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贮氢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2946发布日期:2018-11-02 23:1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贮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再生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清洁新能源。氢的贮存一直是困扰氢能开发和广泛应用的难题,传统的氢气存储方式主要有气态和液态2种,高压气态贮氢密度低、压力高、安全性差,液态贮氢体积密度高,但需20k的超低温和有效的隔离,技术条件要求高,经济价值低。利用金属贮氢材料,能够有效克服气态和液态2种贮氢方法的不足,实现贮氢密度高、运输和使用安全的目的。

李媛等为了研究pr元素对la-nd-mg-ni系贮氢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20nd0.60prmg0.20ni3.20co0.20al0.20合金。xrd分析表明,合金的主相为cacu5型的lani5相和ce2ni7型的la2ni7相。随着的增大,两相的晶胞体积均增大,并且la2ni7相的含量显著增加。压力-组成-温度关系(pct)曲线表明,随着pr含量的增加,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r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先提高后降低,其中1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从76.7%增加到88.7%,然后又降低到82.3%(燕山大学学报,2013,1:75-80)。

魏范松等采用中间合金法在感应熔炼炉中制备la4mgni19-xcox合金,研究co部分替代ni对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la4mgni19(ce5co19+pr5co19)相和lani5相组成;x的增加有利于促进la4mgni19相的形成,且晶胞体积随之增大。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合金为树枝晶结构,x的增加会使树枝晶变细。(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3:586-592)。

杨书廷等采用超声共沉淀法制备了多孔状稀土合金氧化物前驱体,然后将其与cah2/h2进行低温还原扩散反应得到lani5相贮氢合金粉样品。运用xrd、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相对较低的温度(约700c)下就可以制得颗粒较小(约20nm),粒径分布均匀、相纯度高的lani5合金。压力-组成-温度关系(pct)曲线测试表明样品吸放氢平台宽度增加,平台倾斜度降低(电源技术,2004,11:697-698)。

综上所述,作为新型贮氢材料,几种材料的贮氢性能各具特点,金属络合氢化物贮氢容量高,但吸放氢温度高,循环稳定性差,研制高活性的贮氢剂是其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贮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复合贮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3~5g草酸铵、6~8g氨三乙酸三钠、3~5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1~3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2~24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50~100nm的颗粒,再与10~2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500~650℃,还原3~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硝酸镧的浓度为5~10g/l,氯化镍的浓度为2~5g/l,硝酸镁的浓度为3~6g/l,硝酸铅的浓度为1~3g/l。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pct)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高于12.4%。

如果不使用硝酸镧为原料,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作为对比:

将3g草酸铵、6g氨三乙酸三钠、3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1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2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50nm的颗粒,再与1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500℃,还原3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氯化镍的浓度为2g/l,硝酸镁的浓度为3g/l,硝酸铅的浓度为1g/l。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0.31%。

如果不使用氯化镍为原料,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作为对比:

将5g草酸铵、8g氨三乙酸三钠、5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3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24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100nm的颗粒,再与2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50℃,还原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硝酸镧的浓度为5g/l,硝酸镁的浓度为6g/l,硝酸铅的浓度为3g/l。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0.43%。

如果不使用硝酸镁为原料,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作为对比:

将4g草酸铵、7g氨三乙酸三钠、4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2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6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70nm的颗粒,再与15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00℃,还原4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硝酸镧的浓度为8g/l,氯化镍的浓度为4g/l,硝酸铅的浓度为2g/l。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0.26%。

如果不使用硝酸铅为原料,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作为对比:

将3g草酸铵、8g氨三乙酸三钠、3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3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24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100nm的颗粒,再与2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50℃,还原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硝酸镧的浓度为10g/l,氯化镍的浓度为5g/l,硝酸镁的浓度为3g/l。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0.53%。

如果不使用聚乙烯醇为原料,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作为对比:

将5g草酸铵、6g氨三乙酸三钠、3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24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100nm的颗粒,再与2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50℃,还原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其中混合金属盐水溶液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各种溶质为硝酸镧的浓度为10g/l,氯化镍的浓度为2g/l,硝酸镁的浓度为3g/l,硝酸铅的浓度为3g/l。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0.46%。

从上述对比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高于12.4%”是多种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每种组分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旦某个组分缺失,则吸放氢性能急剧降低,这是其他文献中未曾报道过的现象。

由上可见,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贮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具有创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复合贮氢材料的合金化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避免了熔炼法所需的长时高温熔融和均匀化处理;(2)复合贮氢材料中稀土金属含量较低,而单位质量贮氢密度较高,与其他贮氢材料相比,性价比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5g硝酸镧、2g氯化镍、3g硝酸镁、1g硝酸铅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添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体积为1l,得混合金属盐水溶液。

将3g草酸铵、6g氨三乙酸三钠、3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1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2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50nm的颗粒,再与1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500℃,还原3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12.6%。

实施例2

将10g硝酸镧、5g氯化镍、6g硝酸镁、3g硝酸铅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添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体积为1l,得混合金属盐水溶液。

将5g草酸铵、8g氨三乙酸三钠、5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3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24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100nm的颗粒,再与20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50℃,还原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12.8%。

实施例3

将8g硝酸镧、4g氯化镍、5g硝酸镁、2g硝酸铅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添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体积为1l,得混合金属盐水溶液。

将4g草酸铵、7g氨三乙酸三钠、4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2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6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80nm的颗粒,再与16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600℃,还原4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12.5%。

实施例4

将5.5g硝酸镧、4.5g氯化镍、4.5g硝酸镁、2.5g硝酸铅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添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体积为1l,得混合金属盐水溶液。

将4.5g草酸铵、7.5g氨三乙酸三钠、3.5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3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8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60nm的颗粒,再与15.5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570℃,还原6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13.1%。

实施例5

将5.6g硝酸镧、2.7g氯化镍、3.8g硝酸镁、1.4g硝酸铅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添加去离子水至溶液体积为1l,得混合金属盐水溶液。

将3.3g草酸铵、6.6g氨三乙酸三钠、3.9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1.2g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滴加100ml混合金属盐水溶液,滴毕,搅拌13小时,抽滤,固体于100℃干燥4小时,得贮氢材料前驱体;在球磨机中将20g贮氢材料前驱体粉碎成80nm的颗粒,再与10.9gcah2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加热至580℃,还原3小时;冷却,固体依次用100ml去离子水洗涤3次、100ml1m的醋酸水溶液洗涤3次,再于80℃干燥6小时,得复合贮氢材料。

在压力-组成-温度关系测试仪上测试复合贮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测得单位质量贮氢密度为12.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