3内。利用刷子等工具,将工作台1凹槽11内堆积的飞溅物往出屑口13处清扫,即可将飞溅物扫至挡屑盒3内。需要清理挡屑盒3内的飞溅物时,首先,在挡屑盒3下方放置好垃圾桶,然后,通过手柄34将挡屑盒3向下转动,使挡屑盒3与限位板14上的弹性缓冲垫15相抵。此时,挡屑盒3朝向挡屑盒3开口的内侧壁保持向下倾斜的状态,挡屑盒3内的飞溅物会由倒屑口31自动滑出到挡屑盒3外,具有能够方便清理工作台1的效果。

倾倒完成后,通过手柄34反方向转动挡屑盒3。待挡屑盒3被转动至竖直状态后,磁性件16与吸附件33相吸,且由于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挡屑盒3不会自行转动,进而会保持竖直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