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448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材用高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发展迅速,水泥产能已严重过剩。因此,水泥生产企业提高单位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而提高水泥生产线的运转率是提高水泥窑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然而水泥窑窑口的寿命对整条生产线的运转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泥窑的窑口使用条件恶劣,除承受高达1400℃高温外,还承受水泥窑熟料连续出料压力,篦冷机来的二次风造成的热应力,回转窑回转机械应力,氯碱侵蚀对其带来的影响,因而对水泥窑窑口使用的浇注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常见的水泥窑窑口的使用寿命3到8个月不等,这样的寿命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耐火浇注料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差,组织结构不均匀,各项性能不稳定,同时水泥窑窑口也不抗水泥窑内气氛的化学侵蚀,制约了水泥窑生产线运转率的提高,影响了水泥厂家的经济效益。

此外,当前的水泥窑窑口浇注料存在施工性能差的缺陷,容易导致浇注料偏析,气孔多,气孔分布不均匀等缺点,从而也降低了水泥窑窑口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窑窑口浇注料,解决了施工性差以及由施工性差带来的浇注料偏析,气孔多,气孔分布不均匀的缺陷。本发明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泥窑窑口的不耐磨,掉块,不抗侵蚀等现象,可大幅延长水泥窑的窑口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包括锆刚玉、合成碳硅石、棕刚玉、钛酸锶粉、碳酸锆粉、红柱石粉、硅酸锌粉、氧化铝微粉、纯铝酸钙水泥、氧化铽。

作为优先,所述的组分还包括C5H10N6O2、耐热钢纤维、聚醚性聚羧酸。

进一步的,所述组分还包含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 Tc2O7的一种或两种。

优先的,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 15-25%

合成碳硅石10-20%

棕刚玉 25-30%

钛酸锶粉 5-10%

碳酸锆粉 5-8%

红柱石粉 1-3%

硅酸锌 3-5%

氧化铝微粉 5-10%

纯铝酸钙水泥 4-6%

氧化铽 1-2%

外加C5H10N6O2 0.2%

外加耐热钢纤维0.5%

外加聚醚性聚羧酸0.1%

外加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加入量为0.05%

外加Tc2O7的加入量为0-0.05%。

优先的,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 15%

合成碳硅石20%

棕刚玉 30%

钛酸锶粉 10%

碳酸锆粉 8%

红柱石粉 2%

硅酸锌 3%

氧化铝微粉 5%

纯铝酸钙水泥 6%

氧化铽 1%

外加C5H10N6O2 0.2%

外加耐热钢纤维0.5%

外加聚醚性聚羧酸0.1%

外加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加入量为0.05%。

优先的,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 20%

合成碳硅石15%

棕刚玉 30%

钛酸锶粉 10%

碳酸锆粉8%

红柱石粉 2%

硅酸锌 3%

氧化铝微粉 5%

纯铝酸钙水泥 5%

氧化铽 2%

外加C5H10N6O2 0.2%

外加耐热钢纤维0.5%

外加聚醚性聚羧酸0.1%

外加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加入量为0.05%

外加Tc2O7的加入量为0.05%。

作为优先,所述锆刚玉的氧化铝含量≥85%;合成碳硅石的碳化硅含量≥97%;碳酸锆≥97%,碳酸锆的粒度为≤10μm;硅酸锌含量≥95%;红柱石铝含量≥57%;氧化铽含量≥9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浇注料由锆刚玉、合成碳硅石、棕刚玉、钛酸锶粉、碳酸锆粉、红柱石、硅酸锌、氧化铽、氧化铝微粉等材料及外加部分组成,本发明改善了水泥窑窑口的抗热震性,抗侵蚀性能,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获得了较好的施工性能,提高了浇注料自身的抗侵蚀性能,获得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浇注料,使得浇注料制备的窑口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任何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所含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25%

合成碳硅石20%

棕刚玉 25%

钛酸锶粉 8%

碳酸锆粉 5%

红柱石粉 1%

硅酸锌 3%

氧化铝微粉 5%

纯铝酸钙水泥 6%

氧化铽 2%

C5H10N6O2 0.2%

耐热钢纤维0.5%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0.05%

聚醚性聚羧酸0.1%

实施例2

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所含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 15%

合成碳硅石 20%

棕刚玉 30%

钛酸锶粉 10%

碳酸锆粉 8%

红柱石粉 2%

硅酸锌 3%

氧化铝微粉 5%

纯铝酸钙水泥6%

氧化铽 1%

C5H10N6O2 0.2%

耐热钢纤维0.5%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0.05%

聚醚性聚羧酸0.1%。

实施例3

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所含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锆刚玉 20%

合成碳硅石15%

棕刚玉 30%

钛酸锶粉 10%

碳酸锆粉 8%

红柱石粉2%

硅酸锌3%

氧化铝微粉 5%

纯铝酸钙水泥5%

氧化铽 2%

C5H10N6O2 0.2%

耐热钢纤维0.5%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0.05%

聚醚性聚羧酸0.1%

Tc2O70.05。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各组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产品,在市场上均可购买到,其中合成碳硅石、钛酸锶、棕刚玉、钢纤维的添加,有利于浇注料的耐磨性,热震性;红柱石具有微膨胀性;碳酸锆的引入使得浇注料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性能,碳酸锆分解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高活性氧化锆,以及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微孔,都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抗热震性,提高抗侵蚀性,避免浇注料发生开裂、掉落等现象;同时硅酸锌、氧化铽,氧化铝微粉,在使用中会逐步发生反应,生成性能较好的原位铝锌尖晶石,提高浇注料的组织均匀性,提高浇注料的抗酸碱性能,抗化学侵蚀性能。加入的Tc2O7,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醚性聚羧酸可以改善浇注料的可工作时间,改善浇注料施工时的气孔的分布,流动性能,根据温度不同,可以适当调节加入量;加入的C5H10N6O2产生连通的微气孔,使得烘烤时产生的蒸汽容易排出。采用上述的方案后,可获得一种性能良好的浇注料,使得浇注料制备的窑口的使用寿命延长至2倍以上。

上述实施例1-3的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 按以下方法制备:将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强力搅拌均匀,再然后成型经常规养护和烘烤后使用。

上述实施例1-3 的物理指标比较见下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