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200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钢化玻璃的成型机构,尤其是该成型机构能够正向、反向两个方向弯曲辊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制作弯钢化玻璃时,有利用软轴辊道和硬轴辊道的两种成型方式,其中,软轴弯钢化的成型方式是将软轴辊道在垂直于输送方向上进行弯曲,而硬轴弯钢化的成型方式是将硬轴辊道在输送方向上进行弯曲,利用弯曲的辊道制作弯钢化玻璃;无论是哪种成型方式,在制作弯钢化玻璃时通常是将玻璃板正向弯曲,即钢化玻璃弯曲成“丨”型,辊道承托在玻璃的外弧面上,例如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1220306623.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软轴辊道玻璃弯曲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中申请人在软轴辊道的玻璃进入端和输出端设置变弧机构,使玻璃板沿钢化炉的宽度方向进行弯曲,变弧时,利用变弧机构中相互啮合的“T”型齿板和限位装置来控制软轴辊道变弧的幅度。类似的变弧机构在专利号为201220461900.2的中国专利中也有公开。安装有此种成型机构的钢化炉只适合制造膜层面或油墨面在玻璃的内弧面的弯钢化玻璃。
[0003]随着市场的发展,对膜层面或油墨面设置在外弧面上的弯钢化玻璃的需求量加大,如冰箱、微波炉、油烟机玻璃等。若仍然利用现有设备来制造此种玻璃,则玻璃与辊道的接触面刚好为设置有膜层面或油墨面的弯钢化玻璃的外弧面,辊道会磨损膜面或油墨面,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该成型机构加装在上述的控制辊道弯曲成型的变弧机构上,改变辊道的变弧方向,使辊道可以成“丨”型的正向弯曲,也可以成“丨”型的反向弯曲,从而应对膜层面或油墨面在弯钢化玻璃的内弧面或外弧面的两种情况。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包括机架、辊道、风栅、变弧机构,所述变弧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变弧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的平移机构上,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连接有成弧机构,向下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其形成“丨”型;向上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或依靠重力使其形成“丨”型。
[0006]进一步,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水平滑轨和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变弧机构铰接在所述滑块上。
[0007]进一步,所述成弧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通过链条连接在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由动力装置拉动链条使变弧机构向下弯曲成型;依靠重力向上弯曲成型。
[0008]进一步,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链轮、链条、传动轴。
[0009]进一步,所述成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变弧机构下方的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连接在在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由顶推装置控制变弧机构向上弯曲成弧或向下弯曲成弧。
[0010]进一步,所述顶推装置为气缸或伺服油缸。
[0011]在通过软轴辊道制作膜层面或油墨面设置在内弧面的弯钢化玻璃时,将膜层面或油墨面置于玻璃板的上表面,待软化的玻璃板进入软轴辊道,变弧机构的中部依靠重力自然下垂,使变弧机构向上弯曲成弧,变弧机构带动软轴辊道和玻璃板随之弯曲,软轴辊道在保持弯曲状态下将弯曲后的玻璃从辊道的出口端送出;在制作膜层面或油墨面设置在玻璃外弧面时,同样将膜层面或油墨面置于玻璃板的上表面,待软化的玻璃板进入软轴辊道,成弧机构向上提升变弧机构的中部,使变弧机构向下弯曲成弧,当变弧机构为顶推装置时还可以借用顶推装置复位的向下的拉力使变弧机构向上弯曲成弧,变弧机构带动软轴辊道和玻璃板随之弯曲,软轴辊道在保持弯曲状态下将弯曲后的玻璃从辊道的出口端送出。通过硬轴辊道制作时与上述基于软轴辊道的成型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成型后的弯钢化玻璃沿垂直于硬轴辊道的设置方向送出。
[0012]本实用新型能够应对膜层面或油墨面在弯钢化玻璃的内弧面或外弧面的两种情况,避免因膜层面或油墨面与辊道接触而相互破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之
--O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构主要包括软轴辊道、变弧机构8和成弧机构,软轴辊道设置在机架4上,软轴辊道的输送方向是垂直于纸面的,图1的视图方向可以是软轴辊道的进口端,也可以是软轴辊道的出口端。在软轴辊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设置有变弧机构8,变弧机构8可以参考专利号为201220306623.8中的变弧机构,变弧机构8由沿软轴辊道轴线方向排列的若干T型齿板9相互啮合而成,通过齿板9之间齿的配合来限定成弧角度,齿板9组合的一端与机架4上的固定支座3铰接安装,另一端与机架4上的平移机构连接,平移机构有多种形式,在此只例举一种具体形式,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4上的水平滑轨2和与该滑轨2相配合的滑块1,滑块I可沿滑轨左右平移,齿板9组合的左端铰接在滑块I上。变弧机构8能够将软轴辊道在其轴线方向弯曲成弧。成弧机构是用来控制变弧机构8弯曲的,成弧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4顶部的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链轮6,链轮6上啮合有连接位于变弧机构8中部的齿板9的链条7,由电机5拉动链条7使变弧机构8向下弯曲成“丨”型弧,参考图1,此种成弧方式适于制作膜层面或油墨面位于外弧面的弯钢化玻璃。
[0023]在变弧机构8向上弯曲时,参考图2,变弧机构8的中部依靠自重下沉,形成“丨”型弧,此种成弧方式适用于制作传统的膜层面或油墨面位于内弧面的弯钢化玻璃。
[0024]如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成弧机构,本实施例中成弧机构为设置在变弧机构8下方的顶推气缸10,顶推气缸10的活塞端连接在变弧机构8中部的齿板9底部,顶推气缸10的钢筒铰接在固定座上。顶推气缸10的活塞杆伸出,变弧机构8的中部提升,其整体向下弯曲成弧,参考图3 ;顶推气缸10的活塞杆收回,变弧机构8的中部随之下降,其整体向上弯曲成弧,参考图4。顶推气缸10还可以是伺服油缸、液压缸等其他为公众所知的顶推装置。
[0025]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变弧机构,本实施例中变弧机构可以参考专利号为201220461900.2中的变弧机构,变弧机构由沿软轴辊道轴线方向排列的若干个变弧单元11相互铰接而成(当然也可以是该参考专利中主动变弧单元和从动变弧单元交替排布的形式),变弧单元11之间铰接有连杆12,由连杆12控制成弧弧度。
[0026]如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变弧机构和成弧机构,变弧机构采用实施例三中的相同,而成弧机构与实施例二中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27]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包括机架、辊道、风栅、变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弧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变弧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的平移机构上,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连接有成弧机构,向下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其形成“丨”型;向上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或依靠重力使其形成“丨”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水平滑轨和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变弧机构铰接在所述滑块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弧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通过链条连接在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由动力装置拉动链条使变弧机构向下弯曲成型;依靠重力向上弯曲成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减速电机、链轮、链条、传动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变弧机构下方的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连接在在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由顶推装置控制变弧机构向上弯曲成弧或向下弯曲成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装置为气缸或伺服油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化炉用双向弯曲成型机构,包括机架、辊道、风栅、变弧机构,所述变弧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变弧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机架的平移机构上,所述变弧机构的中部连接有成弧机构,向下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使其形成“︵”型;向上弯曲时,所述成弧机构对变弧机构的中部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或依靠重力使其形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应对膜层面或油墨面在弯钢化玻璃的内弧面或外弧面的两种情况,而不使膜层面或油墨面与辊道向接触。
【IPC分类】C03B23/023
【公开号】CN204644125
【申请号】CN201520298380
【发明人】张克治, 张军红
【申请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