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直接法”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635阅读:8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亚硝酸钠“直接法”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亚硝酸钠的一种生产工艺技术。
现有技术中,亚硝酸钠一般都是采用尾气吸收法工艺进行生产,即氧化炉气用水吸收生成硝酸后的尾气,经纯碱溶液吸收,得到中和液(即亚硝酸钠、硝酸钠的混合液),再经蒸发、结晶、分离等过程制得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母液再经转化、蒸发、结晶、分离等过程制得硝酸钠。用该工艺方法生产亚硝酸钠,一是由于硝酸尾气中,有效氮氧化物含量低,一般只有0.8%左右,因而同样装置的吸收率低,以致设备投资、运行费用高;二是该工艺方法制得的亚硝酸钠产品与其后制得的硝酸钠产品比较,所占比例小,质量差,因而效益低;三是受硝酸生产能力的制约,难以独立地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市场供应。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运行费用低、效益高、不受硝酸生产能力制约的亚硝酸钠“直接法”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工艺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氧化、降温、吸收、蒸发、结晶、分离,其要点是高浓度的氧化炉气经降温后,直接送入吸收塔用纯碱溶液吸收。
附图
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流程图中,氨、空气的供给以及氧化工序与硝酸生产工艺的常规要求相同,氨、空气比为10.0-11.5%(体积比),进入氧化炉后以铂为触媒在690-800℃的温度条件下,氧化生成以NO为主要成份的氧化炉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流程中的降温工序,是将上述工序中高温条件下氧化生成的氧化炉气送至废热锅炉,降至170-220℃的高温。在此温度条件下,部分NO被氧化为N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为更好地控制NO氧化为NO2的氧化度,从而提高下道工序中和液中亚硝酸钠的比例,又不致降低吸收效果,所说其高温以180-200℃更为适宜。同时还能防止补入二次空气,废热锅炉至吸收塔的管线尽可能缩短,并加以保温,防止温降,以控制氧化度在20-30%范围内。
所说流程中的吸收是将降温后的高浓度氧化炉气送至吸收塔用纯碱溶液循环吸收,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混合液,即中和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该流程所用纯碱溶液的比重为1.20-1.28,温度为60-90℃,其较为适宜的比重为1.24-1.28,这样碱的浓度高,有利于吸收,且可减轻中和液处理部分的负担。吸收过程中1#吸收塔气相出口温度控制在60-80℃,液相温度控制在40-75℃。
所说流程中的蒸发、结晶、分离等工序及其控制同常规要求及操作。亚硝酸钠母液仍可作转化、蒸发、结晶、分离等处理制取硝酸钠。
本工艺流程简单,参数选择合理,一是可以独立的设计生产装置,扩大生产能力,从而不受硝酸生产能力的限制;二是氧化炉气直接进入吸收过程,有效成份高,同样装置的吸收率高,设备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三是生产的亚硝酸钠与其后制得的硝酸钠比较,所占比例高,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
权利要求
1.一种亚硝酸钠“直接法”生产工艺,包括氧化、降温、吸收、蒸发、结晶和分离,其特征是高浓度的氧化炉气,经降温后直接送至吸收塔用纯碱溶液进行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流程中的降低,是降至170-220℃的高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高温为18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纯碱溶液,其比重为1.20-1.28,温度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纯碱溶液,其比重为1.24-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说的吸收,其1#吸收塔中的液相温度控制在40-75℃,气相出口温度控制在60-80℃。
全文摘要
一种亚硝酸钠“直接法”生产工艺,包括氧化、降温、吸收、蒸发、结晶、分离,要点是经降温至170—220℃高温的高浓度氧化炉气直接送至吸收塔,用适宜比重的纯碱溶液吸收,并合理控制吸收塔液相温度和气相出口温度。本发明一是产品可以独立生产,不受硝酸生产能力限制;二是产品质量好,与其后制得的硝酸钠相比,产量比例高,效益大;三是设备运行费用低。
文档编号C01B21/50GK1076172SQ92113990
公开日1993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1日
发明者申光德, 张国林, 江淑梅 申请人:国营山东鲁光化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