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402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锻造退火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的锻造过程中的退火其一般是将工件通过辊体输送进入退火设备中,依次通过预热区、加热区、快冷区、球化退火区和冷却区,进行退后,然后通过下料装置下料,其中预热区、加热区、快冷区、球化退火区和冷却区中均是通过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和冷却等,完成后的气体作为废气进行处理排出,其中的气体的热量的利用率低,产生的能量浪费多。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它可以将预热区前部的冷却通入冷却区进行利用,而冷却区前部的热气进入预热区的后部提供预热,同时,其将快冷区中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热气通入上料台的工件上,从而使得工件先预热,除工件湿气,其气体的热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
[0004]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05]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包括上料台、退火炉主体和下料装置,所述退火炉主体由前至后依次设有预热区、加热区、快冷区、球化退火区和冷却区,上料台在预热区的前方,下料装置在冷却区的后方;
[0006]所述预热区的前端上方设有冷风出风口,预热区的前端上部固定有抽冷风风机,抽冷风风机的进风口与冷风出风口相通,所述预热区的后端上方设有热风进风口 ;
[0007]所述快冷区的外壳体上固定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的换热管伸入快冷区中,换热装置的进风端上通接有进风通风机,换热装置的出风口通接第一出风管,第一出风管的端部延伸至上料台的下方并对着上料台上的推料箱;
[0008]所述冷却区的前端具有热风抽气孔,冷却区的后端具有冷风进风口,冷却区的前端上方固定有抽热风风机抽热风风机的进风口与热风抽气孔相通,抽热风风机的出风孔上通接有第二出风管,第二出风管通接热风进风口 ;
[0009]所述抽冷风风机的出风口通接第三出风管,第三出风管通接冷风进风口。
[0010]所述快冷区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快冷区中并固定有转动叶轮。
[0011]所述快冷区的顶部中部具有电机固定通孔,电机固定通孔的侧壁上固定有多块隔热板,电机固定座插套在电机固定通孔中并固定在隔热板上,电机固定座的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多个中间隔热板,中间隔热板在电机固定通孔中。
[0012]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中部具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电机支撑架,转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撑架上,电机支撑架的下部固定有冷却循环块体,冷却循环块体的中部具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上下两侧壁上具有凹槽,密封圈嵌套在凹槽中,轴套插套在连接通孔中,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套在轴套中,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嵌套有两个密封环,密封环弹性压靠在轴套上,两个密封环之间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上的环形凹槽中填充有润滑油;
[0013]冷却循环块体的连接通孔的中部侧壁上的两侧成型有进油通孔和出油通孔,连接通孔的中部侧壁与轴套之间具有油液腔体,进油通孔和出油通孔与油液腔体相通,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进油通孔和出油通孔相通,进油管和出油管通接储油箱的底板,储油箱的顶部上具有进油口,进油口上固定堵头,储油箱固定在快冷区的顶部外壁上,进油管上设有开关阀体。
[0014]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插套有上轴套和轴套,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壁固定在电机支撑架中,轴套的内圈夹持在上轴套与轴套之间,上轴套的上端面压靠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具有的径向延伸部的端面上,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中部外壁嵌套有卡簧,轴套的下端面压靠在卡簧上。
[0015]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总进气管体,总进气管体的进风端通接有进风通风机,总进气管体上通接有多个换热管体,换热管体组成上下两排伸入快冷区并处于快冷区的中部辊体的上方和下方处。
[0016]所述换热管体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内管体插套在外管体中并与外管体通接,内管体通接总进气管体,外管体通接在第一出风管上。
[0017]所述冷却区中设有水冷换热装置,水冷换热装置包括水冷总管,水冷总管的进液端通接水管,水冷总管上通接有多个水冷内管,水冷内管插套在水冷外管中并与水冷外管通接,水冷外管通接排水管,水冷外管伸入冷却区中,所有水冷外管排列呈上下两排处于冷却区中的中部辊体的上方和下方处。
[0018]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将预热区前部的冷却通入冷却区进行利用,而冷却区前部的热气进入预热区的后部提供预热,同时,其将快冷区中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热气通入上料台的工件上,从而使得工件先预热,除工件湿气,其气体的热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
[0020]同时,其在快冷区中设有转动电机和转动叶轮进行快速冷却,而且对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循环冷却和润滑,从而提高转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
[0021]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的快冷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的冷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水冷换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预热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9]实施例,见如图1至8所示,一种退火炉交换系统,包括上料台10、退火炉主体20和下料装置30,所述退火炉主体20由前至后依次设有预热区1、加热区2、快冷区3、球化退火区4和冷却区5,上料台10在预热区I的前方,下料装置30在冷却区5的后方;
[0030]所述预热区I的前端上方设有冷风出风口 11,预热区I的前端上部固定有抽冷风风机12,抽冷风风机12的进风口与冷风出风口 11相通,所述预热区I的后端上方设有热风进风口 13 ;
[0031]所述快冷区3的外壳体上固定有换热装置6,换热装置6的换热管61伸入快冷区3中,换热装置6的进风端上通接有进风通风机62,换热装置6的出风口通接第一出风管63,第一出风管63的端部延伸至上料台10的下方并对着上料台10上的推料箱100 ;
[0032]所述冷却区5的前端具有热风抽气孔51,冷却区5的后端具有冷风进风口 52,冷却区5的前端上方固定有抽热风风机53,抽热风风机53的进风口与热风抽气孔51相通,抽热风风机53的出风孔上通接有第二出风管54,第二出风管54通接热风进风口 13 ;
[0033]所述抽冷风风机12的出风口通接第三出风管14,第三出风管14通接冷风进风口52。
[0034]进一步的说,所述快冷区3的顶部固定有转动电机31,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伸入快冷区3中并固定有转动叶轮32。
[0035]进一步的说,所述快冷区3的顶部中部具有电机固定通孔33,电机固定通孔33的侧壁上固定有多块隔热板34,电机固定座35插套在电机固定通孔33中并固定在隔热板34上,电机固定座35的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多个中间隔热板36,中间隔热板36在电机固定通孔33中。
[0036]进一步的说,所述电机固定座35的中部具有连接板351,连接板351上固定有电机支撑架352,转动电机31固定在电机支撑架352上,电机支撑架352的下部固定有冷却循环块体37,冷却循环块体37的中部具有连接通孔371,连接通孔371的上下两侧壁上具有凹槽372,密封圈373嵌套在凹槽372中,轴套374插套在连接通孔371中,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插套在轴套374中,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嵌套有两个密封环,密封环弹性压靠在轴套374上,两个密封环之间的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外壁上的环形凹槽中填充有润滑油;
[0037]进一步的说,冷却循环块体37的连接通孔371的中部侧壁上的两侧成型有进油通孔375和出油通孔376,连接通孔371的中部侧壁与轴套374之间具有油液腔体377,进油通孔375和出油通孔376与油液腔体377相通,进油管378和出油管379分别与进油通孔375和出油通孔376相通,进油管378和出油管379通接储油箱38的底板,储油箱38的顶部上具有进油口 381,进油口 381上固定堵头,储油箱38固定在快冷区3的顶部外壁上,进油管378上设有开关阀体。
[0038]进一步的说,所述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插套有上轴套311和轴套374,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轴承312,轴承312的外壁固定在电机支撑架352中,轴套374的内圈夹持在上轴套11与轴套374之间,上轴套311的上端面压靠在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的上端具有的径向延伸部的端面上,转动电机31的输出轴的中部外壁嵌套有卡簧313,轴套374的下端面压靠在卡簧313上。
[0039]进一步的说,所述换热装置6包括总进气管体64,总进气管体64的进风端通接有进风通风机62,总进气管体64上通接有多个换热管体61,换热管体61组成上下两排伸入快冷区3并处于快冷区3的中部辊体的上方和下方处。
[0040]进一步的说,所述换热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