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1237发布日期:2020-07-24 16:1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酒杯是用于盛放酒类制品的容器,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于酒杯形状结构以及需求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新颖。常规的方形或者圆形酒杯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广大的酒杯为了满足广大市场需求,不得不加大对酒杯的生产投入。

然而,现有的酒杯制作工艺中,最为困难的制作就是采用“方中带圆”的工艺制作的酒杯,也就是部分方形部分圆形的制作工艺;因此,遇到该类型酒杯制作时,往往无法采用批量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故而使得该类型产品市场需求较大,供应不足的现场经常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实现“方中带圆”类型酒杯成批量化生产的弊端,提供一种效率、成品率高,使用方便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以及套接于下模具4上方的上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存有间隙;下模具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直径大于下模具直径,上模具外缘套接有外套,上盖与外套顶部相匹配;下模具底面与上模具底部相匹配,下模具底面与上模具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弧面以及凸口,弧面与凸口相对于下模具对称设置于下模具底面两侧,上模具内壁设置有与弧面以及凸口相匹配的凹面以及凹槽,上模具具有缺口且上模具顶部设置有浇注口,上模具内壁还设置有摩擦面以及沉台;上盖上设置有上卡钉,外套上设置有上卡槽,上卡钉与上卡槽相匹配;下模具底部设置有下卡槽,上模具底部设置有下卡钉,下卡钉与下卡槽相匹配,外套外缘套接有卡套,卡套1上设置有卡耳,卡耳上设置有卡孔,卡孔之间设置有拉紧螺栓。

具体的说,在进行浇筑时,首先将上模具套接于下模具上方,将上模具内壁弧面以及凸口与下模具底面的凹面以及凹槽相匹配,在将上模具底部下卡钉与下模具4底部下卡槽相匹配进行限位防止其上模具与下模具产生偏移;然后,再将外套套接于上模具外缘,之后再将卡套套接于外套外缘;最后,再将上盖盖在外套上方,上盖上的上卡钉与外套上的上卡槽相匹配,之后通过旋转拉紧螺栓将卡套进行锁死固定;完成上述组装之后,由于上模具与下模具存有间隙,因此,将锡液通过浇注口浇筑进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最后在上盖实施冲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冲压分为间断性冲压以及持续性压制,其中,间断性冲压需要进行不低于25min,在此期间3min冲压一次为最佳情况;持续性压制时间不低于15min;最后冲压结束后,首先打开卡套,再将上盖移除,之后在依次移除外套以及上模具完成整体杯型的制作工艺。由于本实用新型模具下模具采用的是圆柱体结构,底部对称设置有弧面与凸口,使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制作酒杯工艺中最为困难的“方中带圆”技术,提高了相对的生产量。

优选的,所述卡耳包括若干上卡耳以及若干下卡耳,上卡耳与下卡耳之间设置有拉紧螺栓,卡套1内壁设置有波浪纹。在具体使用中,采用若干上卡耳与下卡耳之间的配合以及拉紧螺栓的设置,能够将拉力最大化,从而防止浇筑工艺中出现位移现象,最后,由于卡套内壁设置有波浪纹能够防止在卡和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外缘还设置有补充层,上模具采用多层结构设置包括缓冲层,缓冲层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层,在使用过程中,上模具与上盖之间相匹配,上盖受到冲力时,上模具也会受到相应的冲力,缓冲层与加强层的设计能够较大程度的稳定上模具受到的力提高上模具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上盖5上还设置有中心沉台以及斜面,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30°;这样的设计在浇筑过程中,能够将浇筑的锡水随着斜面的方向进行引流,防止在浇筑时你给是出现驻液的现象,同时,在冲压时,能够挤压斜面将多余的锡液进行压铸,降低废料。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为圆柱体且模体顶部设置有圆角,下模具与中心沉台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方设置有减震层。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为长方体且上方设置有顶面,顶面为平面或者斜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外套上设置与补充层相匹配的调节层,补充层由若干纸片组合而成,调节层为橡胶凸台,通过橡胶凸台与补充层之间挤压过盈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微调,同时稳定性更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解决了现有酒杯制作工艺中最为困难的“方中带圆”工艺技术,用模具取代常规的人工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再者,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需求,修改摩擦表面的花纹,能够将浇筑和雕刻一体完成;最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降低废料产生,降低材料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卡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展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套张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下模具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套,2、卡耳,3、上模具,4、下模具,5、上盖,6、减震层,7、外套;

21、卡孔,22、波浪纹,23、拉紧螺栓,24、下卡耳,25、上卡耳,31、缺口,32、补充层,33、下卡钉,34、加强层,35、缓冲层,36、浇注口,301、沉台,302、摩擦面,38、凹面,39、凹槽,41、下模具底面,42、圆角,43、顶面,44、弧面,45、下卡槽,46、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酒杯套件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4以及套接于下模具4上方的上模具3,上模具3与下模具4之间存有间隙;下模具4顶部设置有上盖5,上盖5直径大于下模具4直径,上模具3外缘套接有外套7,上盖5与外套7顶部相匹配;下模具底面41与上模具3底部相匹配,下模具底面41与上模具3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弧面44以及凸口46,弧面44与凸口46相对于下模具4对称设置于下模具底面41两侧,上模具3内壁设置有与弧面44以及凸口46相匹配的凹面38以及凹槽39,上模具3具有缺口31且上模具3顶部设置有浇注口36,上模具3内壁还设置有摩擦面302以及沉台301;上盖5上设置有上卡钉51,外套7上设置有上卡槽71,上卡钉51与上卡槽71相匹配;下模具4底部设置有下卡槽45,上模具3底部设置有下卡钉33,下卡钉33与下卡槽45相匹配,外套7外缘套接有卡套1,卡套1上设置有卡耳2,卡耳2上设置有卡孔21,卡孔21之间设置有拉紧螺栓23。

所述卡耳2包括若干上卡耳25以及若干下卡耳24,上卡耳25与下卡耳24之间设置有拉紧螺栓23,卡套1内壁设置有波浪纹22。在具体使用中,采用若干上卡耳25与下卡耳24之间的配合以及拉紧螺栓23的设置,能够将拉力最大化,从而防止浇筑工艺中出现位移现象,最后,由于卡套1内壁设置有波浪纹22能够防止在卡和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所述上模具3外缘还设置有补充层32,上模具3采用多层结构设置包括缓冲层35,缓冲层35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层34,在使用过程中,上模具3与上盖5之间相匹配,上盖5受到冲力时,上模具3也会受到相应的冲力,缓冲层35与加强层34的设计能够较大程度的稳定上模具3受到的力提高上模具3使用寿命。所述上盖5上还设置有中心沉台57以及斜面53,斜面5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30°;这样的设计在浇筑过程中,能够将浇筑的锡水随着斜面的方向进行引流,防止在浇筑时你给是出现驻液的现象,同时,在冲压时,能够挤压斜面53将多余的锡液进行压铸,降低废料。所述下模具4为圆柱体且模体顶部设置有圆角42,下模具4与中心沉台57相匹配。所述上盖5上方设置有减震层6。所述外套7上设置与补充层32相匹配的调节层72,补充层32由若干纸片组合而成,调节层72为橡胶凸台,通过橡胶凸台与补充层32之间挤压过盈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微调,同时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将实施例1中,下模具4的结构修改为长方体且上方设置有顶面43,顶面43为平面或者斜面;再次进行浇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进行浇筑前,首先将上模具3套接于下模具4上方,将上模具3内壁弧面44以及凸口46与下模具底面41的凹面38以及凹槽39相匹配,在将上模具3底部下卡钉33与下模具4底部下卡槽45相匹配进行限位防止其上模具3与下模具4产生偏移;然后,再将外套7套接于上模具3外缘,之后再将卡套1套接于外套7外缘;最后,再将上盖5盖在外套7上方,上盖5上的上卡钉51与外套7上的上卡槽71相匹配,之后通过旋转拉紧螺栓23将卡套1进行锁死固定;完成上述组装之后,由于上模具3与下模具4存有间隙,因此,将锡液通过浇注口36浇筑进入上模具3与下模具4之间,最后在上盖5实施冲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冲压分为间断性冲压以及持续性压制,其中,间断性冲压需要进行不低于25min,在此期间3min冲压一次为最佳情况;持续性压制时间不低于15min;最后冲压结束后,首先打开卡套1,再将上盖5移除,之后在依次移除外套7以及上模具3完成整体杯型的制作工艺。由于本实用新型模具下模具4采用的是圆柱体结构,底部对称设置有弧面44与凸口46,使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制作酒杯工艺中最为困难的“方中带圆”技术,提高了相对的生产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