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7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为对聚丙烯树脂进行双轴拉伸而得的聚丙烯薄膜,

根据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α晶体(040)面反射峰的半值宽度并利用Scherrer公式求出的晶粒尺寸为以下,

通过光学双折射测定求出的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双折射值ΔNyz的值为7.0×10-3以上且10.0×10-3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其中,在聚丙烯薄膜的至少单侧的表面,在单个视野240μm×180μm的范围内,使用光学干涉式非接触表面形状测定仪进行表面形状的测量时,高度0.02μm以上的突起部总体积为单个视野10μm3以上且120μm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聚丙烯树脂含有聚丙烯树脂A,所述聚丙烯树脂A:

重均分子量(Mw)为25万以上且45万以下;

分子量分布(Mw/Mn)为7.0以上且12.0以下;

Z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Mz/Mn)为20.0以上且70.0以下;

在分子量分布曲线中,用对数分子量Log(Mw)=4.5时的微分分布值减去Log(Mw)=6.0时的微分分布值而得到的差为8.0%以上且18.0%以下;并且,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率([mmmm])为94.0%以上且小于9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聚丙烯树脂还含有聚丙烯树脂B,所述聚丙烯树脂B:Mw为30万以上且40万以下;Mw/Mn为7.0以上且9.0以下;并且,在分子量分布曲线中,用对数分子量Log(M)=4.5时的微分分布值减去Log(M)=6.0时的微分分布值而得到的差为1.0%以上且小于8.0%,

设聚丙烯树脂整体为100重量%,含有10重量%以上且45重量%以下小于的聚丙烯树脂B。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含有至少一种具有羰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以聚丙烯树脂作为基准(100重量份),所述具有羰基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在薄膜中的含量为4000ppm(质量基准)以上且6000ppm(质量基准)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中,至少单侧的表面粗糙度按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计为0.03μm以上且0.08μm以下,按最大高度(Rz)计为0.3μm以上且0.8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其具有1.0μm以上且6.0μm以下的厚度。

8.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对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用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单面或双面实施了金属蒸镀。

9.一种电容器,其使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制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