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662发布日期:2019-01-25 17:3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炉,特别涉及一种辊底式热处理炉,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包括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等几种热处理工艺流程。热处理工艺的必要设备就是热处理炉。目前在多数的热处理车间,工件的热处理都是采用辊底式热处理炉来实现的。现有的辊底式热处理炉一般采用炉底为高强度浇注料、侧墙和炉顶均为纤维模块的炉衬结构,虽然初期能够满足隔热保温要求,但是长期使用后会因为炉衬的变形而出现炉体表面温升高、热量损失大的缺点;另外炉内温场虽然设有分区控温来保证炉温均匀,但是炉内辊道转动不同步,致使炉内辊道因高温时受热不均而变形,设备使用寿命短,进而导致工件的热处理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绝热性能优良、热量损失小、辊道同步设计、使用寿命长、热处理质量高的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包括辊底炉本体、设置在辊底炉本体上游工序的进料辊道机构及设置在辊底炉本体下游工序的出料辊道机构;

所述辊底炉本体包括炉体钢结构框架、炉体复合炉衬、进料炉门、进料炉门升降机构、出料炉门、出料炉门升降机构、炉内电加热装置及辊道传动装置;所述炉体钢结构框架内壁设有炉体复合炉衬;所述炉体复合炉衬的内部设有炉内电加热装置;所述进料炉门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的进料侧,由进料炉门升降机构控制其启闭;所述出料炉门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的出料侧,由出料炉门升降机构控制其启闭;所述辊道传动装置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的外部,用于控制设置在所述辊底炉本体内腔底部的炉内辊道的传动。

可选地,所述炉体钢结构框架由型钢焊接而成,所述炉体复合炉衬安装在所述炉体钢结构框架内侧,包括侧墙、炉底及炉顶;所述炉内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炉顶的下部以及炉底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进料炉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组及第一动力减速机;所述第一滑轮组通过第一套筒滚子链与进料炉门相连接,安装在进料炉门上部支架上;所述第一动力减速机安装在炉体钢结构框架进料侧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出料炉门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滑轮组及第二动力减速机;所述第二滑轮组通过第二套筒滚子链与出料炉门相连接,安装在出料炉门上部支架上;所述第二动力减速机安装在炉体钢结构框架出料侧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炉内电加热装置包括辐射管,所述辐射管包括保护套管及设置在保护套管内部的电加热元件,所述保护套管的表面设有若干细密麻点。

可选地,所述炉内辊道、进料辊道机构及出料辊道机构中的辊道上均设有转动编码器,用于保证由炉内辊道、进料辊道机构及出料辊道机构中的辊道构成的辊道组的同步衔接。

可选地,所述辊底炉本体还包括一手摇盘车机构,所述手摇盘车机构与炉内辊道相连接,用于在电力故障情况下通过手摇盘车机构保证工件的出炉。

可选地,所述进料辊道机构框架底部设有行走机构,用于进料辊道机构的水平移动。

可选地,所述出料辊道机构框架底部设有剪刀式升降机构,用于出料辊道机构的升降高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出料辊道机构两侧安装有液压对齐装置,用于工件的对齐与找正,确保工件顺利进入轧机辅助升降辊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通过采用整体性的复合炉衬结构,耐高温而且不变形,加强了隔热保温性能,减少了热量损失;炉内辊道、进料辊道机构及出料辊道机构中的辊道上均设有转动编码器,保证了辊道组的同步运行,使炉内辊道受热均匀而不变形,满足长期使用,并提高了工件的热处理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数字标记分别是:

1、进料辊道机构;11、行走机构;12、挡块;2、辊底炉本体;21、炉体钢结构框架;22、炉体复合炉衬;221、侧墙;222、炉底;223、炉顶;23、进料炉门升降机构;231、进料炉门;24、出料炉门升降机构;241、出料炉门;25、炉内电加热装置;251、辐射管;26、辊道传动装置;261、炉内辊道;3、出料辊道机构;31、剪刀式升降机构;32、出料辊道;4、液压对齐装置;5、轧机辅助升降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包括辊底炉本体2、设置在辊底炉本体2上游工序的进料辊道机构1及设置在辊底炉本体2下游工序的出料辊道机构3;

辊底炉本体2包括炉体钢结构框架21、炉体复合炉衬22、进料炉门231、进料炉门升降机构23、出料炉门241、出料炉门升降机构24、炉内电加热装置25及辊道传动装置26;炉体钢结构框架21内壁设有炉体复合炉衬22;炉体复合炉衬22的内部设有炉内电加热装置25;进料炉门231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的进料侧,由进料炉门升降机构23控制其启闭;出料炉门241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的出料侧,由出料炉门升降机构24控制其启闭;辊道传动装置26设置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的外部,用于控制设置在辊底炉本体2内腔底部的炉内辊道261的传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炉体钢结构框架21由型钢焊接而成,炉体复合炉衬22安装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内侧,包括侧墙221、炉底222及炉顶223(如图3所示);炉内电加热装置25设置在炉顶223的下部以及炉底222的上部。具体地,侧墙221采用特制非标辊颈砖、特制非标辐射管孔砖、轻质耐火砖、纤维板组合而成,砖墙厚度为232mm,纤维板总厚度为300mm,炉墙总厚度为532mm;炉底222从下往上依次分别采用微孔硅钙板、超轻保温砖、轻质聚轻砖、特制非标辐射管托砖及重质粘土砖等组成复合炉底衬,满足炉底的承重及保温性;炉顶223采用纤维结构,总厚度为350mm,分别为“2×25mm厚平铺纤维毯+300mm厚纤维模块”结构,纤维模块为含高纯纤维模块,能长期在1100℃高温下使用,纤维模块采用耐热钢锚固件固定在炉壳钢板上,锚固件材质为1Cr18Ni9Ti。这种炉衬结构特点是蓄热量小、升温速度快、保温隔热性好,可减少炉内的热损失、提高节能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炉体表面的温升,改善工作环境。

如图1所示,进料炉门升降机构23包括第一滑轮组及第一动力减速机;第一滑轮组通过第一套筒滚子链与进料炉门231相连接,安装在进料炉门231上部支架上;第一动力减速机安装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进料侧的顶部;当第一动力减速机运行时,动力依次通过第一滑轮组、第一套筒滚子链、进料炉门231传递,从而实现进料炉门231的启闭。

如图1所示,出料炉门升降机构24包括第二滑轮组及第二动力减速机;第二滑轮组通过第二套筒滚子链与出料炉门241相连接,安装在出料炉门241上部支架上;第二动力减速机安装在炉体钢结构框架21出料侧的顶部;当第二动力减速机运行时,动力依次通过第二滑轮组、第二套筒滚子链、出料炉门241传递,从而实现出料炉门241的启闭。

在辊底炉处于非进出料状态时,进料炉门231及出料炉门24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进料时进料炉门231打开,当出料时出料炉门241打开。

如图1和图3所示,炉内电加热装置25包括辐射管251,辐射管251包括保护套管及设置在保护套管内部的电加热元件,保护套管为离心浇注管,其表面设有若干细密麻点,可增加辐射管的牢固性和散发热量的均匀性;辐射管251把电加热元件封闭在保护套管内通电发热,由套管间接把热量辐射给炉衬和被处理工件;电加热元件采用首钢HRE系列高温电热合金丝制作而成,最高使用温度1400℃,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炉内辊道261、进料辊道机构1及出料辊道机构3中的辊道上均设有转动编码器,用于保证由炉内辊道261、进料辊道机构1及出料辊道机构3中的辊道构成的辊道组的同步衔接,使炉内辊道261受热均匀而不变形,满足长期使用,并提高了工件的热处理合格率。另外,炉内辊道261动力点设有高、低速两套传动机构,电机为变频调速;两套电机传动机构均采用电磁离合器与齿轮箱连接,再通过传动轴、联轴器、锥齿轮换向机等组成的机械同步装置将动力同步传输给每组传动链上;主运动为低速运转,可变频调速,实现工件在炉内的正常运行及正反转往复摆动运行,次运行为快速运行,可变频调速,实现工件的进出炉。

辊底炉本体2还包括一手摇盘车机构,手摇盘车机构与炉内辊道261相连接,用于在电力故障情况下通过手摇盘车机构保证工件的出炉,防止炉内辊道261的弯曲。

如图1所示,进料辊道机构1框架底部设有行走机构11,用于进料辊道机构1的水平移动;在辊底炉进料时,进料辊道机构1可随着进料炉门231升起而向辊底炉靠近作水平移动至挡块12处;在进料完成后,进料辊道机构1可随着进料炉门231下降而远离辊底炉作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进料。

如图1所示,出料辊道机构3框架底部两侧设有剪刀式升降机构31,用于出料辊道机构3的升降高度调节;在辊底炉出料时,出料辊道机构3可随着出料炉门241升起而沿垂直方向升至出料辊道32上表面和炉内辊道261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为止;在出料完成后,出料辊道机构3可随着出料炉门241下降而沿垂直方向下降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出料。

如图1和图2所示,出料辊道机构3两侧安装有液压对齐装置4,用于工件的对齐与找正,确保工件顺利进入轧机辅助升降辊道5;当工件完成出炉运行至出料辊道机构3,液压对齐装置4启动,通过液压缸带动侧推板使工件对齐与找正。

所述的辊底式中温热处理炉能在低于950℃的温度下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