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17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0002]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满足各种零件干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对于亚共析钢,该法又称亚临界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0003]目前市场上的淬火夹具都是固定的无法灵活的进行多方位,多方向,多角度的淬火工作,从而无法全面达到操作中的要求,增加了淬火工作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淬火操作中的危险系数。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以解决加工过程中固定不紧,操作不灵活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包括圆柱形本体,该本体上开有凹槽,所述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圆形调整口,每个调整口下方的本体上开有长方形的调整槽;
[0007]所述本体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支承杆,该支承杆支承在所述支承盘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贯穿在转盘的中心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铰接杆的上端铰接,该铰接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承盘的中心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盘的下端面设有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滚轮。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具有以下优势:
[0012]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结构简单,原理简便,利用套筒上设置的凹槽,将部件夹紧,同时凹槽设置能够满足金属弹性,使得在受力时具有足够的伸缩空间,能够将部件夹紧,使得淬火部件的加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本体,2-支撑杆,3-转盘,4-铰接杆,5-支承盘,6_滚轮,7_调整□,8-调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包括圆柱形本体1,该本体上开有凹槽,所述本体I外壁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圆形调整口 7,每个调整口 7下方的本体I上开有长方形的调整槽8 ;
[0019]所述本体I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支承杆2,该支承杆2支承在所述支承盘5上。
[0020]所述支撑杆2贯穿在转盘3的中心处。
[0021]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与铰接杆4的上端铰接,该铰接杆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承盘5的中心处。
[0022]所述支承盘5的下端面设有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滚轮6。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本体(I),该本体上开有凹槽,所述本体(I)外壁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圆形调整口(7),每个调整口(7)下方的本体(I)上开有长方形的调整槽(8); 所述本体(I)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支承杆(2),该支承杆(2)支承在所述支承盘(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贯穿在转盘(3)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与铰接杆(4)的上端铰接,该铰接杆(4)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承盘(5)的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盘(5)的下端面设有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滚轮(6)。
【专利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包括圆柱形本体,该本体上开有凹槽,所述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圆形调整口,每个调整口下方的本体上开有长方形的调整槽;所述本体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支承杆,该支承杆支承在所述支承盘上;所述支撑杆贯穿在转盘的中心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铰接杆的上端铰接,该铰接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承盘的中心处;所述支承盘的下端面设有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滚轮。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淬火部件的夹持工装结构简单,原理简便,利用套筒上设置的凹槽,将部件夹紧,同时凹槽设置能够满足金属弹性,使得在受力时具有足够的伸缩空间,能够将部件夹紧,使得淬火部件的加工精度高。
【IPC分类】C21D1/62
【公开号】CN105132644
【申请号】CN201510579060
【发明人】王宝平, 曹家兴
【申请人】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