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微合金化BN系Rel≥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及生产方法_2

文档序号:8277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Si :主要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钢的强度,但过高的硅含量会恶化钢的冷变形能力, 且其脱氧产物具有较高硬度,切削过程对刀具磨损严重,因此本发明硅含量设计为〇. 40? 〇? 60%,优选地为 0? 41 ?0? 57 %。
[0023] Mn :在铁素体中,Mn的固溶强化作用仅次于P和Si,可以提高钢材强度,并且不会 显著恶化钢的变形能力,但含量低于0. 80%时,其强化效果不明显;Mn还能与S反应生成 MnS夹杂提高钢材切削性能,并能防止导致热脆性的低熔点FeS在晶界析出,同时MnS夹 杂还可以成为BN夹杂形核核心,降低BN夹杂析出所需吉普斯自由能,增加BN夹杂析出数 量,从而提高钢材的切削性能。因此,本发明锰含量设计为1. 2?1. 5%,优选地为1. 25? 1. 47%。
[0024] P :P能强化铁素体相,但P对钢材性能而言是有害元素,理论上要求其含量越低越 好,才能保证本发明钢的性能。
[0025] S :钢中硫与锰可形成的MnS夹杂可作为BN夹杂形核核心,提高BN夹杂形核率,增 加钢中BN夹杂数量,但过多的MnS夹杂会增大钢材性能的各向异性,严重限制钢材的应用。
[0026] N :钢中N与B反应生成有利于改善切削性能的BN有利夹杂,且通过V (C、N)的生 成实现钒微合金化提高钢材强度的目的,因此钢中需要适量的N含量,但若N含量过多,会 恶化钢材力学性能并降低钢材成材率。因此,本发明氮含量设计为〇. 03?0. 05%,优选地为 00. 037 ?0? 048 % 或 0? 040 ?0? 050%。
[0027] B :B的添加是为形成BN夹杂,以改善钢材切削性能。钢中B含量过低,难以生成 足够量的BN夹杂,过高则极易恶化钢材韧性且不利于钢材推广应用。因此本发明B含量设 计为0. 01?0. 02 %,优选地为0. 015?0. 02 %。
[0028] A1 :铝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一定量的铝有利于促进BN夹杂的析出,但过量的A1 会影响钢材力学性能,降低钢材切削性能。因此,本发明铝含量设计为〇. 01?〇. 03%,优选 地为 0? 018 ?0? 028 %。
[0029] V :作为提高钢材强度的微合金化元素加入,钒在奥氏体中固溶温度较低,但扩散 速度快,在加热和均热阶段,沉淀物发生溶解,在热加工期间保持溶解状态,而随后冷却时 弥散沉淀析出使钢的强度增加,但过多的钒会增加冶炼成本且对钢的进一步强化效果不明 显。因此,本发明钒含量设计为0. 1?0. 15%,优选地为0. 12?0. 15% ;当钒含量设计为 0? 04 ?0? 08%,优选地为 0? 051 ?0? 070%。
[0030] Ti :作为提高钢材强度的微合金化元素加入,钛的碳氮化物弥散沉淀析出能细化 晶粒,使钢的强度增加,但过多的钛会增加冶炼难度。因此,本发明钛含量设计为〇. 02? 〇? 04%,优选地为 0? 02 ?0? 03%。
[003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利用BN夹杂能显著改善钢材切削性能且对力学性能 无影响的特点,研发出一种强度高非调质的BN型易切削钢。其与硫系易切削钢相比,具 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与铅系易切削钢相比,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与稀有金属系易切削钢比, 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采用钒微合金化,热轧态性能达到:抗拉强度 彡1200MPa,屈服强度彡850MPa、延伸率A彡15%、断面收缩率Z彡20%兼具优良切削性能。
【附图说明】
[0032] 图1本发明钢中BN的分布图(200X); 图2为本发明钢断屑性能情况图; 图3为对比例1钢种的断屑性能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表1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取值列表; 表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列表; 表3为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力学及切削性能检测情况列表。
[0034] 本发明各实施例按照以下步骤生产: 1) 冶炼并连铸成述; 2) 对方坯加热,控制加热温度为1150?1250°C,保温时间120?150min ; 3) 热轧成棒钢:控制粗轧开轧温度在1100?1200°C ;控制精轧终轧温度在750? 850。。; 4) 进行穿水冷却,在冷却速度为20?120°C /min下冷却到300?500°C ; 5) 经打捆后入坑进行缓冷,冷却至室温。
[0035] 表1本发明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取值列表(wt%)
【主权项】
1. 钒微合金化BN系Rel彡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 0? 30 ?0? 50 %、Si :0? 40 ?0? 60 %、Mn :1. 2 ?1. 5 %、P 彡 0? 015 %、S 彡 0? 015 %、N :0? 03 ? 0. 05 %、B :0. 01 ?0. 02 %、A1 :0. 01 ?0. 03 %、V :0. 1 ?0. 15 %,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 杂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进一步地为:C :0. 41?048 %、Si :0. 41?0. 57 %、Mn :1. 25? 1. 47%、P 彡 0? 015 %、S 彡 0? 015 %、N :0? 037 ?0? 048 %、B :0? 015 ?0? 02 %、A1 :0? 018 ? 0. 028 %、V :0. 12 ?0. 15 %。
3. 钒微合金化BN系Rel彡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C :0? 30 ?0? 50%、Si :0? 40 ?0? 60%、Mn :1. 2 ?1. 5%、P 彡 0? 015%、S 彡 0? 015%、N :0? 03 ? 0? 05%、B :0? 01 ?0? 02%、A1 :0? 01 ?0? 03%、V :0? 04 ?0? 08%、Ti :0? 02 ?0? 04%,其余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35?0. 45%。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B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15?0. 020%。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40?0. 050%。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V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51?0. 070%。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 > 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特征在 于:T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 020?0. 030%。
9. 生产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钒微合金化BN系Rel彡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的方 法,其步骤: 1) 冶炼并连铸成述; 2) 对方坯加热,控制加热温度为1150?1250°C,保温时间120?150min ; 3) 热轧成棒钢:控制粗轧开轧温度在1100?1200°C ;控制精轧终轧温度在750? 850。。; 4) 进行穿水冷却,在冷却速度为20?120°C /min下冷却到300?500°C ; 5) 经打捆后入坑进行缓冷,冷却至室温。
【专利摘要】钒微合金化BN系Rel≥1200MPa非调质易切削钢,其组分及wt%为:C:0.30~0.50%、Si:0.40~0.60%、Mn:1.2~1.5%、P≤0.015%、S≤0.015%、N:0.03~0.05%、B:0.01~0.02%、Al:0.01~0.03%、V:0.1~0.15%;工艺:冶炼并连铸成坯;对方坯加热;热轧成棒钢;穿水冷却;经打捆后入坑进行缓冷至室温。本发明利用BN夹杂能显著改善钢材切削性能且对力学性能无影响的特点而研发。其与硫系易切削钢相比,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与铅系易切削钢相比,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与稀有金属系易切削钢比,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市场应用前景广阔;采用钒微合金化,钢板热轧态性能达到:抗拉强度≥1200MPa,屈服强度≥850MPa、延伸率A≥15%、断面收缩率Z≥20%兼具优良切削性能。
【IPC分类】C22C38-12
【公开号】CN104593667
【申请号】CN201410481630
【发明人】张帆, 吴杰, 徐志, 周新龙, 罗国华, 刘婳, 王媛, 龙莉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