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5729发布日期:2020-11-04 00:1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机械零件上的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还有些是焊接挤出的残料。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领域中,对机械零件制造精度要求的提高和机构设计的微型化,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毛刺的存在将导致整个机械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使可靠性、稳定性降低。当存在毛刺的机器做机械运动或震动时,脱落的毛刺会造成机器滑动表面过早磨损、噪音增大,甚至使机构卡死,动作失灵;某些电气系统在随主机运动时,会因毛刺脱落而造成回路短路或使磁场受到破坏,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对于液压系统元件,如果毛刺脱落,毛刺将存在于各液压元件微小的工作间隙内,造成滑阀卡死、使回路或滤网堵塞而造成事故,还会引起流体紊流或层流,降低系统的工作性能。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工人们常常需要对小型零件用修边刀或者砂片等对金属铸件进行去毛刺工作,但是去毛刺效率不仅低下,而且存在毛刺划伤工人的问题,对大型的零件常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去毛刺,但是去毛刺的大型机械常常不易移动携带,需要搬运大型零件,加深了工人的身体负担。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通过移动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携带此装置,通过启动电机来使第三板带动磨砂颗粒对毛刺进行磨削动作,使毛刺快速的被去除,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远离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外部滚动连接有第一空心体,所述第一空心体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远离第一空心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外壁一侧贯穿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杆远离第一杆一端贯穿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杆远离第一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板,通过启动电机带动第一板,第一板带动第一圆柱,第一圆柱带动第一空心体,第一空心体带动第一杆,第一杆带动第二杆,第二杆带动第三板来实现预期的运动轨迹,完成去毛刺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内部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杆贯穿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杆对称分布于第一空心体外壁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对称分布于第二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磨砂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移动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携带此装置,灵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此装置较为小巧,方便储存和运输,通过启动电机来使第三板带动磨砂颗粒对毛刺进行磨削动作,使毛刺快速的被去除,相对于人工来去除毛刺,不仅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避免了毛刺将人划伤的危险,此装置不仅操作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电机、3第一板、4第一圆柱、5第一空心体、6第一杆、7第二杆、8第二板、9第一滑槽、10第三板、11移动把手、12第一限位杆、13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金属铸件加工用的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板3,所述第一板3远离电机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4,所述第一圆柱4外部滚动连接有第一空心体5,所述第一空心体5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杆6,所述第一杆6远离第一空心体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7,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板8,所述第二板8外壁一侧贯穿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二杆7远离第一杆6一端贯穿第一滑槽9,所述第二杆7远离第一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板10,通过电机2作为动力代替人工动力,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使用效率。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11,通过移动把手11方便此装置的移动和操作,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2,所述第一限位杆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两个第一限位杆12对第一杆6起到了支撑和限位左右;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杆12内部开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一杆6贯穿第二滑槽13,所述第一杆6与第二滑槽13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滑槽13使得第一杆6的运动轨迹被固定,方便第三板10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杆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杆6对称分布于第一空心体5外壁两侧,通过两个第一杆6,使得对第三板10的连接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9对称分布于第二板8两侧,通过第一滑槽9,使得第二杆7的运动轨迹被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磨砂颗粒,通过磨砂颗粒的往复运动,使金属表面的毛刺被打磨掉;

实施方式具体为:用手握着移动把手11,将此装置移动到所需去毛刺的金属铸件上,然后使第三板10的底部与待加工表面贴合,通过移动把手11可以很方便的携带此装置,灵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此装置较为小巧,方便储存和运输,之后启动电机2,电机2输出轴带动第一板3绕电机2输出轴转动,第一板3带动第一圆柱4绕电机2输出轴转动,第一圆柱4带动第一空心体5左右往复运动,第一空心体5带动第一杆6左右往复运动,第一杆6带动第二杆7左右往复运动,第二杆7带动第三板10左右往复运动,第三板10带动底部的磨砂颗粒对金属表面的毛刺进行磨削,完成金属表面的去毛刺步骤,通过启动电机2来使第三板10带动磨砂颗粒对毛刺进行磨削动作,使毛刺快速的被去除,相对于人工来去除毛刺,不仅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避免了毛刺将人划伤的危险,此装置不仅操作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低,当一个表面的毛刺去掉后可以通过移动把手11将此装置换个表面继续进行工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人们常常需要对小型零件用修边刀或者砂片等对金属铸件进行去毛刺工作,但是去毛刺效率不仅低下,而且存在毛刺划伤工人的问题,对大型的零件常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去毛刺,但是去毛刺的大型机械常常不易移动携带,需要搬运大型零件,加深了工人的身体负担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用手握着移动把手11,将此装置移动到所需去毛刺的金属铸件上,然后使第三板10的底部与待加工表面贴合,之后启动电机2,电机2输出轴带动第一板3绕电机2输出轴转动,第一板3带动第一圆柱4绕电机2输出轴转动,第一圆柱4带动第一空心体5左右往复运动,第一空心体5带动第一杆6左右往复运动,第一杆6带动第二杆7左右往复运动,第二杆7带动第三板10左右往复运动,第三板10带动底部的磨砂颗粒对金属表面的毛刺进行磨削,完成金属表面的去毛刺步骤,当一个表面的毛刺去掉后可以通过移动把手11将此装置换个表面继续进行工作。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