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210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和瓷的综合性产物,在具有陶的透气性、吸水性的同时,又具有瓷的坚硬性和不漏水的特性,而且材料更为低廉的特点。由于陶瓷材料的优良性能,人们通常将陶瓷用于收容食品和饮品,然而现有的陶瓷容器仅能用于储存,不能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国内外用于饮用水过滤净化多用活性炭和硅藻土,由于其耐久性和交换功能有限,更无法析出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和矿物质,将逐渐被淘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活性炭和硅藻土等过滤净化饮用水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多孔性、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和交换功能优异的麦饭石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由以下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碱性长石40~50%;斜长石30~40%;石英10~20%;增塑剂0.5~1%。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或者腐植酸钠。

所述麦饭石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碱性长石40~50%、斜长石30~40%、石英10~20%;增塑剂0.5~1%,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投料;

S2.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1∶1.5∶0.8,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5~20小时;

S3.将研磨后的混合料进行过筛处理,再按用途要求进行设计,挤出成型,并修整表面,剔除堵孔泥料;

S4.将S3所得坯体在1000~1050℃氧化焰中烧结,烧成时间为6~8小时,随炉冷却,即得所述麦饭多孔陶瓷。

优选的,所述步骤S3筛分过程中采用250目筛网,筛余量<0.5%。

优选的,所述步骤S4坯体的烧结温度为1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麦饭石多孔陶瓷选用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稀土元素的麦饭石为基料,具有优异的吸附和交换功能,适当加入的增塑剂有利于成型工艺,提高制品的合格品率和优质品率。

(2)本发明麦饭石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简单,烧结温度较低,大多数多孔陶瓷的烧结温度都在1300~1500℃,其能耗为5000~7000大卡/公斤瓷,本发明多孔陶瓷的烧结温度控制在1000~1050℃,最佳烧成温度在1025℃,可降低能耗40~50%,且能更好的保持其原有的多孔性、吸附性和交换功能,并能防止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流失和挥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碱性长石40%;斜长石39.5%;石英20%;羧甲基纤维素0.5%。其制品生产工艺步骤包括:(1)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投料;(2)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1∶1.5∶0.8,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5小时;(3)将研磨后的混合料进行过筛处理,筛分过程中采用250目筛网,筛余量<0.5%,再按用途要求进行设计,挤出成型,并修整表面,剔除堵孔泥料;(4)将所得坯体在1000℃氧化焰中烧结,烧成时间为6小时,随炉冷却,即得所述麦饭多孔陶瓷。

实施例2

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碱性长石50%;斜长石40%;石英9%;腐植酸钠1%。其制品生产工艺步骤包括:(1)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投料;(2)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1∶1.5∶0.8,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0小时;(3)将研磨后的混合料进行过筛处理,筛分过程中采用250目筛网,筛余量<0.5%,再按用途要求进行设计,挤出成型,并修整表面,剔除堵孔泥料;(4)将所得坯体在1050℃氧化焰中烧结,烧成时间为8小时,随炉冷却,即得所述麦饭多孔陶瓷。

实施例3

一种麦饭石多孔陶瓷,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碱性长石45%;斜长石40%;石英14.2%;羧甲基纤维素0.8%。其制品生产工艺步骤包括:(1)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投料;(2)按料∶球∶水的质量比为1∶1.5∶0.8,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18小时;(3)将研磨后的混合料进行过筛处理,筛分过程中采用250目筛网,筛余量<0.5%,再按用途要求进行设计,挤出成型,并修整表面,剔除堵孔泥料;(4)将所得坯体在1025℃氧化焰中烧结,烧成时间为7小时,随炉冷却,即得所述麦饭多孔陶瓷。

本发明制备的麦饭石多孔陶瓷能更好的保持其原有的多孔性,且具有优异的吸附和交换功能,并能防止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流失和挥发。其优异性能如下对比表所示。

本发明麦饭石多孔陶瓷与硅藻土、活性炭的性能对比表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