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526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陶瓷釉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由晶相、玻璃相和气孔组成,其最终产品存在5%~10%的气孔率,这些孔洞如果暴露在外面,会粘附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范德华力、毛细管力、氢键等多种物理或化学力的作用下,容易积聚在表面的凹凸处或进入微孔中,对陶瓷的表面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陶瓷表面的清洁和美观。如果陶瓷表面上的这些污物不及时清洗,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土壤,势必会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借助化学洗涤剂进行周期性的清洗。长期使用洗洁精还会导致皮肤病,给身体健康带来损害。据有关实验报告指出,如果清洗不完全,残留的清洁剂进入人体后,积少成多,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害。常使用清洁剂的人常常感到手有干裂发紧的现象,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在去污的同时也会除去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层,进而腐蚀皮肤。其他化学物质还能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皮肤中的黑色素由无色变为黑色,进而出现大面积色素沉着。洗洁精残液进入血液循环,会损伤红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破裂,从而引起溶血现象。为了增加洗涤效果,洗涤剂中都加入了增净剂,同时大部分的洗涤剂中均含磷,洗涤后的含磷酸盐的废水排入水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研制具有易洁、抗菌、防污功能的陶瓷材料势在必行,这样不用任何洗涤剂就可将陶瓷制品冲洗干净,既节省了水资源,又避免了因使用洗涤剂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抗菌材料进行研究。在抗菌陶瓷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光催化抗菌陶瓷制备工艺复杂,对起效条件要求高;以及引入抗菌材料后,引起陶瓷表面颜色失真,光泽变差;抗菌材料与陶瓷基体的结合不牢,耐久性较差等。而餐具上油污的洗涤需要洗洁精,冲洗掉残余洗洁精需要大量水,这对于节省资源、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釉料以重量份计的配比为:熔块80-90份,新型无机抗菌材料5-10份,高岭土5-10份。

本发明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熔块以重量份计的配比为:贝壳粉20-25份,长石粉25-30份,石英粉20-25份,粘土0-5份,硼砂5-10份,氧化锌0-5份,碳酸锂0-5份,滑石0-5份。

所述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的以重量份计的配比为:无机抗菌材料1-5份,远红外辐射材料1-10份。

所述的无机抗菌材料为无机复合抗菌剂或无机银系抗菌剂。所述远红外辐射材料为天然矿物材料与稀土材料的复合物,复合方式为公知技术,即稀土硝酸盐溶液与天然矿物材料混合均匀,在马弗炉中加热,最高加热温度为150~500℃。

上述的无机抗菌材料为无机复合抗菌剂和无机银系抗菌剂中的一种,为公知产品,可以通过公知方法制得或市售购得。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为其中的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见参考文献:梁金生等,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对陶瓷活化水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3,21(2),241-243.),但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定于此。

所述稀土材料质量为远红外辐射材料总质量的1~5%。所述天然矿物材料为电气石、麦饭石、玉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稀土材料为氧化铈、氧化钕或氧化镧。

所述的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1)釉料制备:釉料使用熔块釉,熔块釉所用原料均选用一级料,细度为80目,化工原料为工业纯,将贝壳粉、长石粉、石英粉、粘土、硼砂、氧化锌、碳酸锂、滑石均匀混合,1200-1300℃熔融、水淬制成熔块。将熔块、高岭土和新型无机抗菌材料混合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2)瓷胎施釉:施专用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即釉料中引入抗菌剂及富含钙和珍珠成份的贝壳,不仅坯釉的适应性增强,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特点;

(3)成品烧制:将施釉后的瓷胎在1150-1180℃的温度下釉烧10-15分钟,烧成成品。

其优选的是:

步骤(1)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本发明在现有海洋贝瓷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直接在贝瓷釉料中添加无机抗菌材料、远红外辐射材料功能性添加剂。其中,无机抗菌材料为市售无机复合抗菌剂或无机银系抗菌剂,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杀菌作用;远红外辐射材料为电气石、麦饭石、玉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稀土铈、钕、镧中的一种复合,可提高釉面远红外辐射率,活化水,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防止油脂污垢在釉面沉积且易于清洗;两种添加剂的加入使釉面具有易洁抗菌功能。

本发明虽然额外加入了无机抗菌材料、远红外辐射材料功能性的添加剂,但不改变原来陶瓷工艺,不用另外设备投入。

使用本发明制成的易洁抗菌功能贝瓷产品,釉面滋润、通透、产品合格率能达到90%以上,产品的易洁性达到0.3g/㎡,上面的油污可以完全不用洗洁精,只用少量水即可冲洗干净。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6%以上,铅、镉溶出量的检查结果也远低于国家标准,实现了节约水资源、健康环保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烧成曲线;

图2为热处理远红外辐射材料的红外发射图谱。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釉料制备:釉料使用熔块釉,熔块釉所用原料均选用一级料,细度为80目,化工原料为工业纯,将贝壳粉20份、长石粉25份、石英粉20份、粘土5份、硼砂5份、氧化锌5份均匀混合,1200-1300℃熔融、水淬制成熔块。将熔块80份、高岭土5份、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1份、3wt%氧化铈掺4份杂电气石混合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2)瓷胎施釉:施专用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即釉料中引入抗菌剂及富含钙和珍珠成份的贝壳。

(3)成品烧制:将施釉后的瓷胎在1160℃的温度下釉烧15分钟,烧成成品。

实施例2

(1)釉料制备:釉料使用熔块釉,熔块釉所用原料均选用一级料,细度为80目,化工原料为工业纯,将贝壳粉20份、长石粉27份、石英粉23份、粘土3份、硼砂7份、氧化锌1份、碳酸锂1份、滑石3份均匀混合,1200-1300℃熔融、水淬制成熔块。将熔块85份、高岭土7份、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2份、3wt%氧化铈掺5份杂电气石混合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2)瓷胎施釉:施专用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即釉料中引入抗菌剂及富含钙和珍珠成份的贝壳。

(3)成品烧制:将施釉后的瓷胎在1160℃的温度下釉烧15分钟,烧成成品。

实施例3

(1)釉料制备:釉料使用熔块釉,熔块釉所用原料均选用一级料,细度为80目,化工原料为工业纯,将贝壳粉23份、长石粉27份、石英粉23份、硼砂8份、氧化锌3份、碳酸锂3份均匀混合,1200-1300℃熔融、水淬制成熔块。将熔块87份、高岭土8份、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3份、3wt%氧化铈掺6份杂电气石混合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2)瓷胎施釉:施专用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即釉料中引入抗菌剂及富含钙和珍珠成份的贝壳。

(3)成品烧制:将施釉后的瓷胎在1160℃的温度下釉烧15分钟,烧成成品。

实施例4

(1)釉料制备:釉料使用熔块釉,熔块釉所用原料均选用一级料,细度为80目,化工原料为工业纯,将贝壳粉25份、长石粉30份、石英粉25份、硼砂5份均匀混合,1200-1300℃熔融、水淬制成熔块。将熔块90份、高岭土10份、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5份、3wt%氧化铈掺5份杂电气石混合研磨至粒度小于10μm的颗粒占90%以上,亦即万孔筛余小于0.01%的釉浆。

(2)瓷胎施釉:施专用易洁抗菌功能贝瓷釉料,即釉料中引入抗菌剂及富含钙和珍珠成份的贝壳。

(3)成品烧制:将施釉后的瓷胎在1160℃的温度下釉烧15分钟,烧成成品。

对上述实施例的各项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