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1666发布日期:2020-03-27 12:4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轴磨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工具磨床用来加工立铣刀、球头铣刀、阶梯钻、铰刀、成形铣刀、深孔钻、三角凿刀和牛头刨刀具等,能刃磨金属切削刀具的刃口和沟槽及一般中、小型零件的外圆、平面和复杂形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以及对各类刀具各角度的磨削,必须采用多坐标控制,因此,四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应用十分广泛。磨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最后工序,对成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而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对于防止工件烧伤、改善工件表面精度和粗糙度、提高工件及机床的防锈能力、延长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使用和维护冷却液在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2884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设有冷却液回收装置的五轴数控工具磨床,包括机壳和机身,在机身内设置有用于供给冷却液的原液池,收集装置包括将液态冷却液进行收集的液体收集装置和将气态冷却液进行液化并收集的气态收集装置以及对收集后的冷却液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液体收集装置和气态收集装置均与过滤装置连通;过滤装置通过回流管与原液池连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对于刀具的磨削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而冷却液在将热量带走后,冷却液的自身温度升高,则在冷却液长时间持续使用后,冷却液由于自身温度过高,对于工件的冷却效果下降,从而影响刀具的磨削质量,严重者甚至因为刀具温度过高导致塑性过强而发生形变,而刀具一旦发生形变会影响后续的加工精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具有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之相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储液箱上还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储液箱的侧壁相连,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多个换热腔,多个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所述冷却板上还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通孔相连通,远离所述储液箱一侧的所述冷却板上还设置有盖板,冷却板的两个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靠近所述进液管一端的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出水孔连接有出水管,靠近所述出液管一端的所述换热腔通过所述进水孔连接有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通过换热吸收工件和设备上的热量后,通过进液管进入储液箱内,虽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冷却液的温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没有主动散热,冷却液的温度仍然较高。此时冷却液的温度通过储液箱的侧壁传递给冷却板,而冷却板内开设的换热腔内通有流动的冷却水,则冷却液的温度会被冷却水带走。且由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冷却水沿着流经方向温度越来越高,冷却液沿着流经方向温度越来越低;此时温度最低的冷却液传递热量给温度最低的冷却水,温度最高的冷却液传递热量给温度最高的冷却水,即冷却液沿着流经方向全程都可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所述冷却板一侧的所述盖板上还周向设置有橡胶防漏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防漏垫安装时受压变形,提高了盖板和冷却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了冷却水泄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所述储液箱一侧的所述换热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换热柱,所述换热柱上周向设置有换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的换热柱和换热片提高了冷却板和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即提高了两者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远离所述储液箱一侧的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增大了盖板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卡位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槽两侧的所述固定片上还安装有定位片,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片形成卡合口,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定位片形成的卡合口卡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容易受到外力而变形,一旦相邻的散热片因为变形而贴合,则散热片的散热面积下降,散热效果也随之下降;增设的固定片以及定位片形成对散热片的支撑,使散热片不易发生形变,降低了因为散热片发生形变而导致散热效果下降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靠近地面一侧的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冷却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量容易堆积在散热片之间的流道内,此时通过冷却风扇,吹动气流将散热片之间的流道内的热空气吹出,并通过高流速空气与散热片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球形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调节球,所述调节球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球上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所述调节球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壳体外的所述转杆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工况下所需冷却效果不同,即所需的冷却水的流量不同,当需要调节冷却水的流量时,通过把手施加作用力以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带动调节球在壳体内转动,而球体的转动带动调节孔转动,调节孔与壳体相连通的部分随之发生变化,当调节孔与壳体的内部空腔完全连通时,冷却水的流量最大,而调节孔被壳体的内侧壁遮蔽而与壳体的内部空腔不连通时,冷却水的流量为零,即可根据实际工况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管,且所述观察管内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测温端贯穿所述出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确定冷却液的冷却效果时,只需读取观察管内的温度计的读数即可,并根据温度计上的读数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冷却水的流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对冷却液进行主动冷却,降低了冷却液的温度;

2.通过额外设置换热柱和换热片,提高了冷却板和冷却水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的冷却效果;

3.通过设置散热片和冷却风扇,通过增大散热面积以及空气对流,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的冷却效果;

4.通过设置调节部件和温度计,根据实际工况调节冷却水的流量,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部件的剖视图。

图中,1、储液箱;11、进液管;12、出液管;13、观察管;14、温度计;2、冷却机构;21、冷却板;22、换热腔;23、通孔;24、换热柱;25、换热片;26、进水孔;27、进水管;28、出水孔;29、出水管;3、调节部件;31、壳体;32、调节球;33、调节孔;34、转杆;35、把手;4、盖板;41、橡胶防漏垫;51、散热片;52、固定槽;53、固定片;54、定位片;55、冷却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铣刀加工的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中空的储液箱1,储液箱1上分别连接有与之相连通的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出液管12上安装有中空透明的观察管13,观察管13的轴线垂直于出液管12的轴线,且观察管13内安装有温度计14,温度计14的测温端贯穿出液管12并位于出液管12内以测量冷却液的温度。

储液箱1上还设置有冷却机构2,冷却机构2包括两块冷却板21,且两块冷却板21分别与储液箱1的两个侧壁相连,冷却板21上并列开设有三个长方形的换热腔22。

如图2和图3所示,换热腔22之间的冷却板21上还开设有通孔23,相邻的两个换热腔22通过通孔23相连通。靠近储液箱1一侧的换热腔22的内侧壁上垂直安装有多个换热柱24,换热柱24上等距周向安装有三个环状的换热片25。

冷却板21的两个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26和出水孔28,其中靠近进液管11一端的换液腔通过出水孔28连接有出水管29;而靠近出液管12一端的换液腔则通过进水孔26连接有进水管27。

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水管27上设置有调节部件3,调节部件3包括中空的球形壳体31,壳体31安装在进水管27上且壳体31的内部空腔与进水管27相连通。壳体31内设置有调节球32,且调节球32的半径与壳体31的内径相同,调节球32上开设有与调节球32同圆形的调节孔33,调节孔33的轴线与进水管27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调节球32上固定安装有转杆34,转杆34远离调节球32的一端贯穿壳体31,且壳体31外的转杆34上设置有把手35。

如图1和图2所示,远离储液箱1一侧的冷却板21上还设置有用于盖合换热腔22的盖板4,盖板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板21上,且盖板4的内侧壁上周向安装有橡胶防漏垫41。

远离储液箱1一侧的盖板4上还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散热片51,且散热片51与地面相垂直。散热片51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52,固定槽52内卡位安装有固定片53。固定槽52两侧的固定片53上均垂直安装有定位片54,两个相邻的定位片54形成卡合口,散热片51与相邻的两个定位片54形成的卡合口卡位连接。

散热片51靠近地面一侧的盖板4上还垂直有冷却风扇55,冷却风扇55与散热片51相垂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冷却液通过换热吸收工件和设备上的热量后,通过进液管11进入储液箱1内,虽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冷却液的温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没有主动散热,冷却液的温度仍然较高。此时冷却液的温度通过储液箱1的侧壁传递给冷却板21,而冷却板21内开设的换热腔22内通有流动的冷却水,且换热柱24和换热片25提高了冷却板21和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即提高了两者的换热面积,则冷却液的温度会被冷却水带走。

在此过程中,由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冷却水沿着流经方向温度越来越高,冷却液沿着流经方向温度越来越低;此时温度最低的冷却液传递热量给温度最低的冷却水,温度最高的冷却液传递热量给温度最高的冷却水,即冷却液沿着流经方向全程都可进行冷却。

此时可读取观察管13内的温度计14的读数,并根据温度计14上的读数通过调节部件3调节冷却水的流量以控制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当需要调节冷却水的流量时,通过把手35施加作用力以转动转杆34,转杆34转动带动调节球32在壳体31内转动,而球体的转动带动调节孔33转动,调节孔33与壳体31相连通的部分随之发生变化,当调节孔33与壳体31的内部空腔完全连通时,冷却水的流量最大,而调节孔33被壳体31的内侧壁遮蔽而与壳体31的内部空腔不连通时,冷却水的流量为零。

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后,冷却水的温度上升,则冷却水将热量传递给盖板4,并通过盖板4传递给散热片51,由于散热片51增大了盖板4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水的散热效果。在此过程中,由于热量容易堆积在散热片51之间的流道内,此时通过冷却风扇55,吹动气流将散热片51之间的流道内的热空气吹出,并通过高流速空气与散热片51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机构2对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且由于散热片51容易受到外力而变形,一旦相邻的散热片51因为变形而贴合,则散热片51的散热面积下降,散热效果也随之下降;增设的固定片53以及定位片54形成对散热片51的支撑,使散热片51不易发生形变,降低了因为散热片51发生形变而导致散热效果下降的可能。

而增设的橡胶防漏垫41则通过在安装时受压变形,提高了盖板4和冷却板21之间的密封性,降低了冷却水泄漏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