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065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的供给出现巨大缺口。传统的西门子法已不能满足光伏市场的发展需求。物理冶金法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

定向凝固工艺是物理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控制温度、保温时间等使得铸锭单向生长,并利用区域提纯效应将杂质元素富集到铸锭顶部,已达到提纯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冶金法提纯工艺中存在的渣硅分离效果差、杂质含量较高问题的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及浇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包括外层壳体,设在外层壳体内部的刚玉腔体,设在刚玉腔体与外层壳体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的外层壳体的底部设有底板,顶部设有上盖,所述的上盖的内侧设有保温模块,所述的刚玉腔体上端设有环形钢槽,该环形钢槽的外端面与保温层接触。

进一步,所述外层壳体位套设有加固圈。

进一步,所述的外层壳体上设有相互对称,且与外层壳体的中心线垂直的耳轴。

进一步,所述刚玉腔体为倒梯形。

所述的外层壳体和刚玉腔体分别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生产周期短、污染小、操作简单、渣硅分离效果好、产品含杂质极低、成品质量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刚玉腔体浇注脱模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翻转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外层壳体;2.刚玉腔体;3.保温层;4.底板;5.上盖;6. 保温模块;7. 环形钢槽;8.加固圈;9. 耳轴;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壳体1,设在外层壳体1内部的刚玉腔体2,设在刚玉腔体2与外层壳体1之间的保温层3,所述的外层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板4,顶部设有上盖5,所述的上盖5的内侧设有保温模块6,所述的刚玉腔体2上端设有环形钢槽7,该环形钢槽7的外端面与保温层3接触。

在具体的浇注过程中,刚玉腔体2用于硅液的浇注,在使用的古城中,打开上盖5向刚玉腔体2没浇注硅液,然后将上盖5通过建筑卡扣与外层壳体1固定,待硅液静止冷却后,将反应器放置到旋转支架上,旋转90°,继续静止8小时,然后换上脱模钢板,在旋转90°,实现脱模,在静止的时候浇注的硅液的杂质会漂浮到刚玉腔体2的最上端,当旋转180°后,杂质会落入到环形钢槽7内,实现硅液浇注中杂质的除去。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外层壳体1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牢靠,在所述外层壳体1位套设有加固圈8,用于对外层壳体1进行加固。

在翻转的过程中,为了使外层壳体1与旋转支架容易安装和拆卸,在所述的外层壳体1上设有相互对称,且与外层壳体1的中心线垂直的耳轴9,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要将耳轴9安装在旋转支架的旋转孔中,实现对外层壳体的支撑和旋转;

进一步的,为了在浇注后除杂的更加完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刚玉腔体2为倒梯形。

为了外层壳体1,刚玉腔体2和底板4之间连接的更加牢靠,所述的外层壳体1和刚玉腔体2分别与底板4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

实施例3

一种运用工业硅电炉定向凝固反应器浇注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准备工作,将搅拌好的耐火材料从底部加入到模具内,并用振动棒均匀振实,振捣过程中要边加料边振动,不留死角,避免触及锚固钉;

b.刚玉腔体2浇注,将刚玉腔体2的外模与刚玉腔体2的内模组合在一起,然后向刚玉腔体2的外模与内膜组成的腔体内浇注刚玉刚玉浇注料,浇注完成后,空冷12h,在空冷期间,保持浇注的刚玉腔体2的表面湿润,空冷12h后,脱去刚玉腔体2的外模和内模,完成刚玉腔体2的浇注;

c.装配,将浇注好的刚玉腔体2通过底板定位销定位固定到底板4上,然后将外层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4上,且刚玉腔体2位于外层壳体1的中部,然后向刚玉腔体2与外层壳体1之间塞入纤维保温棉,并压实,然后在刚玉腔体2上放上环形钢槽7;将组装的保温层上盖5盖合到外层壳体1上,并用建筑卡扣使上盖5和外层壳体1固定牢固;

d.浇注,打开上盖5,向刚玉腔体2中浇注硅液,然后盖上上盖5;,

e.翻转,待步骤d中浇注的硅液静止冷却后,将反应器放置到如图3所示的旋转支架上,旋转90°,继续静止8小时,然后换上脱模钢板,在旋转90°,实现脱模;

f.烘干,脱模完成后,将刚玉腔体2内清理干净,然后用耐火泥对刚玉腔体2进行修补,并喷涂Si3N4,然后至少烘干12h,保证水分完全蒸发方可进行下一次浇注。

浇注时要求一次性连续浇注液态工业硅,温度应不低于1700℃,浇注完成后需要立即盖上保温纤维盖板;90min后,将模具整体翻转90°,8h后,打开保温纤维板上盖,换上脱模钢板,将模具整体再翻转90°,自动脱模。脱模后,模具内衬必须清理干净,然后采用耐火泥进行修补,并喷涂Si3N4,烘干12h方可进行下一次浇注。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