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秸秆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178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利用植物秸秆生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植物秸秆多用来作燃料或直接还田,随着合成燃料 的广泛应用,植物秸秆不再作为主要燃料使用,但直到现在秸 秆还田还作为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 种有机肥料是作物矿质养分的直接来源,也是改良土壤的重要 物质,还能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化性能,对提高土壤肥 力有一定的功效和好处,但在一定的时间内因秸秆未充分粉碎 而对土壤结构、水和养分也有不良的影响,加子秸秆中的矿物 质养分低,因此,秸秆不能成为一种高效优质肥料。

人们都知道,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达16种以上,尽 管作物体分析出的养分的含量差别如此之大,但它们对作物的 生长发育却担负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这些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 的营养和生理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又是不可互相代替 的,这对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物获得养分的来源大体有六个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是施用无机肥料。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无机肥料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化肥用量迅速增加, 随之环境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已引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因此,如果将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起来施用,可以取长补短,起缓急相济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各无机元素之间的 拮抗作用,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利用秸秆和无机肥料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 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营养元素的高效复合 肥料。

本发明是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植物秸秆复合肥的生 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将粉碎到80~120目的秸秆于110~130℃、1.2~2.0 公斤/厘米2蒸汽压力下灭菌20~40分钟。

(2)0.1~0.5%(重量)纤维素酶水溶液接重量比0.5~1.0∶ 1.0与上述的秸秆粉混匀,并在38~50℃温度下酶化3~7天。

(3)酶化后的秸秆与化肥、微量无素化合物和植物细胞分 裂素混合均匀得到上述的产品。

所述的秸秆是玉米秆、麦秆、稻草秆、豆科植物秆、麻秆及 草、叶类野生植物。

所述的化学肥料是氮肥、磷肥和钾肥。

所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是镁、锌、铜、锰、铁的硫酸盐和硼 酸。

该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如下:

N:10~30% Zn:0.1~1% P:3~9% Fe:0.2~2%

K:3~9% Cu:0.01~0.5% Ca:1~10%

Co:0~0.001% Si:0.2~5% B:0~0.5%

Mg:0.2~3% Na:0.2~3% Mn:0.1~2.5%

下面将详细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将所述的秸秆如玉米秆、麦秆、稻草秆、豆科植物秆、麻秆 及草、叶类野生植物采用常用的粉碎机粉碎至80~120目,然 后进行高温消毒灭菌,将所述的物料装入高压蒸汽罐中,通入 蒸汽,其温度达到110~130℃,压力为1.2~2.0公斤/厘米2, 灭菌时间为20~40分钟;

取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生化厂生产的工业级 纤维素酶用200~1000倍的水溶解得到其水溶液;

将上述的纤维素酶水溶液喷洒在灭菌消毒后的秸秆粉上, 并混拌均匀,秸秆粉与纤维素酶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0∶0.5~ 1.0,但秸秆的温度应控制不得大于50℃。然后将其混合物料 装入罐中或水泥池中酶化,所述的罐或水泥池应装有通常使用 的加热或冷却设备,如蒸汽管道或冷却水管道,在酶化过程中 经常测定温度,将温度控制在38~50℃之间,酶化时间为3~ 7天;

秸秆酶化完成之后,再与化肥、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混合 后进行造粒、干燥,得到的物料再与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匀便得 到其产品。可以采用目前市售的各种混合机、造粒机、干燥机进 行混合造粒干燥。

本发明植物秸秆复合肥料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植物秸秆中含有许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在过去的秸 秆还田中,这些元素大多数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特别是植物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它是以钾离子形态存在于活体细胞 中,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是在植物蛋白的合成过 程中,钾会使蛋白质的合成加速,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淀粉合 成和多糖聚合作用,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有很高 的价值和促进作用。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随土壤中多糖类含量的提高 而增加,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多糖类物质可直接用于团粒 的形成,植物秸秆的有机质向微生物提供了养料和能源,从而 促进了多糖类物质的形成,植物秸秆形成的腐植质活性较强, 可促使肥料与土壤团粒复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孔度。

3、经田间试验表明,与碳铵复合肥相比,本发明的植物秸 秆复合肥平均增产水稻:18.6%、玉米17.5%、白菜28.9%、西红 柿26.8%。增强各种作物、水果、蔬菜明显的抗旱抗病能力,果 实还可以提前成熟。

4、经田间试验表明,与叶面喷施的植物细胞分裂素相比, 植物细胞分裂素用于本发明的植物秸秆复合肥中平均增产 (%)如下:

植物细胞分裂素用于本发 植物细胞分裂素用

明的植物秸秆复合肥中 于叶面喷施

底肥 追肥

水稻 18.6 15.8 13.6

玉米 17.5 16.2 13.2

棉花 13.3 12.6 10.8

白菜 28.9 35.6 26.9

西红柿 26.8 30.3 25.2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称取粉碎至100目稻草粉350公斤,经分析其营养元素含量如下:

N:1.5% P:0.8% K:3% B:0.1% Ca:10.9%

Mg:0.2% Zn:0.2% Cu:0.01% Mn:0.02% Fe:0.015%

称取0.35公斤纤维素酶(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生 化厂生产,工业级)溶解于350公斤水中得到纤维素酶溶液;

将上述溶液喷哂到上述稻草粉中混匀,装入罐中,调节温 度为40℃酶化7天,酶化结束后取出罐冷却待用;

称取尿素300公斤、磷酸一铵190公斤、氯化钾100公斤、 硫酸镁7.5公斤、硫酸锌0.81公斤、硼酸5.8公斤、硫酸铜0.18公 斤、硫酸锰4.39公斤、硫酸亚铁1.1公斤与酶化后的稻草粉在混 合机中充分混匀,再经造粒,于50℃热风干燥;

干燥后的物料与植物细胞分裂素混匀即成产品,进入检验 包装。

经对各种作物试验,其增产结果:水稻:18%,玉米:20%,西 红柿:30%,白菜:35%,棉花: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