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78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内热串接石墨化炉是70年代发达国家用于石墨化电极生产的先进技术,80年代传入我国,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新进技术的同时,也结合我们石墨电极生产的实际,对该炉的部分结构有所创新和完善,使其得到广泛应用。2008年我们引进内连接式串接炉,内连电极(跨接电极)为活动极,即如图1所示。活动极跨接电极两端与正负导电电极固定极,由待石墨化的电极柱连接成供电回路,而且两固定极两个平面要求平行,且与活动极一个平面“绝对”平行,这时当活动极跨接电极两端受力时才可能与炉内带石墨化的电极间为正压力,分力“为零”或为最小,由于客观上两柱长绝对相等,而且有时还要装入多柱产品,要求四个力点平行是很难做到的。若偏差过大,在跨接电极的某一处就会产生正压力以外 的分力,对跨接电极有扭矩作用力,即“剪切力”,使跨接电极产生倾斜(如图1中虚线所示)。实际生产中跨接电极也经常产生断裂,轻则影响产品质量,重则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现有的内连电极材质为大规格800mmX IOOOmmX3600mm大型石墨电极或石墨块,要求其电阻率低,电阻值低,大电流通过后功率损失最小,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经过几年的生产过程其缺点有1.体积大,制造困难,尤其现在炉子向高功率方向发展,需要通过十几万、甚至二十、三十几万安培电流,要求其截面积更大;2.电极柱长差异大,易造成扭矩,即剪切力,易折断;3.长期使用烧损,氧化严重。因烧损氧化,电损增大;4.更换一次投资费用大;5.跨接电极与中间隔墙处易出现“电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其能够有效避免跨接电极断裂、电损、烧损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包括炉墙、位于炉墙内的中间隔墙、固定在所述炉墙第一侧的正负导电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墙第二侧的跨接电极;所述跨接电极包括用于与炉墙内待石墨化的两个电极柱分别连接的两个引出电极,该两个引出电极穿过所述炉墙延伸至炉墙之外;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弓I出电极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位于所述炉墙之外。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两个硬质的金属端部以及连接该两个金属端部的软金属带。所述金属端部和/或所述软金属带为铜。所述金属电极内设有冷却水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两柱间的连接,用导电电极引到炉外,用铜板及软铜叶做成金属连接板作为金属电极,一组炉一般备有1(Γ12台炉子,只需要一块可移动连接板,即可移动至需要通电的炉头前进行导电,可以节省投资,并且可以解决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


[0011]图1是现有内连接式U型串接石墨化炉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连接式U型串接石墨化炉的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标记说明[0014]100、炉墙;200、中间隔墙;300、正负导电电极;400、引出电极;500、金属端部; 600、带石墨化的电极柱;700、软金属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6]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包括炉墙100、位于炉墙100内的中间隔墙200、固定在所述炉墙第一侧的正负导电电极300、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墙第二侧的跨接电极;所述跨接电极包括用于与炉墙内待石墨化的两个电极柱600分别连接的两个引出电极400,该两个引出电极400穿过所述炉墙100延伸至炉墙100之外;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引出电极400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位于所述炉墙之外。其中引出电极为活动电极,可在炉墙内移动, 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待石墨化的电极柱稳定电性连接。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两个硬质的金属端部500以及连接该两个金属端部的软金属带 700。[0018]所述金属端部和/或所述软金属带为铜。[0019]金属电极有冷却水道,米用循环水冷却,电密不大于3A/cm2。为了调节柱长差异, 膨胀收缩差,于两块硬铜板(即金属端部)间用软铜带连接起来,软铜带起调节作用,用螺栓与炉子引出电极紧固起来,完成送电后再移到下一炉再紧固好送电,其移动可用专用吊具吊动,也可用专用轨道小车移动。[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包括炉墙、位于炉墙内的中间隔墙、固定在所述炉墙第一侧的正负导电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墙第二侧的跨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电极包括用于与炉墙内待石墨化的两个电极柱分别连接的两个引出电极,该两个引出电极穿过所述炉墙延伸至炉墙之外;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引出电极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位于所述炉墙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串接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包括两个硬质的金属端部以及连接该两个金属端部的软金属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串接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部和/或所述软金属带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串接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内设有冷却水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串接石墨化炉,包括炉墙、位于炉墙内的中间隔墙、固定在所述炉墙第一侧的正负导电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炉墙第二侧的跨接电极;所述跨接电极包括用于与炉墙内待石墨化的两个电极柱分别连接的两个引出电极,该两个引出电极穿过所述炉墙延伸至炉墙之外;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引出电极的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位于所述炉墙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化炉能够有效避免跨接电极断裂、电损、烧损等问题。
文档编号C01B31/04GK202829587SQ2012204976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陈凤辉 申请人:江苏舜天高新炭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