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造薄带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7127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机中的操作铸造位置,并在要更换铸造辊时容易作为铸造辊的单元从铸造位置 移除。没有期望的辊匣的特定构造,只要它执行便于铸造辊的运动和定位的功能即可,如在 此描述的。
[0034] 参照图1和2,用于连续铸造薄金属带的铸造设备包括一对相对旋转的铸造辊12, 其具有铸造表面12A,所述铸造表面横向定位以在其间形成辊隙18。熔融金属从浇斗13通过 浇口盘14,然后通过护罩15传送到过渡件16,并然后传送到定位在辊隙18之上铸造辊之间 的金属传送喷嘴17或者芯部喷嘴。如此传送的熔融金属形成支撑在辊隙上方、铸造辊12的 铸造表面12A之上的熔融金属的铸造池19。这个铸造池19在铸造辊12的两端被一对侧封闭 件或侧挡板20(图2中以虚线示出)封闭在铸造区域中。铸造池19的上表面(通常称为"弯月" 液面)可以升高到传送喷嘴17的下端之上,使得传送喷嘴的下端浸入到铸造池19中。铸造区 域包括附加到铸造池19之上的保护气氛,以阻止在铸造区域内熔融金属的氧化。
[0035]传送喷嘴17由耐火材料,如氧化铝石墨制成。传送喷嘴17可以具有一系列流动通 道,所述一系列流动通道适于产生熔融金属沿着辊的适当低速度的排放,并且适于将熔融 金属传送到铸造池19中,而不直接冲击在辊表面上。侧挡板20由强耐火材料制成并适于接 合辊的端部,以形成用于熔融金属池的端部封闭件。侧挡板20可以通过液压缸或其他致动 器(未示出)的致动而移动,以将侧板带到与铸造辊的端部相接合。
[0036]现在参照图1,浇斗13典型地是支撑在旋转塔40上的传统构造。为了金属传送,浇 斗13在铸造位置定位在可移动浇口盘14之上,以用熔融金属填充浇口盘。可移动浇口盘14 可以定位在浇口盘小车66上,该浇口盘小车能够将浇口盘从加热站移动到铸造站,在所述 加热站,所述浇口盘被加热到接近铸造温度。浇口盘导引件定位在浇口盘小车66之下,以使 得可移动浇口盘14能够从加热站移动到铸造站。浇口盘小车66可以包括框架,该框架适于 升高和降低浇口盘小车66上的浇口盘14。浇口盘小车66在加热位置和铸造站之间移动。浇 口盘导引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安装在辊匣11上的铸造辊12的高度上架空,用于浇口盘在 加热站和铸造位置之间的运动。
[0037] 可移动浇口盘14可以配装有滑动闸门25,该滑动闸门由伺服机构致动,以允许熔 融金属从浇口盘14通过滑动闸门25流出,并然后通过耐火的出口护罩15到达铸造位置的过 渡件或分配器16。分配器16由耐火材料,如例如氧化镁(MgO)制成。从分配器16,熔融金属流 动到定位在铸造辊12之间、辊隙18之上的传送喷嘴17。
[0038] 铸造辊12被内部水冷却,使得随着铸造辊12相对旋转,随着铸造表面在铸造辊12 的每一圈与铸造池19相接触地移动并通过铸造池19移动而壳固化在铸造表面12A上。壳在 铸造辊之间的辊隙18处被带到一起以产生从辊隙向下传送的固化薄铸造带产品21。图1示 出在第一外壳27内生产薄铸造带21的双辊铸造机,其中带穿过导引台30到夹持辊支架31, 该夹持辊支架31包括夹持辊31A。
[0039]如图3中所示,在离开夹持辊支架31时,薄铸造带穿过第二外壳68/76到达热乳机 32,该热乳机32包括一对工作辊32A和支承辊32B,在此,铸造带被热乳以将带减小到期望厚 度,改进带表面并提高带平面度。然后,被乳制的带穿行到输出辑道(run-out table)33,在 此,通过与水喷射器或其他适当装置(未示出)供给的水接触并通过对流和辐射而被冷却。 在任何情况下,被乳制的带然后穿过具有辊91A的第二夹持辊支架91,以向带提供张力,并 然后到达卷绕器。
[0040]在铸造操作开始时,随着铸造条件稳定,典型地产生一小段长度的不完美带。在建 立连续铸造之后,铸造辊稍微移开,并然后再次带到一起,以导致带的这个前导端部被断 开,形成随后铸造带的干净的起头端部。不完美的材料落入废渣接收器26,该废渣接收器在 废渣接收器导引件上可移动。废渣接收器26位于双辊铸造机之下的废渣接收位置,并且形 成密封的第一外壳27的零件,如下面描述的。此时,通常从枢轴29向第一外壳27的一侧向下 悬挂的水冷围板28被摆动到位,以将铸造带21的干净端部导引到导引台30上,在此,带被供 给通过夹持辊支架31。围板28然后退回到其悬挂位置,以允许在带穿行到导引台30之前,铸 造带21以环形(图1中所示)悬挂在铸造辊之下、第一外壳27之内,在导引台30,铸造带与一 系列导引辊接合。
[0041]第一外壳27典型地是水冷的。密封的第一外壳27通过多个单独的壁区段形成,该 壁区段在各种密封连接处配合到一起以形成允许控制外壳内的气氛的连续外壳。另外,废 渣接收器26能够与第一外壳27附接,使得第一外壳能够支持铸造位置中的铸造辊12正下方 的保护性气氛。第一外壳27包括在外壳的下部部分、下部外壳部分44内的开口,提供了废渣 从外壳27穿行到处于废渣接收位置的废渣接收器26的出口。下部外壳部分44可以作为第一 外壳27的一部分向下延伸,所述开口定位在处于废渣接收位置的废渣接收器26之上。
[0042]边沿部分45可以围绕下部外壳部分44的开口,并可以可移动地定位在废渣接收器 之上,能够密封地接合和/或附接处于废渣接收位置的废渣接收器26。边沿部分45与废渣接 收器26的上边缘选择性接合,这示意性地呈矩形形式,使得废渣接收器可以与第一外壳27 密封接合,并且按需要远离或者以其他方式脱离废渣接收器移动。
[0043]下部板可以操作性定位在下部外壳部分44内或附近,以允许在废渣接收器26从废 渣接收位置移动时进一步控制外壳内的气氛并在废渣接收器被变成另一个的同时提供连 续铸造的机会。当边沿部分与废渣接收器脱开时,下部板可以可操作地定位在第一外壳27 内,适于关闭外壳的下部部分(或下部外壳部分)的开口。然后,在边沿部分45密封地接合废 渣接收器以使得废渣材料能够向下穿过第一外壳27而进入废渣接收器26内时,下部板可以 退回。下部板可以成两个板部分,可枢转地安装,以在退回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或者 可以按需要为一个板部分。多个致动器(未示出),如伺服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和旋转 致动器,可以适当地定位在第一外壳27的外侧,其适于将任何构造的下部板在关闭位置和 退回位置之间移动。当密封时,第一外壳27和废渣接收器26被填充期望气体,如氮气,以减 小外壳内的氧的量,并提供铸造带的保护气氛。
[0044] 第一外壳27可以包括上部卡环部分(未示出),该上部卡环部分支持在铸造位置的 铸造辊正下方的保护性气氛。上部卡环部分可以在适于支持铸造辊正下方的保护性气氛的 延伸位置和使得上盖能够覆盖外壳27的上部部分的开口位置之间移动。当辊匣11处于铸造 位置时,通过一个或多个致动器(未示出),如伺服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和旋转致动器, 上部卡环部分移动到延伸位置,封闭了邻近铸造辊12的容纳部分(如图2中所示)和第一外 壳27之间的空间。所述上部卡环部分可以是水冷的。
[0045] 上盖可以可操作地定位在第一外壳27的上部部分之内或附近,能够通过一个或多 个致动器,如伺服机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和旋转致动器,在覆盖所述外壳的关闭位置和 使铸造带能够从辊隙向下铸造到第一外壳27内的退回位置之间移动。当上盖处于关闭位置 时,辊匣11可以从铸造位置移动,而外壳内的保护性气氛没有明显损失。这能够利用辊匣使 铸造辊能够快速更换,这是因为关闭上盖使得外壳内的保护性气氛能够被保存,使得它不 必被更换。
[0046] 铸造辊12通过安装在主机架上的电动机和变速器(未示出)经驱动轴而相对旋转。 铸造辊12具有铜外周壁,该外周壁被形成有内部的一系列纵向延伸和圆周间隔开的水冷通 道,该水冷通道通过辊端部从轴部分内的水供给管道供给冷却水,而水供给管道通过旋转 接头(未示出)连接到水供给软管。铸造辊12可以直径在大约450和650毫米之间。可替代的 是,铸造辊12可以在直径上达到1200毫米或更大。铸造辊12的长度可以达到大约2000毫米 或更长,以便能够按需要生产大约2000毫米宽度或更宽的带产品,从而生产大约辊的宽度 的带产品。另外,铸造表面可以被纹理化有离散突起的分布,例如,随机离散的突起,如美国 专利第7,7073,565号中描述和要求保护的,并具有如在此所述的表面粗糙度的渐细分布。 铸造表面可以涂覆有铬、镍或其他铸造材料,以保护该纹理。
[0047]清洁刷36设置在一对铸造辊附近,使得清洁刷36的周边可以与铸造辊12的铸造表 面12A形成接触,以在铸造过程中从铸造表面清洁氧化物。清洁刷36定位在铸造辊附近铸造 区域的相对两侧处,在辊隙18和铸造辊与熔融金属铸造池19相接触地浸入保护性气氛处的 铸造区域之间。可选地,可以提供单独的清扫刷37,用于按需要进一步清洁铸造辊12的铸造 表面12A,例如,在铸造活动开始和结束时。
[0048]侧挡板20可以安装在板保持器上并由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