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咔唑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49989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n-咔唑基)苯基] 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2,6-双[3'-(N-咔唑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利用环化形成吡啶环而得到,中间产物无需纯化,即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非常简单,而最终产物I在反应完成后会从反应混合液中析出,提取产物也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2, 6-双[3'-(N-咔唑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2,6_双[3'-(N-咔唑基)苯基]吡啶 类化合物的非钯催化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宽视角、低能耗、效 率高、薄、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适用温度范围广、低驱动电压、可制作柔性可弯曲与透 明的显示面板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优点,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可以应用在平板 显示器和新一代照明上,也可以作为IXD的背光源。自1987年柯达公司的Tang等利 用真空薄膜蒸镀技术,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三苯胺衍生物作为空穴传 输层做出的夹心式双层器件,在IOV的驱动电压下,发光亮度达lOOOcd/m 2 (Appl. Phys. Lett. 1987, 51,913-916)。这一突破性进展,引起了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掀起 了人们对有机电致发光研究和应用的热潮。随后,于1989年,主客体技术的发明,更是 极大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工作寿命。1998年,马於光与支志明等发 现了电致磷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致发光量子效率低于25%的理论限制,提升到100% (Synthetic Metals 94(1998)245-248),使得有机电子发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拓 宽了其研究领域。一个经典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阴极,阳极有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 电子传输层,由阳极产生的空穴经空穴传输层跟由阴极产生的电子经电子传输层结合在 发光层形成激子,而后发光。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由掺杂剂与主体材料共 掺组成。2, 6-双[3'-(N-咔唑基)苯基]吡啶(DCzPPy)首先由Kido 2008年开发及被 用作双极性主体材料加上FIrpic作为掺杂剂,用于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Chem. Mater. 2011,23, 274 - 284)。Jeong-Ik Lee 用 DCzPPy 制作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具有高的三重态能量的电子给体咔唑和具有高电子亲和势的电子受体吡啶的独特分子 结构,DCzPPy为高效率的蓝色及白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重要双极性主体材料(Adv. Mater. 2010, 22, 5003 - 5007)〇
[0003] 传统报道DCzPPy的合成方法(Chem. Mater. 2008, 20, 1691-1693),不仅需要使用 昂贵的钯催化剂导致高生产成本,整体合成的三步反应中,所有实验步骤均需要使用金属 催化剂,从而增加最终产品受金属污染的风险,而中间体与最终产品均需使用柱层析进行 纯化,难以实际应用在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2, 6-双[3'-(N-咔唑 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
[0005] 2, 6-双[3'-(N-咔唑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制备得到式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l、R2独立为氢、烷基或芳香基,
[0007]

【权利要求】
1. 2, 6-双[3' -(N-咔唑基)苯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得到式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p R2独立为氢、烷基或芳香基,
(2) 式1化合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中性条件下,或与芳香醛在强碱性 条件下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3为二甲氨基或芳香基,其反应式如下:
(3) 式1、式2所示化合物,在醋酸和醋酸铵存在下,回流反应,得到最终产物I,其中R3' 为氢或芳香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为式1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 缩醛回流反应12小时,浓缩得到产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为式1与芳香醛在氢氧化钾或氢氧 化钠存在下固相混合反应。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Rp R2为氢;R3为二甲氨基、苯或吡啶, R3'为氢、苯或吡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回流反应12-24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产物I在反应混合物冷却后析出,过滤得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⑴通过Ullmann偶合反应,利用碘化亚 铜作为催化剂,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按下式回流反应得到,其中X为卤素。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X为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化合物在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 冰水中,析出过滤得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式1化合物的纯化方法为将过滤物干燥后溶 于二氯甲烷中,过滤,将滤液蒸干,得油状物,加入甲醇浸泡,析出晶体即可。
【文档编号】C07D401/14GK104370887SQ20141074307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鲁锦鸿, 蔡丽菲 申请人: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