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161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磷脂的加工,更特别涉及一种以大豆原油为原料,无需使用有机溶剂,直接制备食用级磷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脂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类脂化合物。磷脂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其用量巨大,用途广泛。浓缩大豆磷脂主要是大豆原油加工的副产品,一般通过水化脱胶得到水化油脚,然后通过脱水得到成品。目前国产的浓缩大豆磷脂的品质和国外同类产品相差较大,主要是色泽深,杂质含量高,透明度低,这使国产浓缩大豆磷脂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应用范围受限,只能作为饲料级磷脂使用。

为了达到食用级磷脂的要求,有人以饲料级浓缩磷脂为原料,以有机溶剂稀释过滤,除去磷脂中杂质,生产食用级磷脂。由于磷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分子量较大的胶束,过滤速度慢,不易大规模生产。另外,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存在溶剂残留的问题,还具有安全方面的隐患,生产过程中有爆炸的可能性,工厂厂区需要进行防爆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磷脂的方法,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核心是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不使用有机溶剂,同时解决浓缩大豆磷脂颜色深,透明度差的问题,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和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由助滤剂形成的滤饼层进行过滤,再经过过滤膜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大豆原油;

(2)向步骤(1)得到的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水,使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胶状物;

(3)对步骤(2)得到的胶状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得到脱色后的产物;

(4)将步骤(3)得到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得到浓缩大豆磷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以大豆原油为原料,制备过程中通过对大豆原油进行过滤,对作为中间产物的胶状物添加双氧水脱色,脱水直接得到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解决浓缩大豆磷脂颜色深,透明度差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

另外,传统的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为:将大豆原油直接水化形成胶状物,对该胶状物脱水得到作为中间产物的磷脂,该磷脂颜色深,透明度差,有必要使用有机溶剂稀释,过滤,然后,加入过氧化氢脱色,随后脱除溶剂,得到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可见,相比于上述传统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更加简便,且不会引入有机溶剂而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制备食用级透明浓缩大豆磷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由助滤剂形成的滤饼层进行过滤,再经过过滤膜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大豆原油;

(2)向步骤(1)得到的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水,使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胶状物;

(3)对步骤(2)得到的胶状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得到脱色后的产物;

(4)将步骤(3)得到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得到浓缩大豆磷脂。

进一步地,步骤(1)采用的助滤剂为纤维素、硅藻土、珍珠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01wt%-5wt%,更优选0.2wt%-2wt%。过滤膜的孔径为0.6μm-20μm,更优选1μm-3μm。需要说明的是,过滤膜孔径越小,杂质去除越彻底,最终获得的磷脂的透光度越高;但孔径过小,会增加制备的成本。因此,从透明度和成本良好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孔径范围。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水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1wt%-10wt%,更优选1wt%-3wt%,反应温度30℃-90℃,更优选40℃-60℃,反应时间5min-60min,更优选20min-40min。

对于步骤(2)中的水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主要是以大豆原油加水后能够充分水化、节约能耗的观点进行选择的。具体而言,若水用量过低,则无法使得大豆原油得到充分水化;若水用量过高,则在后续步骤的脱水处理中,能耗大。若反应温度过高,则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能耗大;若反应温度过低,则水化效果不佳,磷脂与水不能充分反应形成胶状物;若反应时间过长,则能耗大;若反应时间过短,则水化不完全,磷脂与水不能充分反应形成胶状物,造成后续产物中的磷含量超标,影响后续精炼。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过氧化氢用量为步骤(2)所得胶状物重量的0.1wt%-5wt%,更优选0.5wt%-2wt%,脱色温度20℃-80℃,更优选30℃-50℃,脱色时间5min-180min,更优选30min-120min。

对于步骤(3)中的过氧化氢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主要是以能够充分脱色,并且不会造成颜色加深的观点进行选择的。具体而言,若过氧化氢用量过低、脱色温度过低、脱色时间过短,则无法实现充分脱色;若过氧化氢用量过高,则磷脂过氧化值偏高;脱色温度过高、脱色时间过长,高温会造成磷脂颜色加深,导致磷脂脱色效果不明显。

进一步地,步骤(4)中,从充分脱水的观点出发,所述蒸发脱水是优选在温度70℃-150℃、蒸发真空度为绝对压力0.01MPa-0.04MPa条件 下进行,脱水时间为1min-30min,脱水的目标是得到含水量小于1wt%的浓缩大豆磷脂。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浓缩大豆磷脂加特纳色泽<8,肉眼观察磷脂呈棕色;步骤(4)所述的浓缩大豆磷脂透明度高,将浓缩大豆磷脂溶于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的透光率为80%以上,过氧化值小于10meq/kg;步骤(4)所述的浓缩大豆磷脂残留溶剂量小于50mg/kg。以上这些指标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除非特别说明,本文中所述的比例及含量均为重量比。

实施例

以下,基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内容。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纤维素购自(AEB公司、Fibroxcel 10),硅藻土购自(赛力特、Celite 499),珍珠岩购自(信阳金华兰、M型)。过滤膜购自(明瑞精工、MRST-10)。

以下实施例中,加特纳色泽的测定方法如下:称量5g所得到的浓缩大豆磷脂,加入分析级正己烷定容至100ml配成溶液,将溶液置于罗维朋公司生产的PFX195型比色计中,读取数值即为加特纳色泽。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如下:将5克得到的浓缩大豆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将形成的溶液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量671nm处的透光率。

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为GB28401-2012中记载的方法。

残留溶剂测定方法为GB/T 5009.37中所记载的残留溶剂测定方法。

实施例1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滤饼层过滤,其中纤维素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01%,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20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0.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5min,反应温度3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 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1%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20℃,脱色时间5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12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9,透明度高,将5克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0.2%,过氧化值1.7meq/kg,残留溶剂量20.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2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滤饼层过滤,其中纤维素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5%,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0.6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0%的水,进行水化反应60min,反应温度90.2℃,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8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7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6.9,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90%,过氧化值8.5meq/kg,残留溶剂量22.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3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滤饼层过滤,其中纤维素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3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20min,反应温度4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30℃,脱色时间3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 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11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2,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6.3%,过氧化值3.0meq/kg,残留溶剂量20.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4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滤饼层过滤,其中纤维素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1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3%的水,进行水化反应40min,反应温度6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12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8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0,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9%,过氧化值3.4meq/kg,残留溶剂量11.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5

使大豆原油通过硅藻土滤饼层过滤,其中硅藻土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01%,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20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0.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5min,反应温度3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1%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20℃,脱色时间5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7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 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9,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0.5%,过氧化值1.9meq/kg,残留溶剂量15.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6

使大豆原油通过硅藻土滤饼层过滤,其中硅藻土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5%,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0.6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0%的水,进行水化反应60min,反应温度90.2℃,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8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7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1,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9.6%,过氧化值9.2meq/kg,残留溶剂量19.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7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硅藻土滤饼层过滤,其中硅藻土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3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20min,反应温度4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30℃,脱色时间3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9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5,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 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5.3%,过氧化值3.2meq/kg,残留溶剂量19.0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8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硅藻土滤饼层过滤,其中硅藻土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1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3%的水,进行水化反应40min,反应温度6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12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7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3,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8.7%,过氧化值4.4meq/kg,残留溶剂量10.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9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珍珠岩滤饼层过滤,其中珍珠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01%,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20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0.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5min,反应温度3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1%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20℃,脱色时间5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8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8,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0.3%,过氧化值2.1meq/kg,残留溶剂量18.3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0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珍珠岩滤饼层过滤,其中珍珠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5%,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0.6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0%的水,进行水化反应60min,反应温度90.2℃,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8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7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2,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90.4%,过氧化值9.4meq/kg,残留溶剂量13.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1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珍珠岩滤饼层过滤,其中珍珠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3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20min,反应温度4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30℃,脱色时间3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8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5,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5.3%,过氧化值4.1meq/kg,残留溶剂量19.2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2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珍珠岩滤饼层过滤,其中珍珠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1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3%的水,进行水化反应40min,反应温度6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12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9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3,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9.2%,过氧化值4.3meq/kg,残留溶剂量17.2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3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和硅藻土(纤维素和硅藻土比例为1:1)混合滤饼层过滤,其中混合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01%,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20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0.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5min,反应温度3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1%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20℃,脱色时间5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10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9,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1.8%,过氧化值1.7meq/kg,残留溶剂量23.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4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和硅藻土(纤维素和硅藻土比例为1:1)混合滤饼层过滤,其中混合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5%,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0.6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0%的水,进行水化反应60min,反应温度90.2℃,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8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9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0,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8.4%,过氧化值8.7meq/kg,残留溶剂量18.6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5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和硅藻土(纤维素和硅藻土比例为1:1)混合滤饼层过滤,其中混合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0.2%,再通过过滤膜过滤,过滤膜的孔径为3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的水,进行水化反应20min,反应温度4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0.5%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30℃,脱色时间3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11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4,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4.5%,过氧化值3.3meq/kg,残留溶剂量23.1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实施例16

以大豆原油为原料,使大豆原油通过纤维素和硅藻土(纤维素和硅藻土比例为1:1)混合滤饼层过滤,其中混合物用量为大豆原油重量的2%,过滤膜的孔径为1μm。向过滤后的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3%的水,进行水化反应40min,反应温度6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向该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的过氧化氢,进行脱色反应,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120min,得到脱色后的产物。然后,对该脱色后的产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9wt%、颜色浅、透明度高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2,透明度高,将5克所得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90.2%,过氧化值4.3meq/kg,残留溶剂量17.2mg/kg,指标符合食用级磷脂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制备食用级磷脂的难点在于,需要将颜色和过氧化值均控制在最佳的范围,而上述两个因素受到过氧化氢添加量的较大影响。具体而言,过氧化氢的使用量增加,色泽较浅(表现为色泽数值较低),但是过氧化值也相应增加。因此,需要平衡色泽和过氧化值二者,将其控制在食品级磷脂所要求的范围内。

以实施例1-4为例,从色泽来看,过氧化氢使用量较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3,色泽值分别为7.9和7.4,颜色较深,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色泽值分别为6.9和6.8,颜色较浅,因此,实施例2和实施例4较为优选。进一步而言,实施例2中过氧化氢添加量大,使得过氧化值却很高,达到8.5meq/kg,而目前国标对过氧化值的要求是10meq/kg以下。因此,综合来看,实施例4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其他各组实施例的情况与之类似。

对比例1

饲料级磷脂制备:以大豆原油为原料,向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1%的水,反应20min,反应温度4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对胶状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 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07wt%、颜色很深、透明度差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10.2,透明度差,将5克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45%,过氧化值0.92meq/kg,残留溶剂量10.1mg/kg。

食用磷脂制备:将上述得到的饲料磷脂用正己烷稀释10倍,通过孔径为1.5微米的过滤膜,向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1%过氧化氢,在温度40℃条件下反应60min,通过在70℃条件下蒸发,控制真空度在绝对压力0.02MPa条件下,脱除溶剂和水分,得到颜色较浅,透明度高的浓缩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5,透明度较高,将5克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5.6%,过氧化值5.9meq/kg,残留溶剂量45.6mg/kg。

对比例2

饲料级磷脂制备:以大豆原油为原料,向大豆原油中加入相当于大豆原油重量3%的水,反应40min,反应温度60℃,大豆原油中的磷脂与水形成胶状物。以2500转/min的离心速度进行离心10min,得到离心分离后的胶状物,对胶状物进行蒸发脱水,控制温度在90℃,蒸发真空度控制在绝对压力0.01MPa条件下,脱水时间10min,蒸发得到含水量0.12wt%、颜色很深、透明度差的浓缩大豆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10.1,透明度差,将5克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46%,过氧化值0.78meq/kg,残留溶剂量15.7mg/kg。

食用磷脂制备:将上述得到的饲料磷脂用正己烷稀释10倍,通过孔径为1.5微米的过滤膜,向过滤后的溶液中加入1%过氧化氢,在温度40℃条件下反应60min,通过在70℃条件下蒸发,控制真空度在绝对压力0.02MPa条件下,脱除溶剂和水分,得到颜色较浅,透明度高的浓缩磷脂。该浓缩大豆磷脂的加特纳色泽7.3,透明度较高,将5克磷脂溶于100ml正己烷中形成的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试,671nm处透光率为87.6%,过氧化值8.9meq/kg,残留溶剂量53.5mg/kg。

从上述实施例1-16和对比例1-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大豆浓缩磷脂的流程更加简练,并且得到的磷脂产品指标稳定,符合食品级磷脂要求。对比例1-2采用对饲料磷脂再加工的方法制备食用磷脂,过程相对复杂,虽然得到的大豆浓缩磷脂颜色、透明度、过氧化物值都可以达到要求,但是残留溶剂的量却不易控制,并且有机溶剂再生产过程中有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